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紅
一、行業定位
普惠金融由聯合國在2005年提出,我國于2006年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重提這一概念。根據國務院發布的《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小額貸款公司被定位為服務廣大難以得到傳統銀行信貸支持的中小微企業,農、工、商個體經營戶為主要目標,提高民間資本的利用率,規范民間借貸高利率行為,為目標群體增加融資渠道,降低融成本,利用其方便、靈活、快捷的特點為提供生產經營和創業發展的資金需要和服務。
小額貸款公司設立初衷是定位于補充銀行體系的“草根金融”,不僅促進了民間資本通過合法借貸的形式在市場上流通,同時也在金融服務體系不健全的領域充分發揮了及時、有效的補給作用,有效的改善間接融資和金融機構治理結構,為構建日趨完善的金融體系和服務實體經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發展歷程
(一)相關事件
2005年10月我國首次在山西、陜西、四川、貴州、內蒙5個省實施小額貸款公司試點工作。
2008年5月,由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監會發布的銀行監(2008)23號文件《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中指出,被定性為工商企業的小額貸款公司不可以吸收公眾存款,不能進行任何形式的內外部集資,只能使用股東自有資金、捐贈資金、銀行資金(從銀行機構融資不能超過凈資產的50%),且規定貸款利率由出借方與貸款方在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同期基準利率的4倍及以下的范圍內自主協商。
2009年6月,中國銀監會發布的銀監發(2009)48號文件關于印發《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的通知,通知對小額貸款公司可改制成立村鎮銀行的準入條件、程序及要求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允許符合條件的以銀行身份參與金融市場的競爭。
2013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13)67號文件對外公布《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兑庖姟分刑岢觯膭蠲耖g資本投資入股金融機構和參與金融機構重組改造,嘗試發展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這對于小額貸款公司的未來定位、發展、轉型都釋放出了積極的信號。
2015年8月,國務院法制辦就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發布了《非存款類放貸組織條例(征求意見稿)》,至今未出臺。
2017年6月,財政部、稅務總局就小額貸款公司稅收問題聯合發布財稅(2017)48號文件《關于小額貸款公司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在未來兩年內,小額貸款公司可按條件享受免征增值稅、收入總額計提打折及貸款損失準備金稅前扣除等優惠政策
(二)發展變化
據央行數據顯示,以服務中小微企業和三農發展為初衷的小額貸款公司,從2005年開展試點以來,到2008年小貸指導意見出臺,經歷了飛速發展的時期。2010-2014的五年間,中國小貸公司數量增長了近5倍,貸款余額增長了近3倍,截至2014年末,據央行的數據統計全國小客貸款公司總量為8791家,貸款余額為9420億元。2015年達到8910家,達到2011年以來最高峰。在經歷6年高速發展后,2016年開展傳統小貸行業進入了增速放緩、風險增加的瓶頸期。2016-2017年,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呈現下降趨勢,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551家,比2016年減少了122家,同比下降了1.41%;貸款余額9799億元,比2016增加了526億元,比上年度增長了5.67%。如下為近五年的小額貸款公司及貸款余額分布圖:
三、發展現狀
(一)經營區域受限
政策要求小額貸款公司基于注冊區域內向銀行覆蓋不到的客戶開展業務,因此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范圍普遍有明顯的區域特點,無法利用大環境下互聯網便利開展無區域限定的線上業務,減少了獲客的渠道,從而影響了其持續、健康業務的增長。
(二)資金來源渠道單一
一般來說,市場對資金的需求通常都會持續時間較長,但多數的小額貸款公司資金較少,常常會短期內全部資金被貸出。資金的規模成了制約小額貸款公司是否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然而按照銀監會《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被定性為工商企業的小額貸款公司不可以吸收公眾存款,不得進行任何形式的內外部集資,只能使用股東自有資金、捐贈資金、銀行資金(從銀行機構融資不能超過凈資產的50%)。小額貸款公司資金來源渠道被嚴格限制,“只貸不存”導致了其面臨著后續資金不足,貸款規模受限,甚至可能遭遇資金困難、難以持續發展的困境。
(三)法律地位不明確
