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抒
養老院是什么樣的?爺爺奶奶們為什么來養老院?我們能為在養老院生活的爺爺奶奶做些什么?鞍山市育才小學的同學們帶著好奇和疑問,來到養老院看望這里的近百位老人,陪他們度過了一下午的時光。
下午一點整,同學們從學校出發,在經歷了近一個小時的顛簸后,來到了位于千山路的鞍山市養老院。站在門口列隊時同學們還有些緊張,因為這是他們第一次來這里,不知道里面什么樣,該怎么跟老人們溝通。不過一邁進大門,爺爺奶奶那些慈祥而寬厚的笑容一下子就打消了同學們的顧慮。
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同學們首先進行了參觀。養老院的條件很不錯,房間大而明亮,老人們即使坐在房間里也能舒服地曬太陽,而且每間房間都有空調,除了這些,還有很多娛樂和運動設施。
表面上養老院的生活還是挺有滋有味的,但很多同學看著年邁孤獨的老人們,還是難以抑制心中的酸楚。
同學們行動起來,宋瑞雪帶領一組人擦洗窗戶、打掃地面,劉云豪帶領一組人幫老人梳頭、剪指甲、捶背,隨后大家便開始分頭和老人交談。
剛開始的談話都是很普通的家常嗑兒,有的同學也不太善于和老人交流,其間的沉默也有些小尷尬。不過,同學們很快就尋找到了老人感興趣的話題,有的同學還盡量讓老人多談一談他們的過去、以前的成就等,自己則做一個聆聽者。
梁峻熙拿著一些吃的東西送給一位坐在輪椅上的爺爺,講了幾段小笑話,爺爺可高興了,說好久沒聽到這么有趣的笑話了。
一位滿頭銀發的老奶奶從早上到中午一直沒有吃飯,在常婉滴耐心勸說下,老人吃了一大盤餃子。按照老師的囑咐,常婉滴沒有問及老人來養老院的原因。但老奶奶還是主動談起了自己的兩個子女:一個兒子在北京,一個女兒在鞍山,因工作忙都不能常來看她,只有過年時才能見一面。老奶奶說著說著就哭了……常婉滴心里酸酸的,老奶奶為兒女操勞了大半生,如今卻孤身一人待在養老院。她暗中發誓:以后一定孝敬長輩!
一位老爺爺一個人坐在凳子上休息,從老爺爺的眼中看不見歲月留下來的風霜,只剩下一種超然與淡泊。馬寶譞走上前去親切地打著招呼:“爺爺好!能聊幾句嗎?”老爺爺仍然一動不動地坐在那里,就在他要問第二遍的時候,老爺爺回過頭來,微微一笑,說:“坐吧。”馬寶譞歉意地笑了笑,便坐在老爺爺的身旁。開始時老爺爺講了他年輕時愛唱的歌曲,但由于老爺爺的記性不好以及馬寶譞對相關歌曲不熟悉,使得對話難以開展。馬寶譞靈機一動,用手機百度了一些老歌的歌詞和歌唱家,還給老爺爺播放了他最喜歡聽的《在希望的田野上》。臨走時,老爺爺從柜子里拿出兩個橘子笑呵呵地塞到馬寶譞手里,說:“多謝你陪我聊了這么久。”
最后,桑雅煦楠帶領有文藝特長的同學為老人們送上了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老人們看著小朋友們表演的歌曲、舞蹈、器樂演奏等非常開心,那滿眼的慈愛仿佛看自己的子孫一樣。“看到這些天真可愛的孩子們,我好像年輕了十歲。”一位奶奶高興地說。
同學們走時,即使有的老人行動不便也要出來送大家,老人們站在路口向同學們揮手告別久久不愿轉身的情景讓大家的眼角泛起淚花。同學們都表示這次活動是一次受益匪淺的心靈之旅,今后在家里要更加關心自己的爺爺奶奶,而且有空了還要帶更多的同學來看望這里的老人們。
后記:孔夫子曾在《論語》中三講孝道:其一“是謂能養”,其二“和顏悅色”,其三“繼志述事”。這三講闡釋了從物質贍養到精神敬養再到道義傳承的三重境界。古往今來,有許許多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花木蘭代父從軍、孫思邈為雙親治病、李密盡孝辭詔書,今有毛澤東給徐老祝壽、鄧小平贍養繼母、朱德著文憶母等感人肺腑的故事。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就要求我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