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陶瓷雕塑是一種社會藝術,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經歷了歲月的沉淀使其藝術價值不斷提升,不斷延續,在每一件陶瓷雕塑作品中都蘊含著獨特的藝術語言、豐富的內涵,且十分精美富有藝術魅力。陶瓷的雕塑藝術目的是想使陶瓷作品具有立體感,想要達成之一目的就必須對比例進行控制使其達到均勻,對結構塑造進行嚴格的把握,同時給予作品生命力,使其具有語言和精神意識,以贏得人們的欣賞和關注,同時也給予人們視覺的享受。“藝術”與“設計”陶瓷雕塑的來說至關重要,同時二者間也有著許多的聯系。本文闡述了陶瓷雕塑的藝術與設計,以及陶瓷雕塑的“藝術”與“設計”的發展。
關鍵詞:陶瓷雕塑藝術設計發展
引言:我國的陶瓷藝術有著深淵悠久的歷史,在起初,陶瓷作品質量較為粗糙,且制作技藝不夠精良,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陶瓷的發展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其規模也在不斷的擴大,并且伴隨著技藝的熟練,陶瓷的樣式也逐漸地豐富起來,再后來,陶瓷雕塑技術水平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使得塑造出的陶瓷作品更加精美,富有文化內涵,且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塑造出更多種類更多顏色的陶瓷作品,并讓陶瓷作品流入到百姓家中,使得陶瓷變得更加普及。陶瓷雕塑藝術隨著時代的進步發展而不斷地發展,其對我國的歷史文化和藝術文化有著重大意義。
一、陶瓷雕塑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
雕塑品是藝術家是通過對自然事物的觀察,利用雕塑工藝將其刻畫在陶瓷上而呈現出的作品,然而,它并不是將自然的事物照搬過來,而是在參照自然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想法,以及作者自己的思想情感,利用適合的藝術變現手法塑造出陶瓷雕塑的藝術作品。雕塑品展現的是三維立體空間,能給觀賞者更豐富的視覺享受。陶瓷雕塑的藝術是從現實中事物進行采集,在將作者的思想情感融入其中,使其成為一種具有意識形態的作品,并利用熟練的雕塑技巧和藝術形式,使其具有更高的藝術效果。為了使陶瓷雕塑作品滿足大眾的審美要求,它對色彩、比例、尺度有著很高的要求,以求能夠陶瓷雕塑作品達到和諧的美感。現如今的陶瓷雕塑的藝術手法融合了西方的許多元素,保留了我國陶瓷雕塑的藝術手法中的一些傳統的優勢并在西方的陶瓷雕塑的藝術手法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我國的陶瓷雕塑藝術水平提高。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不斷進步,陶瓷雕塑藝術也在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其在創作時融入了更多的思想情感,更加注重作品對內涵的體現,這使得陶瓷雕塑藝術能夠源遠流長。
二、陶瓷雕塑文化的造型設計
中國的陶瓷在出現的時候,是單純的服務于人們的生活,為了使用而出現,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陶瓷逐漸成為人們觀賞、裝飾之物,因此對陶瓷進行設計是尤為重要的。陶瓷的雕塑設計取材于生活,也服務于生活,服務于大眾,以供人們欣賞。陶瓷雕塑的設計在不斷發展和探索的過程中,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設計體系,但是由于陶瓷雕塑的造型的制作過程較為繁瑣,與此同時還需要融入多種元素,這就需要設計這有一雙能在生活中發現美的眼睛,還要嚴謹細心能夠觀察到生活中的一些細節,經過不斷思索,對事物進行精準的掌握,并憑借著良好的記憶力,能夠將所見、所聞、所觀、所感,完整的刻畫出來,設計出具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藝術作品。對于陶瓷雕塑作品來說神韻和形態都是至關重要的,形神兼備的陶瓷雕塑作品更加的活靈活現,更具觀賞力。為此,創作者必須不斷學習充盈自己的知識,多去感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增加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專業素養,使自己能夠設計并創造更具藝術效果的陶瓷雕塑作品。
三、陶瓷雕塑“藝術”與“設計”的發展
目前,陶瓷雕塑的設計性與藝術性不斷地相結合,其二者間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并且,設計與藝術之間沒有具體的明確的界限,陶瓷雕塑藝術和設計存在的目的是為了使陶瓷更加精美,能夠吸引人們觀賞,使人們發現其中的美,為人們帶來視覺的享受,現代的陶瓷雕塑藝術設計正朝著多個方向發展,有用來家用的具有實用性的,也有單純為觀賞具有觀賞性的,設計師會以陶瓷作為材料,并利用多種多樣的的造型手法或設計制造出具有觀賞價值的雕塑作品,或是實用的家用瓷器。然而,目前的陶瓷雕塑設計在發展過程中仍存在著諸多的不足,在商品經濟快速發展的當下,制造商出于盈利的目的而制造出看起來華麗實則質量低的陶瓷雕塑產品,與此同時,由于商家過于追求經濟效益,使得設計師無法將藝術和生活融入到陶瓷雕塑的設計當中,一味的追求利益而去創作,使得所創作出的陶瓷雕塑作品并不具備文化內涵和藝術價值,這不僅僅限制個設計師自身的發展空間,更加阻礙了陶瓷雕塑這個行業的進步和發展。陶瓷藝術設計只有保證所創造出的陶瓷雕塑作品具有優良的品質,同時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賦予作品新的內涵,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才能促進自身的進步和發展,才能夠推動陶瓷雕塑藝術設計不斷前行,不斷發展。
結束語
本篇文章討論了陶瓷雕塑“藝術”和“設計”,并闡述了陶瓷雕塑的藝術表現、陶瓷雕塑的造型設計以及陶瓷雕塑“藝術”與“設計”的發展等方面。陶瓷雕塑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淵博的文化,其發展過程經歷了前人的不斷挖掘和創造,經歷了后人的繼承和弘揚以及創新,并吸取外來文化,取長補短。陶瓷雕塑作為藝術作品,被人類賦予了精神意識,并承載了人類的思想情感,變得富有生命,其在歲月的長河中隨著時代的變遷,不斷沉淀,不斷發展,成為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參考文獻:
[1]蘇玉湖.淺談陶瓷雕塑的“藝術”與“設計”[J].佛山陶瓷,2016,26(10):51-53.
[2]王琪.淺析陶瓷雕塑的“藝術”與“設計”[J].大眾文藝,2013(01):115-116.
作者簡介:姓名:曾鵬程,性別:男,出生1976年10月,籍貫:中國,單位:泉州市德化創琦陶瓷有限公司,職稱:工藝美術師,職務:藝術總監,學歷:大專,研究方向:陶瓷雕塑藝術,郵編:36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