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健
摘要:花樣跳繩屬于新興運動項目中的一項,是對跳繩運動進行了創新,其動作簡單容易掌握、練習方便安全、形式變化多樣、效果明顯有效,深受高中生的喜歡,本文通過對花樣跳繩概念、花樣跳繩分類、花樣跳繩教學原則、花樣跳繩教學步驟、安排花樣跳繩注意事項進行研究,為體育課開展花樣跳繩運動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花樣跳繩;高中體育課;教學研究
花樣跳繩屬于新興運動項目中的一項,是對跳繩運動進行了創新,其動作簡單容易掌握、練習方便安全、形式變化多樣、效果明顯有效,又因為花樣跳繩結合有節奏的音樂、現在的街舞動作和隊形的變化,具有很強的娛樂和觀賞價值,吸引更多的高中生積極練習[1],通過花樣跳繩練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掌握一項終身練習的體育項目,也為今后學校體育開展花樣跳繩運動提供一點幫助。
一、花樣跳繩概念
花樣跳繩是突破傳統跳繩的約束,吸取了體操、街舞和音樂等現代元素,以繩的長短、參與人數、搖繩次數、搖繩方向來分類的一項新興運動項目[2]。
二、花樣跳繩分類
根據高中學生便于記憶和掌握的特點,一般情況下可根據繩的長短、參與人數、搖繩次數、搖繩方向來分類[3]。
第一,根據繩的長短分類:一般分為短繩和長繩。適合2人以下練習用的繩子是短繩,長繩適合3人以上練習,繩子的長度根據完成動作的人數決定,長繩適合人多時練習。
第二,根據參與人數分類:一般根據參與人數不同可以分為單人、雙人和多人三種跳法。單人跳是單人完成跳繩動作;雙人跳是兩人一起完成跳繩動作;多人跳是多人配合完成跳繩動作。
第三,根據搖繩次數分類:一般可分為單搖跳、雙搖跳和多搖跳。單搖跳是跳一次搖繩一次,雙搖跳是跳一次搖繩兩次,三搖跳是跳一次搖繩三次,多搖跳是跳一次搖繩多次。單搖跳適合初學者,動作簡單容易掌握;雙搖跳適合有一定練習基礎的練習者,重點在于搖繩和起跳節奏把握;三搖跳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要經過長期跳繩練習的練習者才能完成,重點在于起跳高度。
第四,根據搖繩方向分類:一般可根據搖繩方向不同分為前后搖、左右搖和交叉搖。前搖是繩子由后向前搖繩;后搖是繩子由前向后搖繩;左右搖是繩子從左到右搖或從右到左搖繩;交叉搖是兩臂在體前或體側交叉搖繩。
三、花樣跳繩教學原則
第一,循序漸進原則。在教學中,先安排簡單、運動強度小的動作,再安排復雜、運動強度大的動作;選擇練習花樣時,先個人,再雙人,最后是多人,使學生全面系統的掌握花樣跳繩動作。
第二,以生教生原則。就是讓已經熟練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目的是讓不會的學生盡快掌握動作。如在教編花和雙搖跳等有難度動作時,可以采取以生教生原則。
第三,師生協同原則。在課堂上教師要有雙重身份,是老師又是學生,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拉近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如:在“8”字跳大繩時老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參與。
第四,身心放松原則。花樣跳繩教學最能體現“學中樂,樂中練”的原則,練習過程中的音樂,能讓學生減輕學習壓力,使學生身心放松,在喜悅中完成教學目標。
第五,以賽促學原則。課堂組織比賽,可以調動學生的練習興奮性、鞏固教學內容、養成溝通協作能力。課外活動組織比賽,可以讓學生課下充分的練習、鞏固個人的動作技術。
四、花樣跳繩教學步驟
第一步:培養學生興趣。通過跳繩比賽視頻和表演視頻,以及老師或動作熟練的學生進行的完整示范,讓學生對不斷變化的花樣和動感的音樂產生興趣。
第二步:徒手模仿練習。通過徒手的模仿練習,可以使練習者有充分時間體會動作節奏,觀察其他同學過繩的時機,有利于形成固定的跳繩動作[4]。
第三步:持繩完成動作。形成固定的動作后可體會持繩練習。開始練習時,不要追求速度和花樣,要慢慢熟悉跳繩動作,掌握起跳節奏,體會完成動作時的喜悅感,增加練習的信心。
第四步:游戲促進練習。游戲是學生最感興趣的教學內容,學生的積極性都非常高,采用游戲代替單調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興奮性,達到熟練花樣跳繩動作的目的。
第五步:人人過關。每節課練習完,每名學生進行過關檢查,檢查過程中隨時糾正學生錯誤動作,通過檢查,督促每個學生主動練習,自覺完成教學任務。
第六步:進行比賽。課堂上和課外活動時間組織跳繩比賽,通過比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和團結協作的精神[5]。
第七步:學習評價。可以分為理論評價和實踐評價:理論評價可以采用理論考試和通過口頭提問等形式掌握學生理論知識情況;實踐評價,主要是全面評價學生的運動技能、體能、運動態度等方面。
五、安排花樣跳繩注意事項
第一,分析學生。上課前充分考慮學生在練習花樣跳繩時會出現的問題,做到胸有成竹。
第二,熟悉教學動作。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合理,教師動作要熟練,示范時要有吸引力,才能有針對性給學生提出指導意見。
第三,選擇適當的環境和場地。適當的環境和場地可以減少對人體的污染和運動損傷的發生,跳繩場地的選擇應避開塵土多、地面不平或過硬的場地,應該選擇軟硬適中、平坦的場地練習。
第四,跳繩時服裝的選擇。跳繩時最好穿長袖寬松衣服,便于完成動作,提高練習的信心,避免胳膊和腿受傷;穿輕一點、彈性較好的軟底鞋運動鞋或平底運動鞋,減少對踝關節、大腦和脊柱的反作用力,減少運動損傷。
第五,做好準備活動。練習跳繩前準備活動很重要,特別是避免練習者踝關節和腕關節的傷害[6]。
第六,讓學生了解比賽規則。教師在花樣跳繩教學、練習和比賽中要指導學生了解運用相關比賽規則,可以讓學生體驗組織者、運動員、裁判員等不同角色。
參考文獻:
[1]王偉, 崔玉鵬, 左科澤. 花樣跳繩在體育課的運用對學生身體機能影響的研究[C].2015全國體育科學大會. 2015
[2]咸春東.對花樣跳繩動作內容及其基本動作教學方法與步驟的研究[D].北京體育學.2015
[3]梁超.花樣跳繩在上海市部分中小學推廣的現狀及可行性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
[4]劉琦,陳玉萍.淺談跳繩在體育課堂中的運用[J].內蒙古教育,2012(16):73-74
[5]杜超.跳繩運動的奇妙之處[J].中國學校體育,2002,21(11):77
[6]張貴旺,張哲云,陳衛鵬.花樣跳繩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黑河教育, 2015(8):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