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拓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政府實施的計劃社會保障體系已不能適應當前的社會經濟發展。順應時代潮流,我國社會保障制度在不斷完善現收現付制度的前提下,并且采用了全部積累的籌資方式,建立社會保障基金制度是為了解決中國的失業,養老和醫療問題。但是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方面出現了很多不完善之處,本文主要針對在金融危機背景下,從影響和策略的角度分析和討論了中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關鍵詞]金融危機 社會保障基金 投資管理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進行,我國出口型貿易也是與日俱增,不斷進入全球化經濟。與此同時金融危機的出現,不僅僅只影響了美國,而是影響了整個全球的經濟。現在經濟和社會開放,美國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直接蔓延到了中國。金融危機的出現導致中國出口貿易量急劇下降。工資也不見提高,導致我國人口失業率逐步上升,人們的工作沒有了保障,而我國在此情形下沒有做出適當的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政策,因此,政府出資的社會保障基金效率低下,無法實現保障。
一、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不利的原因
(一)社會保障基金體制不完善
首先,參與基金投資管理的是多個部門,這樣在無意中基金的管理與投資會出現問題,管理眾多并且混亂,沒有明確的方向。多部門管理模式,應該形成互相監督、互相牽制的情形,但是由于多部門管理散漫,這樣為部分違法分子和一些無紀律的部門領導提供的機會,他們從中私自撈取錢財。使一些保障基金并未真正得到落實。其次,現在我國社會保障基金管理主要集中在縣和市一級統籌,還有部分屬于行業歸為行業管理,這導致了多區域管理,管理未統一,保障資金的發放無法得到有效利用,社保基金投資受到限制。很難實現社會保障基金的保全和升值。
(二)對社會保障基金制度的監督不力
行政監察部門是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的主要監管部門,但部門的許多制度尚未完善。在1998年時我國在各地區設立了監管部門,但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監管,各大保障部位與政府相關機構來往密切,這使得社會保障基金投資管理趨向弱化,一些監管沒有明確監管職責所在,也很難做到盡職盡責,行政監管部門不嚴,從而引發一些挪用保障基金的現象。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行政監管部門監管不力直接會影響到社會保障體系的崩潰。我國沒有建立健全的社會監督制度,允許了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它,社會保障基金很難有效地得到利用。
(三)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范圍受到限制
首先,我國法律明確規定了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比例和投資范圍,依照法律的規定基本養老金大部分都是結余到銀行存款或者購買國債,當然這種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基金的安全可靠,但是我國實行的完全積累模式,積累時間長,而且很多時候都不會有提款,這不可避免地會對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施加壓力,以維持和增加價值。也給我國經濟帶來了通貨膨脹的風險。由此得出,我國法律限制社會保障基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并不是完全正確的,也有過失之處。
其次,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保基金的投資范圍。隨著改革開放進行,我國資本市場確實發展迅速,但并未達到成熟階段,一些投資風險還是難以避免,與此同時,社保基金的投資工具是單一的,有股票,政府債券,債券,基金等,而人們選擇的方式較少。而一些發達國家在這方面就比較成熟一些,應對風險能力自然較強。中國整個資本市場風險相對較高,限制了社保基金的投資范圍。
(四)基金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
目前,我國對于基金投資管理人員實行激勵政策,投資收益好的投資管理人,自然得到的報酬和獎勵就會多,而投資收益差的投資代理人相應得到的獎金就少,這種政策表面上是一種優良的作風,但是無法避免一些道德風險的出現。一些基金公司的投資管理人收入與投資收益無關,進一步加劇了基金投資的道德風險。
