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剛
【摘要】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蘇州大學教授朱永新先生提出的新教育理念在新課程改革下亮起了一盞教育學生新途徑的明燈,給廣大教師們指出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他的五大核心就是:一是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二是教給學生一生有用的東西;三是重視精神狀態,倡導成功體驗;四是強調個性發展,注重特色教育;五是讓師生與人類崇高精神對話。他的理念重新調整了師生的教與學的位置和方法。
【關鍵詞】愛孩子 傾聽 表率作用
一、愛孩子
“為了一切的人,為了人的一切”,對于學校教育者而言說白了就是為了學生的一切。教師要愛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學習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當然,教師也要引導做父母的學會愛孩子,也許你會說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了,哪個做父母的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現實社會中就有些父母的愛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認可,所以我們教師也要善于去做家長的工作,讓家長們采取良好的方式方法用愛心去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生活習慣。 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教師真摯、無私的愛是啟迪學生心靈的金鑰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只有熱愛,才能奉獻。我一直把“愛學生”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慈母般的愛去關心、體貼學生,悉心教育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慣。我的宗旨是:愛而不溺,嚴而有格,耐心細致,一視同仁。對“好學生”不“一俊遮百丑”;對后進生關心備至,增加感情投入,想法樹立他們的自信心,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加之因勢利導,使之逐步完善自我。
二、善于傾聽孩子的聲音
作為教師,放下架子,善于傾聽學生的聲音,做好這一點還是不夠的,教師還要引導有些家長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哪怕有時你在忙、再累,也要專心致志地傾聽,不時地詢問孩子:“在學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嗎?上課時你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今天你的笑臉又增加了嗎?”在家里,對孩子這是一種無形勝有形的關注。有家長給我交流,她說每當她這樣問孩子的時候,孩子總是十分興奮的向她匯報一切,當孩子說出自已對事情的看法時,她也會尊重孩子的意見,與孩子商量辦,給了孩子足夠的信心和自信。家校結合,善于傾聽,這對培養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傾聽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學問。
三、鼓勵學生敢于迎接挑戰
當今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激勵創新的新時代,教師與家長要從小就要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敢于迎接挑戰的精神。教學過程中,我常鼓勵孩子說:“你太棒了,真聰明這么難的知識你都能答對,老師為你鼓掌。”經常性的激勵,不但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會使學生樹立自信,增強學生抗挫能力,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我始終給學生以激勵,更多的時候我會和學生一起努力,我會告訴學生:遇到挫折在所難免,苦難是人生的一大財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志,成就充實的人生,苦難是人生的一位良師。特別是我帶領學生從事一些課外活動,我都會引導他們,用實際行動感染學生,從而達到了育人、育智又育德的教育目的。
四、對學生的要求嚴格而不失溫和
我認為,對學生一是嚴而有格,就是說對學生的要求有標準,教育方法不出格;二是嚴中有愛,和學生相處從不借口嚴格要求,而對學生擺出一副冷面孔,一派咄咄逼人的氣派。要知道,一份嚴格之水,九份感情之蜜,才能釀成教育的甘露。每個孩子都有它的優點和長處。“后進生”也有閃光點,關鍵在于教師的發現。學生的一點進步,一次好事,一個漂亮的動作,一次大膽的嘗試……都是星星之火,我都會及時肯定、表揚、鼓勵,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這對他們樹立自信心有極大作用。語文課堂上,我給他們多制造發言的機會,體育課堂上,我多給他們動作表現機會,做得好,我會說:“你真棒”。做的不完美,我也會真誠地加以鼓勵,增加學生的自信心。
五、教師要注重在學生面前的表率作用
俗話說:“說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教師要用師表風范去影響、感召每一個學生,我要求學生儀表端正,服裝整潔,我首先做到,上課前一定整理穿著;要求學生語言文明,我在學生面前從不講粗話、臟話;要求學生說普通話,我就用生動、優美、簡潔、精練的課堂語言去教育學生。久久為功,終見成效。
六、教師的教學方法也要與時俱進
教學中我努力追求“學生是課堂的真正主人,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的課堂效果。教師講得少而精,學生有充裕的時間去練習,提高課堂的練習密度與強度,真正體現課堂上“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允許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讓學生們來比較判斷得出結論,從而明辨是非,這樣充分讓他們活起來、動起來。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們只有愛學生、理解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包容學生,學生才能說真話,交真心,無話不談,我們才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