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偉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多,道路交通流量持續增加,汽車給人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交通環境越來越復雜,駕駛人員素質、技術水平等參差不齊,交通事故發生率逐年增多,已嚴重威脅人民生命及財產安全。影響行車安全因素的共性點就是人、車、路和環境,如何提高汽車行車安全,克服不利因素,保障安全通行,是每一位汽車駕駛員及管理者認真研究的問題。
本文就這些因素進行分析,提出解決措施,以保障車輛行車安全。
關鍵詞: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影響因素;對策
一、汽車駕駛員行車安全中存在的影響因素
1.雨刮器檢查不頻繁。在下雨、雪的天氣中,雨刮器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雨刮器的如果出現缺水的情況經常會造成安全事故,但很多新手并不知道雨刮器的重要性。因此,造成很多安全事故。所以要經常檢查雨刮器存水量的多少,保證雨刮器能夠正常使用,保證司機視線的順暢。
2.開車接聽電話引起的安全事故。我們經常會看到司機在駕駛過程中接聽電話是屢見不鮮的事,不少人認為,開車時接打手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把車速放慢一些,一般不會出問題。其實這種做法對于司機來說是非常錯誤的,這樣就會造成很多的安全事故。駕駛過程中需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而接聽電話會轉移司機的注意力,即使很多司機能夠靈活駕駛,很多時候接聽電話會知道很多導致情緒激動的消息,如果這時在駕駛就非常容易出現因為情緒激動導致的安全事故。
3.穿高跟鞋拖鞋開車、一邊開車一邊抽煙。穿高跟鞋踩剎車時,無形中增大了踩踏制動踏板的力度和角度,需要踮著腳尖去狠踩踏板,才能達到正常踩踏和制動的效果,極易失控造成交通事故。另外穿高跟鞋在踩油門或者剎車時腳感差勁、不靈便,易被卡住腳易引發事故。南京車主朱某開車時不停抽煙,車輛行駛到四橋主線收費站時,準備拿通行卡給收費員,便將夾在左手的香煙準備放到右手邊煙灰缸,誰知煙頭突然掉到了大腿上,燙得他趕緊放開方向盤用手去撣煙頭,導致車輛方向失去控制。
4.隨意變道亂穿插,行車途中往外扔垃圾。駕駛員隨意變道亂穿插的現象時有發生,有的駕駛員還喜歡在紅綠燈前突然變道,而且連轉向燈都不打。亂超車和亂插隊,不僅是駕車不良行為,還危及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同時也會影響后方車輛正常的車速,降低整個道路的通行率。
5.心理情緒、疲勞駕駛及技術因素導致的安全隱患。駕駛員產生疲勞后,精神方面為思想不集中、反應遲鈍;視覺不清晰、判斷失誤;情緒急躁、焦慮、困倦瞌睡等。身體方面表現為動作遲緩、操作技能下降、全身有倦怠感、沉重感等。心理情緒有:麻痹大意、斗毆睹氣、緊張與恐懼等,致使駕駛員的注意力分散,有礙駕駛員駕駛技術的充分發揮,致使駕駛員職業道德缺失。不同車輛的車輛技術也是有很大區別的,這也是導致出現安全事故的一大原因。
二、避免出現交通事故的防范對策
1.提高司機的安全意識和法制意識。強化安全教育,增強安全意識,提高駕駛人員綜合業務素質。應定期對司機進行培訓及安全教育,讓司機對相關的制度及交通法規有充分的認識。通過學習和培訓讓司機學習《安全行車手冊》、《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同時要加強安全行車職業道德教育、安全行車知識教育、安全行車警示教育、安全行車觀念教育、安全行車法制教育等。通過對司機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的教育讓司機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做到真正的依法、守法、懂法、知法,這樣才能將交通事故的發生率降到最低。
2.加強車輛的維修保養,保持車輛技術狀況良好。司機在駕駛之前一定要對車況有一個檢查,看看車輛的車況是否完好,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修理,保證沒有問題后才能行車。認真執行車輛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落實車輛的維修保養制度。對車輛要進行定期檢查,強化日檢查,按檢查項目逐項排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維修處理。加強車輛的定期保養(即: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及不定期保養(即:磨合期保養和季節性保養以及美容護理),按照保養項目一條一條,逐項落實,嚴禁浮于形式走過場,踏踏實實做好保養科目。使車輛處于最佳的良好的技術狀態。
3.加強公路建設,強化道路安全設施。目前公路建設雖然已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有些路段剛修建完不久就出現了坑坑洼洼,因此有必要強化公路建設,同時要加強公路安全設施及配套附屬設施的建設,主要包括:交通標志標線、護欄、隔離墩、警示樁、緩沖減速帶等道路配套設施和安全防護設施;智能交通安全設施主要是指交通信號燈、黃閃警示燈、電子警察、電視監控、交通誘導屏、測速儀、交通流量采集、道路治安卡口等監管交通情況的科技設施,給予汽車駕駛人員提供良好的道路通行環境。
4.駕駛員駕駛技術的把握及司機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駕駛技術過硬往往能讓司機在遇到一些緊急情況時及時采取相關的舉措避免交通事故的發生,而且熟練的駕駛技術可以更好的熟悉周圍的駕駛環境,反映迅速。熟練的駕駛技術需要駕駛員進行刻苦的練習才能夠獲得,而且在日常的駕駛工作中還要善于總結經驗,改正自己的不良駕駛習慣。提高職業道德素養,確保行車安全:加強自身修養。首先,要認真學習交通法規,熟悉交通法規,理解交通法規;其次,要善于分清是非、美丑、善惡界限;第三,要自覺運用職業道德來規范自己的職業行為,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素質好,技術精的合格駕駛員。
第四,加強管理,努力提高公德意識。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加強路面管理和交通監控,有效遏制交通違章行為,一個駕駛員沒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有良好的職業道德。
5.為你我自身安全,請您改變不良的駕駛習慣。如今汽車已進入千家萬戶,不管是新手還是老手都會有一些不良的駕駛習慣,孰不知這些不良的駕駛習慣都為不好的后果而埋下隱患。因此,請不要你爭我搶同一車道,見空當就搶,霸著左邊超車道低速行駛,在右邊車道“無聲無息”突然超車,正常行駛時急剎車或者變線不打燈,或者干脆將車停在路中央,看到別人打轉向燈時迅速插前阻止別人轉向,變線之后突然剎車減車速,在路上逆向倒車,肆意將垃圾扔出車外,開車打電話發短信,隨意變道亂穿插。如果眾多的駕駛員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去除不良駕駛習慣,變相互爭搶車道為相互謙讓,那么,道路交通事故率就會大幅銳減。開車行走在大街小巷,不僅安全無虞,而且和諧舒適。
參考文獻:
[1]胡振球.不良汽車駕駛行為的特征分析[J].北京汽車,2016.08
[2]張法強.汽車駕駛安全操作技術研究[J].科技展望,2016,13
[3]葛德明.探析駕駛員情緒因素對行車安全的影響[J].公路與汽運,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