我國小額貸款公司是省級金融管理部門(金融辦、局等)批準設立,依據《公司法》成立,在當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注冊登記,面向農戶、農業及農村和微型企業提供信貸服務。雖然信貸服務屬于金融業務的范疇,但小額貸款公司卻以無金融許可證的企業法人身份在經營。由于無金融機構的身份,導致社會上普遍對小額貸款公司缺乏認可。一是我國對小額貸款公司進行征稅時,將其劃分為普通工商企業,無法享受稅收政策,增加了其承擔稅收的負擔。如國家對農村商業銀行面向中小企業以及農戶的貸款已經出臺了相關的扶持政策,但是對于有著相同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卻無相應的扶持政策。二是在訴諸法律過程中,由于屬于非金融機構,不適用于“金融借貸糾紛”,所有的涉訴案件均被定性為“民間借貸糾紛”,提出保全申請時需要繳納保證金、第三方提供擔?;蛱峁┵Y產抵押。因此訴訟成本高、周期長,不利于有效打擊騙貸行為人,及時維護小額貸款公司的合法利益。
(四)互聯網金融的沖擊
隨首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互聯網+”孕育了新的增長動能,變革了生產、消費方式,金融行業也利用互聯網覆蓋范圍廣、交易成本低、運行效率高等特點,大范圍開展互聯網金融業務;同時互聯網公司也利用用戶與平臺粘性等大數據資源和政策,快速擴張互聯網金融業務,傳統小額貸款公司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獲客率大大降低,行業盈利空間收窄。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挑戰,一些小貸公司也開始走向線上,但各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出臺的網絡小貸管理辦法,設置的準入門檻普遍較高。截至2017年11月宣布暫停審批工作,全國僅有213家小額貸款公司獲準網絡小貸牌照,其中已包含獲地方金融辦批復未開業的公司,占比不到同期小額貸款公司的3%。
(五)人才匱乏
小額貸款公司做為一種新型的類金融機構,它與銀行間存在本質的區別,具有先天不足的特點。因此在人才選拔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難,大部分公司的高管是銀行的從業者,普通職員只能通過社會招聘。而目前的高校暫無小額貸款相關的人才培養方案,存人才供給不足;同時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及快速發展,行業從業人員的發展速度滯后,部分優勢人才從傳統的小貸行業流向互聯網金融行業,造成小貸行業的人才流失,影響企業的管理質量,增加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經營風險。
四、未來發展趨勢
(一)未來的政策向好
2014年,銀監會、中國人民銀行下發《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中提出對全國小貸公司監管規則統一化、監管責任明確化的構想。該辦法還取消了對小額貸款公司的融資限制,放開了“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同一借款人的貸款余額不得超過小額貸款公司資本凈額的5%”等約束。雖然本方法至今暫未實施,但從這一信號可預見,未來政策將會考慮小額貸款公司后續資金不足、法律地位不明確、享受的優惠政策不均等等問題。
(二)服務主體不變
繼續響應國家號召,不斷創新產品類別,更好地服務中小微企業,農、工、商個體經營戶,幫助他們解決融資困難問題,有利于加快小微企業的轉型升級,農商戶的脫貧致富,為市場增添新活力,充分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
(三)經營模式及產品多樣化
未來小額貸款公司將因國家政策的放開打破經營區域的局限性,實行線上線下同時開展業務,豐富獲客渠道,擴大業務規模,逐步向消費金融公司的大方向發展靠攏。未來小額貸款公司將可能獲得吸收外部資金的資格,逐漸發展成上市股份公司甚至社會銀行。
(四)機制和發展方向日趨成熟
隨著小貸行業發展日趨成熟,為追求收益率和貸款規模,逐漸形成了重擴張、輕管理的現象,導致了部分的小額貸款公司出現對貸款的貸前審查不嚴格,貸中、貸后的跟蹤管理不到位,充分暴露經營管理過程中從業人員風險意識不強、風險評估、預警和控制等方面的規章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導致壞帳比率增加。同時受互聯網金融的沖擊,生存空間受到擠壓,獲客率大大降低,行業盈利空間收窄,小額貸款公司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同時由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起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逐年在下降。因此部分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傳統小額貸款公司將直接面臨被淘汰,生存下來的公司則能利用深厚小貸背景資源,在小微金融領域發揮它的作用。在競爭過程中,小額貸款公司管理機制和發展方向日趨成熟。
五、結束語
盡管小額貸款公司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風險問題顯著、資金不足、法律地位不明確、行業間競爭激烈、被認可度低、人才匱乏等諸多問題,但其服務中小微企業,農、工、商個體經營戶的方向不會變。只要通過政府和小額貸款公司的共同努力,解決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小額貸款公司將能在企業收益和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用取得雙贏,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