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佶茹
摘要:隨著社會對人們精神生活的不斷重視,傾聽小提琴演奏就是一種可以豐富自身精神世界的方式,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與其演奏的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討論了小提琴演奏中揉弦技巧的應用,包括表現不同樂曲的感情、展現不同樂曲的風格和抒發演奏人員的情感,為相關人員的研究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提琴演奏;揉弦技巧;混合揉弦
前言:高質量、高水平的小提琴演奏離不開揉弦技巧的有效應用,這也是每一位小提琴演奏者所應當學習的技巧,從演奏中展現音樂的魅力,實現對人們精神生活的豐富。合理使用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可以充分的表現演奏樂曲中的情感和內涵,將聽眾帶入到樂曲所描繪的世界中去,感受樂曲與演奏者的雙重情緒,實現自己情感世界的升華。
一、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
為了向觀眾呈現具有高質量的小提琴演奏,眾多小提琴演奏家都在對演奏中所使用的揉弦技巧進行研究,通過不同的揉弦技巧來實現音樂理念的有效呈現。揉弦技巧可以通過不同的發力點來進行呈現,經總結主要包括以下四點:
依靠手指發力來完成的揉弦。這種揉弦技巧是以手指為力的帶動點,實現幅度微小的揉弦動作,具有難度系數較高的特點,不具有應用的廣泛性。
依靠手腕發力來完成的揉弦。小提琴演奏者通過手腕的動作來帶動手指的運動,通過不同狀態下手指的彎曲和伸展來在擺動中實現揉弦,具有難度系數較低的特點,適合初學者進行學習。
依靠手臂發力來完成的揉弦。這種揉弦技巧與手腕揉弦有類似之處,只不過把發力點從手腕轉移到了手臂,手指作為被動方被帶動,但要保持按弦的狀態,從而實現手臂揉弦。
將三種揉弦方式進行混合使用。混合揉弦是基于以上三種揉弦方式之上的,通過小提琴演奏者對揉弦技巧的有效運用,根據樂曲情感和自己心情的感悟來選擇不同的揉弦技巧,有效的將這些技巧結合在一起加以運用,實現對音樂表現力的豐富。
二、小提琴演奏中揉弦技巧的應用
(一)表現不同樂曲的感情
音樂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這就意味著不同的音樂有著不同的感情,將樂曲中的感情進行技術上的呈現是需要小提琴演奏者去做的,利用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可以充分達到這一點,也是小提琴演奏中對揉弦技巧的有效應用。在音樂作品的創作中已經飽含了原作者的情感,這種情感通過樂曲充分的展現出來,也為該樂曲作品的感情奠定了基礎。小提琴演奏家需要將樂曲中的感情通過演奏向聽眾進行傳遞,實現對音樂內容的有效支配,這就依賴于合適的揉弦技巧,利用該技巧可以將樂曲中的感情更有層次性的進行展現。樂曲中的感情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利用揉弦技巧中揉弦的變窄、變寬、變慢、變快和停止實現對不同感情的描繪,在變化中實現音樂理念的完美呈現,在揉弦的變化中表現樂曲情感的變化,屬于小提琴演奏中揉弦技巧的有效應用,小提琴演奏家通過在揉弦中調整自己的角度和力度來實現揉弦技巧類型的轉變,在自己享受音樂的同時也能夠帶動聽眾共同享受音樂,實現演奏者感情、聽眾感情和樂曲感情的統一,實現高質量的小提琴演奏[1]。
(二)展現不同樂曲的風格
由于音樂作品在產生的過程中具有其獨有的環境和背景,這就導致其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分別屬于不同的風格,這種風格可能體現在該作曲家獨有的風格,也可能是在某個時代中獨有的樂曲的風格,這就對小提琴演奏者的要求較高。小提琴演奏者的演奏不可以脫離樂曲原本的風格,這不僅僅是對其專業性的要求,還是對樂曲原作者的尊重。例如,莫扎特的作品風格更加溫暖和親切,樂曲具有生動性和明朗性,小提琴演奏者想要進行演奏就不能使用深沉和飽滿的揉弦技巧,反而應當使用較為明快清晰的揉弦方式,才是對莫扎特作品的科學呈現。給予樂曲風格的種種要求,不同的揉弦技巧可以展現不同的樂曲風格,在不改變樂曲本身的基礎上加以揉弦技術的充分應用,實現對不同時期不同樂曲的風格呈現,這種呈現是建立在與時代、歷史和原作者風格的統一性上的[2]。例如,堅持德國古典主義的作曲家勃拉姆斯,其作品《德意志安魂曲》就充分顯示了作曲家的作曲風格,小提琴演奏家為了將作品中的戲劇性效果進行富有層次的呈現就離不開揉弦技巧的使用,具有飽滿、深沉的特色,從而表現作品的剛毅和堅定。一位優秀的小提琴演奏家可以表現不同風格的樂曲,樂曲在他們的演奏中是富有生命力的,利用高超的揉弦技巧實現對樂曲中不同風格的表現,讓樂曲在保留其時代魅力的同時也能夠將其特有的風格向聽眾進行傳遞,實現一場與樂曲世界相接軌的小提琴演奏盛宴。
(三)抒發演奏人員的情感
在對同一首樂曲進行演奏的時候,不同的小提琴演奏者在對樂曲的演奏中依舊有著優劣之分,這與其演奏技巧有所關聯的同時,還與小提琴演奏者是否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有所關聯。小提琴演奏并不是僅僅對樂曲音調的一種還原,還有著小提琴演奏者對樂曲情感的感悟,在演奏中充分的達到心理與生理的有效結合,通過小提琴演奏者強大的內心控制來對演奏進行支配。小提琴演奏者在使用揉弦技巧對樂曲進行展現時,需要在內心情感上與樂曲產生連接,讓每一次對揉弦技巧的控制都能夠反映自己內心的想法,利用生理上的動作來執行大腦發出的命令,讓揉弦技巧的應用是服從于小提琴演奏者的情感的,才能夠在小提琴演奏中達到演奏與情感的完美融合。例如,一位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金色爐臺》時,通過對樂曲的理解來對第一段主旋律中的兩個發展部進行區分,選用不同的揉弦技巧來表現自己對這兩個部分樂曲情感的理解,達到從內心對揉弦技巧的有效控制,從而讓小提琴演奏更具有控制性,也更能表現出小提琴演奏者對樂曲的理解。在揉弦技巧的應用過程中實現與內心情感的有效融合,從而實現對揉弦技巧的合理控制,讓小提琴演奏者在身心合一的狀態下完成高水平的小提琴演奏。
結論:綜上所述,不同的小提琴演奏家在對樂曲的表現也有所不同,通過對樂曲本身的理解和自己從樂曲中得到的感悟來實現對樂曲的小提琴演奏,在充分符合樂曲風格的前提前實現對藝術的展現。將各種揉弦技巧應用到實際的演奏中來,在演奏中充分的展現小提琴演奏家演奏的技術性、情感性和專業性,引領聽眾與演奏者一起走進音樂的殿堂。
參考文獻:
[1]楊敏.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及應用[J].黃河之聲,2017(08):98
[2]王媛.談小提琴演奏中的揉弦技巧及應用[J].藝術評鑒,2016(03):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