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如娜
摘要:歌唱語言的語調包含了多方面的變化條件,當歌詞譜上曲調后,它的藝術質量發生了變化,這時語言表現既受到音樂的限定,同時又由于音樂的介入而強化了它的感人強度。語調中的重音、輕聲、高低、連斷、停頓等,被音樂曲調的旋律、速度、節奏等表情記號“規定”了,并用音樂手段來豐富和表現歌曲的美,從而強化、渲染口語語調的表現力,充分發揮口語語調的色彩,使語調的表情豐富多彩,更具表現力。
關鍵詞:歌唱;語調;技巧
由于歌唱語言語調的千差萬別,所以要求我們必須花大力氣去研究語調運用過程中的一些規律,因為文學語言上的表達并不可能完全將語調表達出來。一位著名的文學家就曾經說:“說一個‘是字有五十種方法,說一個‘不是會有五百種方法,可是寫下來就一個字。”歌唱語言語調也包含了多方面的因素,但輕重強弱、高低抑揚、快慢疾徐、頓挫連斷,是構成語調變化的基本因素。
一、語調的重音與輕聲
重音與輕聲是相對而言的,有了輕聲才能相對突出重音,有了重音才能襯托輕聲,重音與輕聲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歌唱語言要通過語調來表達思想情感,自然也就離不開重音與輕聲的運用。如歌曲《敖包相會》的開始兩句:
在這句歌詞中,“月亮”“天空”“旁邊”都是重音,而“為什么”“云彩”相對來說都是輕聲,在歌唱語言中,也正是重音與輕聲的對比,才構成了相應的語氣、語調。像這句歌詞中“月亮”“天空”的適當加強,就增加了語言的描繪性,而“為什么”、“云彩”的輕聲處理則反映出人們內心的疑問。
歌唱語言中重音的選擇有其多樣性,我們在上一章節中已作了具體的闡述,在這里就不再一一列舉了。我們需要強調的是:語調的強弱輕重完全是情感表達的需要,沒有力度的變化,也就不能顯示出語言的內在活力,從而語調也就會沒有生機,顯得呆板僵化。歌唱語言的語調不同于一般語言,在進行輕重處理的時候,還必須考慮到音樂旋律的高低變化,只有將語言的強弱輕重變化與音樂的曲調旋律變化結合起來,才可以在演唱時做到語感強烈,傳情達意生動、準確。
二、語調的高低快慢
歌唱語言語調的高低快慢,也是帶來語調變化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手段。就像任何事物都會有兩面性一樣,有高就有低,有快就有慢,歌唱語言的語調也是一樣,高低快慢的變化來自于情感的需要,“高揚”往往表示激昂、向上,“低沉”表示憂郁、悲痛,“快慢”更是代表了情緒上的歡快與沉緩等等。
(一)高揚向上型
在作品《九九艷陽天》中,隨著主人公情緒的逐漸上揚,音調和語調也在不斷上揚,體現出主人公內心那種喜悅、歡快的心情。
(二)平直敘述型
這一類的語調往往平穩,沒有突出的高低起伏的變化,更多的是通過平穩的語調來敘述內心的情感,沒有大幅度的升降伸縮。
(三)跳躍歡快型
這一類歌唱語言的語調往往是節奏歡快,情緒向上,在人物情緒上和我們前面提到的高揚向上型有點相似,區別在于這一類型的作品往往是在語調節奏上給人以歡快、向上的精神面貌。
(四)沉緩憂郁型
這一類歌唱語言的語調和上面的跳躍歡快型形成對比,節奏緩慢,情緒低沉,人物的情緒往往處于悲痛和憂郁之中。
歌唱語言語調的變化是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的語調形式都一一分類列舉出來。歌唱語言語調的運用在很多時侯可以借助音樂旋律來加以表現,作為演唱者要不斷從語言內容和音樂旋律中尋找那些對自己有用的信息,讓語調的高低抑揚、快慢變化,不斷注入鮮活的理解,使演唱的作品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
三、語調的連斷停頓
日常生活中,我們在語言交流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口氣把話說完,所以歌唱語言的寫作從一開始就注定也具備了生活語言的這種特性,而這一特性又在歌唱語言的語調中得以體現。歌唱時我們也利用停頓、中斷來表現歌唱語言的語調。這些語調也包含著豐富、細致的語言情感交流,或興奮、或遲疑、或強調、或驚恐、或思索、或詢問等等,形形色色的停頓、連斷,造成了起伏變化的情感思維,帶來了神采各異的聲音造型,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藝術境地。
要特別指出的是:停頓不是突然把語言切斷,聲音休止,更不是思維和表情神態的停息。它是在表達歌唱語言的過程中,增強思想感情的一種手段,使我們表達內容更鮮明,甚至使我們思維、情感更激烈。
四、結語
總之,歌唱語言的語調是我們演唱歌曲時豐富內心、表達作品意境的一種極為重要的造型手段,它的千差萬別需要我們在藝術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研究、不斷探索,不斷積累。充分發揮歌唱語言語調的作用,不僅僅是歌唱的需要,也是聲音造型的重要因素和技巧,我們應該將語調中的規律和方法,運用到歌唱的實踐中去,讓歌唱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