基金公司監管的不到位,我國基金由托管人監管,但是托管人僅限那小部分銀行機構,托管人競爭壓力小,在監管上也不是很重視,托管人只是把社會保障金管理好,并沒有形成對社會保障基金的監督。
基金投資管理人業務水平低,基金投資風險受到我國社會變化眾多因素的影響,但是在大部分程度上也依賴于投資管理人的業務水平,一個投資管理人必須具備較高的基金投資管理知識水平,以應對各種金融風暴的出現。如果基金的投資經理的業務水平不高,則會直接增加社保基金投資的風險。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該國迫切需要投資管理人才。
二、應對中國社保基金投資管理金融危機的策略
(一)建立和完善中國的社會保障基金制度
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保障基金制度,首先要解決基金投資管理部門的問題,將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部門與業務管理部門分開。兩大陣營要獨立不能管理混亂,以免造成挪用基金的現象。其次,社保基金賬戶和個人賬戶是分開的。在與經濟發展有關的金融危機背景下處理中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尤為重要。若只是遵從原來的準則,在金融危機來到時,我國經濟會出現貶值風險,基金投資風險加大,基金投資收益降低。因此,我們必須建立和完善中國的社會保障基金制度,以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
(二)建立健全社會監督體系
監督體系是至關重要的,任何事情做得再好沒有監督力度,也會有錯的風險。行政監察部門是社會保障基金監督的主要部門,獨立于其他社會保障基金管理部門,全面監督社會保障基金的運作。堅持部門獨立原則,建立健全監管機構監管體系,建立各地區獨立監管部門。它可以監督同一水平,上級還可以監督下級,提高監督水平,加強監督,更大程度地保障社會保障基金的安全。同時也降低社會保障基金的投資風險。
(三)創新投資社會保障基金的方式
俗話說,高風險高收益,低風險,低收益。但是若只是投資低風險產品,就認為可以保障基金的安全,這是不對的。必須處理好風險與收益的關系,想要高收益又想風險小這種產品不是沒有的,要看自己怎么進行產品組合,產品組合投資也是一種社會保障基金投資方式,產品組合使一些高風險產品可能風險就會降低一些,一些低風險產品收益也會變高一些,從而最大程度的保障基金效益最大化。因此,必須不斷創新社保基金的投資管理方式,以獲取更大的利益。
(四)創新社會保障基金投資工具
在西方國家,社會保障基金擁有多元化的投資工具,可以在金融危機到來時靈活應對風險。而我國在不成熟的資本市場機制下,采取的是傳統單一的投資工具,這并不能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益,在金融危機背景下,中國必須借鑒西方發達成熟的投資管理方式,創新社保基金投資工具。探索社保基金投資渠道,從多方面緩解金融危機帶來的投資風險。例如發行特種國債,國債是風險最低的投資方式,根據社會保障基金的要求發行適應社會保障基金的國債,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投資風險,穩定中國社保基金投資市場。
(五)適當匹配社保基金投資的分配比例
不同性質的社會保障基金具有不同的增值效應。堅持原有的特殊政府債券和銀行存款,分配比例很小。適當進行在國外投資,投資一些較穩定產品。在基礎建設方面加大投資,堅持綠色投資,穩定我國經濟。
(六)加強對于基金公司的監管
基金投資管理人嚴格執行激勵政策,加大對投資管理人員的監督力度,為了提高投資經理的積極性和效率,積極獎勵具有良好投資回報的投資管理人。加強對基金公司的監管,落實托管人之間相互制約的政策,加強托管人的監督職責,切實提高監管水平。培養具有高水平知識的投資管理人員,提高投資管理人員的道德和專業水平,提高投資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從而降低投資風險,投資管理人的業務水平直接關系到了社保基金的發展,加強對社保投資管理人的管理,也是在降低社保基金的風險。
三、結束語
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社會保障基金制度尤為重要,基金的投資管理直接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發展。金融危機導致資本市場的不景氣,資金投資風險大,物價貶值,遇上了社會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等現象,社會保障基金對于我國經濟發展尤為關鍵。本文總結分析了金融危機環境下中國社會保障基金的漏洞和成因,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國的社保基金投資管理戰略不僅僅是這些,還有很多,需要結合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資金使用率,而制定相應的符合國情的投資管理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