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
說時遲,那時快。
為了撫慰20年房價暴漲,哭紅了眼的剛需們。
2017,中央終于忍不住了,憤怒的甩出了限購、限售、限價、限貸的大招。
北京、上海、廣州又相繼宣布:共有產權,租購同權,要拿地,只能租,不能賣。
全國樓市頓時一片風雨飄搖,寒風瑟瑟。
市場一致預估,中國樓市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房產投機時代即將結束,一個以奮斗者為本的時代即將到來。
然而,大半年過去了,樓市依然一片汪洋大海。
各地一邊托底房價,搶人大戰如火如荼,一邊又制造恐慌,搖號搶房,一二手房價倒掛,買到就是賺到。
炒房客乘虛而入,房價節節攀升。
6月,中國改革開放的最前沿,深圳終于怒了。
憤怒的宣布:住房體制二次巨變!
一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深圳宣布:住房體制巨變
深圳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6月5日,深圳突然正式對外發布《關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征求意見稿)》(下簡稱《意見稿》)。
消息一出,整個深圳一片沸騰。
人才房降價至60%,安居房降價一半,公租房最低可降至10%!
天哪!面對民生期盼,深圳一言不合,竟甩出如此大手筆,簡直是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全國人民都驚呆了。
更重要的是,幾乎每一個深圳人都有機會。
按照計劃,到2035年,深圳常住人口將達到1800萬人,新增約550萬人,而按照三人一戶計算,550萬人大概需要183萬套住房,深圳規劃170萬套住房,幾乎可以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
整個深圳簡直一片沸騰,無數剛需更是感動得淚流滿面。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最敢為天下先的城市,深圳果然沒讓人失望。
在樓市黑云壓城的當下,深圳再次亮出了利劍,撕開了樓市陰云的一角。
未來,如果所有城市學深圳,樓市無疑將迎來巨變。
規定:
到2035年,新增建設籌集各類住房將達170萬套,其中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和公共租賃住房三類保障性住房總量將不少于100萬套。
人才住房:價格為市場價的60%左右,面積小于90平,可租可售。
安居型商品房:價格為市場價的50%左右,面積小于70平,重點面向符合財產收入限額標準的本市戶籍居民,可租可售、以售為主。
公租房:租金為市場價的30%左右,特困及低保、低保邊緣家庭最低可降至10%。重點面向符合條件的戶籍中低收入居民、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行業人員、先進制造業職工等群體供應,面積30-60平為主。
二
市場邏輯生變
然而,就在整個深圳一片歡騰之際,很多人的醋壇子卻被打翻了。
不少人紛紛指責深圳憑什么開小灶,不合規矩。
一些專家指責深圳,竟將保障房比例提高到60%,市場商品房只占40%,干預市場過度,不合規律,應該將樓市問題交給市場,集中進行金融、土地、人口政策改革。
且不說市場不是萬能的,歷經20年放任自流,也未能解決樓市問題,反而愈加激化矛盾。
單說深圳如此貼心之舉,無疑動了無數既得利益者的奶酪。
無論是金融、土地,還是人口,歸根結底,都是供需矛盾的問題。
深圳不顧一切,突然出手,為500多萬人提供住房,那些一心哄抬房價,隨時等著剛需們接盤,剪民眾羊毛的炒房客將徹底傻眼。
以前,無數人落地深圳,除了買房,沒有選擇,惶惶不可終日。
現在,大部分人都可以選擇政府提供的保障房,再不用明知房價是個坑,偏偏還得坑里蹦。
賣方市場將徹底終結,房子將真正實現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未來,如果各大城市學深圳,保障房比例超過商品房,人人又多了一個選擇,不僅將快速推動中國城市化的進程,更將改變整個樓市賣方市場的邏輯,樓市投機將徹底終結,房價恐怕將再難肆意狂飆。
三
深圳醉翁之意不在酒
深圳出手,舉國驚呼,二十年樓市從此日月變新天。
深圳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搶人大戰。
要知道,作為一個短短四十年就從小漁村變身齊肩北京、上海的大都市,深圳銳利的眼光,從來不輸任何人。
尤其是在如今中國人口紅利即將消失的當下,人口總和出生率已下降至1.18,遠低于世界上2.2的合理水平,甚至比老齡化嚴重的日本1.67還要低,中國即將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
對此,深圳無疑比誰都心知肚明,早在2015年1月1日,所有城市都還在沉睡時,深圳就悄悄豎起了搶人大旗,對落戶大學生發放住房補貼,本科6000、碩士9000、博士12000。
2016年又迅速提高標準,本科15000、碩士25000、博士30000,加上自身過硬的條件,迅速吸引全國各地人才紛紛前往,2015-2017,三年間,便分別增加常住人口60萬、53萬、62萬,遙遙領先全國各大城市。
然而,搶人容易,留人難,還未等深圳松一口氣,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深圳房價一路飆漲,平均房價高達53774元,平均工資卻只有9030元,房價收入比高達34.74!
這意味著,一個70平的普通住房,一個普通之家,需要不吃不喝連續工作35年,才買得起,這還不算來深高昂的租房成本、生活成本、子女教育成本、房價繼續上漲的預期等。
如果只是空喊口號,任由各路人才自生自滅,“來了就是深圳人”永遠只是一句空話,等到未來,人口老齡化繼續加深,沒有足夠的人口支撐,深圳要持續過往40年的狂歡,恐怕并不容易。
如今,深圳再次率先出手,大規模承建保障房,為各路人馬安居樂業提供保障,無疑再次走在了全國各大城市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