丁麗
1、研究目的、研究對象
1.1 研究目的
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體育模塊選項課于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正式開展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程。由于極限飛盤在貴州地區屬于新鮮的體育運動項目,并且暫時還沒有國家規定的相應的學校使用教材,所以在教學方面,只能一邊摸索與探討,一邊總結與反思,最后提升自己的教學組織能力,并使極限飛盤運動推廣至貴州區域的各類中小學校,培養學生更多的運動興趣,為學生終身體育鍛煉奠定基礎。
1.2 研究對象
本論文以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極限飛盤模塊課程的開展過程作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2.1 文獻資料法
本文根據研究目的及任務,廣泛查閱體育教學,網絡信息資料等,對極限飛盤相關教學資料進行了充分的分析與利用,為本課題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
2.2 觀察法
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三個班級學生的學習與練習情況,探索新的教學方式方法,使學生達到和諧積極的課堂練習氛圍。
2.3 訪談法
利用課余或是課間休息時間,隨機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生對極限飛盤模塊課堂教學的思想動態,采用學生較好的建議與意見,使極限飛盤模塊課堂更好更快發展。
3、結果與分析
3.1 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的開展情況與分析
3.1.1 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中存在的問題與分析
教師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一是課堂教學組織不嚴密,對學生的要求不嚴格;二是教學手段單一,教學設計不完善;三是語言不嚴謹利落,沒有突出重點;四是教學方式方法運用不充分。
針對教師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分析,由于極限飛盤課老師的專項為健美操,自進校當老師以來長期從事健美操選項課,而健美操課的課堂氛圍又有別于其他體育課程,所以教學組織方面尚有欠缺,在今后的教學中,應多實踐與總結,從而提升自己的除專業以外的體育課程教學。另外作為一名熱愛體育運動的體育教師,應該主動學習與探索更多的體育游戲,并運用到體育課堂教學中,豐富體育課堂教學手段。對于每學期的教學應該要有一個嚴謹的教學計劃,并突出重點,充分運用教具。
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盡管學生是根據固有開展的模塊來選擇自己覺得最感興趣的項目,但據大部分學生反映,他們只是找不到可以選擇的項目,所以才勉強選擇本模塊的,我校體育模塊選項課程設置有羽毛球、男子籃球、女子籃球、足球、排球、極限飛盤。我們雖已算是素質教育的一代,但仍擺脫不了應試教育的學習任務與重擔。所以在體育課堂中,部分學生不積極的參加運動訓練,不積極的提問,抱以敷衍的心態。更多時候我只能借以單元技術測試的形式,強制要求學生必須參加練習,以達到增強體質、掌握模塊技術的目的。
在本學期期中的時候,經請教各體育組前輩,并設想將每個班分為10-13人一組的4-5個隊(因為其中有的班級人數相對較多,是由5個班分配的,其他兩個班是4個班分配的),分隊方式按1-4(或1-5)報數并成立相應隊(目的是打散以班級為單位的形式,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溝通與認識,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要求各隊選出一名隊長和副隊長,負責組織各隊的人員統計及日常訓練,另外各隊要商討出相應的隊名與口號。在本學期中出現了豆芽隊、黑絲襪隊、11人隊、乳豬飛燕隊、漢子隊、豌豆顛隊、UP隊、奧特曼隊、尷尬隊、嘴哥隊、凱凱隊、Unlimited隊、空軌道隊、孤電子隊。
通過這樣的分隊訓練,我發現學生的積極性高了,在有的隊長帶領下,整個隊伍都表現的士氣昂揚,積極性明顯提升了;但也有個別隊伍稍顯弱勢。由于本學期的體育室外課時間緊湊,所以對于更換個別較弱隊長難以再繼續。另外還有因分隊時間較晚,所以各隊隊員之間的相互磨合與交流較少,各隊整體的凝聚力不強,團隊意識不夠。
3.1.2 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期末考核評價與分析
臨近本學期末,根據實際授課的內容及學生的掌握情況,我設置的考核事項:兩人一組,相距4-5米,30米折返跑行進間正反手傳、接盤。要求:傳盤時不能有travel(意為規則中的走步),允許有2-3步的接盤慣性緩沖,前進方向中右邊的同學用正手傳盤,相應的左邊同學用反手傳盤,接盤方式不限,可以是雙手胸前夾接盤,單、雙手高位接盤,單、雙手低位接盤。考核標準:折返跑行進間正反手傳、接盤過程中,首先是單個技術的應用(占30%),其次基本規則的要求及反應靈敏(30%),最后是整個傳、接盤及跑位的銜接(40%)。
考核前期分隊練習,我將大部分時間交由隊長來組織各隊的訓練,意在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團結協作能力。但仍然存在少數隊伍散亂不練習的。由于天氣太熱,溫度太高,考慮到學生不宜長時間在足球場上暴曬,所以允許學生適當休息,并且把這樣的權利交給各隊長分配與安排。
3.1.3 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的器材使用問題及分析
