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鳴
[摘要]我國在應對全球形式的變化之中,提出了“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決策,通過這一決策的有效實施,可以加快國家的經濟發展,同時協助沿線國家打破國際經濟舊秩序帶來的制約,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本文則主要針對“一帶一路”于國際經濟新秩序建設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一帶一路” 國際經濟新秩序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水平日益提高,為了更好的應對全球形勢變化,統籌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決策。在此過程中,國內的主要著力點及時打造國際貿易投資合作平臺、建設連接東南西北大通道以及開放新平臺。在“一帶一路”中,“一帶”即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其是我國發展中實現地區均衡的重要戰略,與此同時也是確保我國對外關系結構達到平衡的重要戰略。“一路”則是指代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其主要是我國逐漸發展建設成為世界海洋大國的重要策略。目前,“一帶一路”的重大戰略目標主要在我國的各個區域中得以全面覆蓋,并且將周邊地區作為重要的起點以及重點地區進行貫徹發展,與此同時,其作為我國的一項重大戰略,必將具有更加廣泛的延伸及拓展空間,向世界的不同地區逐漸延伸,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
一、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內涵
絲綢之路經濟帶兩端以東亞經濟圈和歐洲經濟圈為主貫穿整個歐亞大陸,在此經濟帶之間的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會受到重大的影響。在絲綢之路經濟帶之中歐洲、俄羅斯、中亞、中國之間的地帶為發展的重點地區,同時地中海、波斯灣、西亞、中亞這一地帶之中的地區同樣重要。在我國境內,絲綢之路經濟帶中的核心地區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與我國之間相鄰較近的中亞地區國家則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中國外的核心地區,在中亞地區的國家經濟發展中將會受到絲綢之路經濟帶所起到的重要影響。在時代的不斷發展下,逐漸產生了“絲綢之路經濟帶”,因此,其適應了時代發展的要求,是時代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產物。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亞地區國家的經濟發展形勢
目前,全球化經濟的發展日益加快,早已度過了經濟兩極化的時期,逐漸走向了一體化混合發展、區域化、多極化的地緣經濟時代。中亞地區的各個國家逐漸意識到區域經濟合作的重要性,開始實現各個國家之間的區域經濟合作,在“一帶一路”的影響下,這種合作模式更加深入。
(一)中亞國家積極加入到世界貿易組織之中
在中亞地區的國家之中,最早加入到世界貿易組織的是吉爾吉斯斯坦,在不久之后塔吉克斯坦也隨之加入到了世界貿易組織之中,國家貿易中心聯合國家的經貿部為國家制定了商務指南,并且瑞士政府為這一項目提供了自主,在這一指南中就明確了國家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后應該履行的責任與義務,以及在國家加入到世界經濟貿易組織之后的發展及影響作出了明確的闡述,其中包括對農業、食品業以及輕紡業等作為有限的發展部門。與此同時,世貿組織對塔吉克斯坦的加入進行了充分的好處與弊端的分析。哈薩克斯坦逐漸開始與世界貿易組織進行進行談判,請求加入,在此過程中,主要的談判內容包括農業、服務業、體制及商品方面,在加入到世界貿易組織之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必將受到重要的影響,帶動經濟利益的提高。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早在2013年土庫曼斯坦就已經開始為加入到世界貿易組織而進行前期的準備工作。由此可見,中亞國家在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下,已經逐漸認識到經濟全球化的重要性,并對于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都具有一定的積極性。
(二)東西方國家積極參與到“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之中
通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有效建設對于周邊國家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其可以促進國家逐漸實現經濟發展以及民生改善的重要目標。在此經濟帶的影響下,相比于國際上的相關組織,其對于機制的要求并不多,合作方式靈活多樣,對于中亞地區的國家來說,其具有十分大的優勢,受到一定的歡迎,并且越來越多的中亞地區國家逐漸參與到合作之中。自習近平主席提出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構想以后,哈薩克斯坦就希望在經濟、貿易、投資以及文化方面進行一定的合作,并且率先啟動了合作項目。
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地區的中心地帶,該國家是中西方之間進行交通流動的必經之路,因此,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過程中,應該將這一地區的地理優勢充分有效的發揮出來,同時對于周邊的各個國家之間必須要加強相互的經濟合作,交通、通信以及油氣管道之間應該事先互通,進而實現各個國家之間的友好合作。與此同時,“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有效建設同樣可以促進烏茲別克斯坦的安穩發展。除此之外,在經濟帶之中的另外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就是土庫曼斯坦,該國家在鐵路以及公路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進行建設,將其交通優勢充分的發揮了出來,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同樣離不開該國家的大力支持。
三、在“一帶一路”中推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
通過“一帶一路”概念的提出以及有效的行動落實,對國際上的舊經濟秩序起到了充分的否定作用,同時也起到了逐漸推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作用。在推進新秩序的建設過程中,則必須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才可以將“一帶一路”的價值充分有效的發揮出來,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與發展。
(一)貫徹正確的義利觀
在“一帶一路”的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重視義利觀的有效貫徹與落實,其是推進國際經濟新秩序建立的關鍵。2013年,我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非洲的過程中提出了義利觀這一概念,通過義利觀的貫徹是推動我國于各個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有效聯系的重要原則,其適用于“一帶一路”之中的沿線國家。對于“一帶一路”沿著線之中的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小國、窮國,我們必須要以親切平等的態度對待,當期受到困難的影響時,我們必須要盡最大努力去幫助,當其在國際經濟的舊秩序影響下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時,我們應該勇于站出來為其主持公道。對這些國家的幫助無疑是促使其盡快實現自主發展。我們不能僅僅是將與他們之間的貿易當做獲利行為,而應該促進其在“一帶一路”中盡早獲得更多的利潤。與此同時,我們應該積極鼓勵技術水平較高的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投資。通過正確的義利觀的貫徹,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
(二)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
在促進“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經濟新秩序的過程中,必須要將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作為前提條件。我國在習近平主席的帶領下將與沿線各國之間的有效溝通政策作為合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在“一帶一路”的沿線各國之間應該建立多層次的宏觀政策溝通交流機制,將禮儀的融合深化起來,促進政治方面的相互信任,從而達成合作的新公式,共同針對經濟發展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協商解決,并且為各種大型項目的實施提供有力的保障,將國際經濟舊秩序下的錯誤做法進行改正,從而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
(三)重視民心相通
在“一帶一路”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過程中,民心相通是其重要的基礎。只有獲得了沿線各國民眾對合作的支持與認可才能促進“一帶一路”的作用得以充分的發揮。在沿線的國家之中,由于各個國家的發展水平以及自身矛盾的不同,經濟建設方面也各不相同,對“一帶一路”的建設難免會存在一定的誤解與擔心。對于這一問題的消除,首先就要做好各國中民眾的工作。對于剛剛起步中的“一帶一路”建設必須要做好民心相通才能確保其得以有效的落實。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化,我國更加重視這一概念的有效落實,為了更好的促進其順利實施并發揮出重要的價值,離不開沿線各個國家的支持,與此同時,對于沿線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通過“一帶一路”的建設,有效的促進了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設,在國際經濟的舊秩序中,由于其中存在極大的問題,而導致國際的經濟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個國家逐漸意識到了區域化、合作化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并更加積極的加入到世界貿易組織之中,共同合作發展國家的經濟。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的提出與實施為這一難題提供了良好的解決策略,我們必須要通過“一帶一路”帶動多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從而促進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加快經濟全球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