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洪喜
摘要:協同作用原指兩種或多種物質協同地起作用,其效果比每種物質單獨起作用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現象。隨著社會的發展,博物館與區域文化、經濟、教育等全方位的協同發展關系越來越突顯出來。
關鍵詞:博物館;區域;協同發展;理念
中圖分類號:G26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3-0199-01
協同作用原指兩種或多種物質協同地起作用,其效果比每種物質單獨起作用的效果之和大得多的現象。在企業戰略管理中,協同作用是指企業內部聯合協作可以達到的效果。依據系統論原理,協同作用常常被描述為具有1+1>2的效應,即企業內部各經營單位聯合起來所產生的效益,要大于各經營單位各自努力所創造效益的綜合。對于博物館而言,與區域協同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博物館與文化
博物館運動的興起,對現代社會提供了一個多元文化表述的公共空間,成為建立文化認同的重要機構。博物館依據區域社會多樣的種族、文化、語言和自然環境,建造各種不同特色的文化區域,使博物館經營范圍不再僅限于博物館本身及其周邊環境,而是擴展到整個區域的自然環境與人文事務,建立了包括文化、知識與環境的認同空間。社區也依靠博物館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從軟實力的角度看,文化是區域競爭力的核心內容,影響并決定著區域發展的前景和方向。僅以城市為例,從傳統的功能城市到今天的文化城市,文化作為現代城市的靈魂,已經成為城市生活中舉足輕重的關鍵元素。
進入世紀,中國的城市化加速,而城市文化的傳承、發展和繁榮卻面臨著沉重的壓力。城市化過程中,與文物保護單位易于受到空間條件限制、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屢遭破壞的境遇不同,博物館在現代城市文化塑造方面的功能已經越來越受到政府、民眾等各方面的重視和青睞,并確實在打造現代城市文化,引領城市文化發展,樹立城市形象等方面發揮著極重要的作用。在增強區域吸引力軟實力方面,通過對文物的收藏、保護和展示,博物館作為現代城市文化功能區和“地標”,在提升公眾的文化素質和修養的同時,在現代城市中傳承和培育著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民眾對城市的親切感、認同感、滿意度、親和力以及凝聚力等要素隨著城市新文化或者區域文化的形成而得到強化,當文化在漸進的演變中形成特色鮮明的城市文化特色后,這種文化的演變將會促進城市在制度方面的創新,并促進城市經濟或者區域經濟的發展,最終將影響城市的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雖然文化的演變是漸進的、民間的、不易受干擾的,但是一旦新的文化習慣形成并被帶入經濟活動之中,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助力是巨大的。因此,博物館作為現代城市的象征或者地標,在作為文物收藏中心的同時,亦要承擔起城市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學術中心、休閑中心和娛樂中心等多項博物館的新職能,只有這樣,其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的潛能才能得以發揮。
二、博物館與教育
許多博物館重視與學校的伙伴關系,此策略也鞏固了博物館科學發展和為社會服務的基礎。延續著與觀眾互動的博物館教育活動的省察,我們開始思索建立小區與學校體系參與博物館,激發博物館營銷能量,并使得博物館學習資源更為有效地運用以及累積。博物館可以嘗試提供更多觀眾服務、文書行政的服務學習機會給更多學生、小區民眾參與。
另一方面,博物館可以嘗試與學校課程結合,依照不同的需求與課程目標,提供給相關院校、大學、中小學或者小區大學和其它成人教育課程與教學另一個學習的選擇,這也將成為打破僵硬與樣板形式的人文教育的一個可能的嘗試。這不僅提高博物館的參訪使用情形,醞釀博物館更為公眾的、可近的風貌,而更為豐沛的小區以及社群的博物館參與本身,同時提供了博物館成為小區與專業社群變遷的正向媒介。
三、博物館與經濟
博物館與經濟的關系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被忽視了,但博物館與經濟的關系顯而易見。在文化遺產事業中,博物館的功能更多地體現在公益性上,但其帶動旅游發展、提高城市軟實力的間接經濟功能也是舉足輕重且與日俱增的。博物館的建設,包括博物館建筑對城市形象和吸引力的影響,使城市改變了面貌。博物館的存在不僅提供了許多就業機會,而且也吸引了很多前來旅游的人來參觀,使整個城市都從旅游業中獲利。
在博物館發揮教育、科研功能的過程中,博物館的經濟功能得到伴隨體現,博物館旅游對相關行業的帶動和促進作用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此外,博物館與文化產業有機結合,產生了大量的衍生商品,提升了文化遺產事業的影響力,密切了文化遺產與民生的關系,拓展了文化市場,給文化遺產事業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效益。在社會效益方面,以博物館為中心的文化圈,可以帶動周邊的商業活動和社會活動,在改造文化環境的同時,也為社會福利、社會就業等經濟問題的解決做出了貢獻。
四、結語
總之,博物館作為一個經濟、社會、文化的綜合體,對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都存在著難以量化的無形效益,提升區域吸引力,并衍生出大量超出博物館財務分析范圍的經濟效益帶動旅游、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