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米拉
摘要:伴隨著小提琴學習全過程的音準,正確的音準關鍵是經過左手觸覺與敏銳聽覺完成的,掌握不準確音準則不可以彈奏出美妙的音樂。本文從對小提琴音準的認識出發,主要闡述了小提琴發生音準問題的原因與處理音準問題的對策,為提升小提琴演奏者的演奏能力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小提琴;音準;問題
一、對小提琴音準的認識
小提琴是一種掌握難度相對大的樂器,在短時間內弦樂器技巧練習極難看到成效,左手技巧的掌握難度特別大,音準是有的演奏家窮其一生都在研究。小提琴的結構直接關系著音準,別的樂器,像琵琶、鋼琴等,都有音品或者鍵盤,只需要把音準調整好,演奏者就可以開始演奏,因此不存在音準問題。而小提琴具備一種無形的鍵盤,音高的位置是肉眼看不到,所以演奏者掌握音準的難度相對大。掌握這種音準的演奏者需要具有靈敏的聽覺,音高靠耳朵去辨別,就是聽覺音準。不論是聽覺音準或視覺音準,都需要掌握音準技能。
二、小提琴學習者普遍存在著音準問題
小提琴教學與演奏中的一道難題就是小提琴的音準問題歷來。這道難題不但困擾著學生,也困擾著教師。學生每天練琴時都要投入很多的時間與精力在改正音準上,就算是這樣,在公開考試與音樂會演出時,拉不準音的狀況還是隨時都可能出現。初習琴者要想把音拉準更是好像沙漠中找尋綠洲一樣艱難。在幫助學生克服音準困難時教師一樣不輕松。他每天一定要一邊忍受學生奏出的很多不準的音,一邊認真地為每一位學生分析與把拉不準音的詳細因素找出,并非常有耐心地、清楚地給他們講解拉準音的方法,指明通往準確音準這片綠洲的道路。小提琴的音準問題是學琴者一定是首先要解決的基本問題。
小提琴拉不準音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因素。首先,它除了固定四根空弦的音高外,別的全部音都是靠演奏者在演奏中自己在指板上找尋。指板上面既沒有眼睛可以看得見也沒有手指可以摸得到的相關音部位的標記。這無疑就給演奏者在音準掌握上導致了一定的困難。找不對音的位置,音就不準了。主觀上的因素則是拉準音的方法演奏者沒有掌握好。盡管客觀上小提琴的音準相對難掌握,但這并不說明小提琴的音準就不可以掌握。只要我們主觀上努力,掌握合理的演奏方法,是完全能夠做到拉準每一個音。
三、掌握小提琴音準的方法
(一)音階慢速練習方法
練習音準的速度,剛開始不要拉得過快,不然會聽不清;慢拉會聽清楚自己拉得準或者不準,因此,只有在剛開始慢練基礎上以后才會拉快。音階琶音練習時,要靜下心來,必須要慢速,要嚴格要求每一個音,耳朵不可以放過任何一個差不多準的音,直到精準后鞏固幾次精準的音以后再往后練習。音階和琶音對提高小提琴音準有非常大幫助,學琴者要在持續的昕音、改正鞏固、再聽、再改的重復練習中漸漸提高。
(二)把聽覺音高和視覺音高結合起來
視覺音高是指演奏者經過視覺識譜在腦海中產生音高,是無聲的音高。在演奏樂曲以前,演奏者是先看見樂譜,再用左手演奏出音高,就是先視覺再聽覺。假如演奏者在視覺階段,腦海中還沒有產生音高概念,演奏出的音高傳到耳朵后則不能挽救。因此,平時需要養成優良的練習習慣。在拉音以前,需要找尋音高的部位。演奏者有了視覺音高以后,還需要具有聽覺音高。虛擬音高就是視覺音高,需要通過視覺音高來檢測現實音高。由于就算演奏者的視覺音高能力特別強,手指也容易受到別的原因影響。音準存在偏差,這時關鍵通過聽覺音高來調整手指部位,改正音差。
(三)培養演奏者養成正確的左手演奏姿勢
左手訓練作為小提琴演奏訓練中和聽覺訓練處于同等位置的訓練內容,當學生在持續提升自身聽覺能力的同時,也要正確的掌握準確的左手演奏手型。作為可以保證左手能夠在小提琴指板上處于準確“工作崗位”的關鍵前提,假如演奏者左手的手型不準確,那么就不可以把音符規范的演奏出來。
目前左手手型關鍵包含:演奏者食指根與拇指需要產生支撐點、手掌和琴頸維持基本平行的狀態、手指和琴弦之間為半圓形手指。當中,手掌和琴頸問產生的詳細狀態,能夠由演奏者自身手指長短來決定。假如演奏者手指長,那么就能夠合理的擴大角度;相反,則縮小。對于演奏者而言,假如其可以掌握準確的指法,就能夠確定琴弦上手指的準確部位,解決音準問題。
四、結語
總體而言,影響小提琴演奏效果的重要原因是音準是,學習者需要增強對音準把握的關注。盡管是相對難掌握的,但只要掌握準確的方法,還是可以達到相對理想的程度,讓我們有更多的經歷投入到音樂表現中,完成音樂夢想,登上藝術的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