本學期每個班級學生人數為44-56人,器材分配均為2人共用一個飛盤,所以共有30個飛盤供每個班的學生使用,由于30個飛盤的大小、顏色沒有區分,所以在分組使用方面,會有丟失現象。
3.2 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在今后教學中的探究
3.2.1 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的教學組織探索及分析
通過本學期的教學反思與總結、再實踐與提升的經驗,結合國家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強調學生為主體,同時在體育與健康課程中,不僅發展學生基本身體素質,而且培養學生之間的交際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及組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找到運動的快樂,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
經本學期的分組分隊嘗試,成功之處:各隊隊友之間經相處與磨合,并共同商討出各隊的隊名與口號,在教師統一訓練時,喊出他們各自的隊名并用他們的口號鼓勵他們時,從他們的表現可以看出他們是高興的、樂意的;另外在分隊分組比賽中,他們更是團結協作的,當他們某隊得分那瞬間,他們是那么的興奮;最后就是每班都至少有4-5名隊長及相應的副隊長,所以在管理方面,各隊長及副隊長就成了任課老師的小幫手了,他們可以根據老師安排的教學任務,對各隊進行訓練,任課老師只需要巡回觀察并指導,或就相應隊進行集體的糾正。
但不足之處就是分隊的時間較晚,并且應該留出一些時間給各隊,進行交流與探討。問題在于我,我對學生要達到的預期教學目標太高,所以忘了他們的接受能力,而自主的嚴密設置課程流程,所以學生偶爾會有所糊涂。
3.2.2 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分析
極限飛盤運動本身是一項引進美國的新鮮體育運動項目,對于這項開放式的新鮮運動,集飛盤、足球式的往返耐力折返跑、籃球式協作配合和美式足球式的得分方式,所以我們應該給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通過游戲或是變相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寓練于樂中,最終提升學生體能,掌握極限飛盤運動的基本技術、戰術。
本學期中,我也一直在考慮應用飛盤游戲,改變對學生單一的訓練方式,但又擔心他們胡亂的玩,而把飛盤比賽中的基本規則給錯誤定位,正如部分學生在傳盤過程中有嚴重的travel現象,所以我打消了飛盤游戲的想法。然而我錯了,盡管他們沒有飛盤游戲,他們對飛盤比賽規則的掌握依舊不清晰。travel現象嚴重,責在我沒有強調并及時的統一糾正。
3.2.3 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的教學器材管理的探索與分析
成人飛盤175克、直徑27cm,所以在訓練中,飛盤易受風向的影響,有的學生會將飛盤飛到遠處或是隱蔽的地方而放棄拾回,所以導致飛盤丟失。為了加強學生的責任意識,借鑒學生及體育組前輩們的建議,可將飛盤用黑色記號筆標記1-6的號碼,那么學生在使用過程中,從一開始就固定各隊的相應盤號,在回收器材時,由各隊隊員統一收齊該隊的飛盤數并擺放整齊,有利于下一個班級的使用,并充分的培養了學生的自我責任意識。
4、結論和建議
4.1 結論
4.1.1 2015-2016學年第二學期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的開展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在教學組織、教學模式、教學手段等方面,都存在問題。但經課后反思與總結,再實踐和提升過程,發現了問題,并得以解決與改進。
4.1.2 關于今后極限飛盤模塊選項課的教學組織的探索,經本學期的教學反思與總結,得出相應的聯想與創新。一方面探索與應用飛盤游戲或變相游戲方式,增加學生在飛盤訓練中的樂趣;一方面在開學初根據教師掌握學生基本情況后,對學生進行隨機分隊,并擁有隊長、副隊長、隊名、口號,加強學生的分組管理;另一方面設置飛盤器材的“對號入座”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
4.2 建議
4.2.1 無論在健美操模塊選項課中,還是在室外的田徑類(包括極限飛盤運動)選項課中,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出身的體育教師,應該要熟練掌握每一個項目的教學流程與組織流程。盡管術業有專攻,但作為年輕老師更應該多學習,多掌握各種類別的教學方式方法。
4.2.1 無論在什么類別的選項課中,我們的自身專業素養要不斷提高,多聽前輩們的課,可借鑒好的方面,最終結合自己的特點,形成屬于自己的一套教育教學方式方法。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與健康水平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5.
[2]鐘啟泉,季瀏等.體育教育展望[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12.
[3]http://baike.baidu.com/view/1985428.htm
[4]http://video.sina.com.cn/v/b/18303714-1402176557.html
[5]http://video.sina.com.cn/v/b/46572580-1967076505.html
[6]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3NzQyNzk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