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繼平
[摘要]探索網絡反腐的有效方法和途徑,通過網絡公開透明快捷及引起的社會輿論效應,對行政行為與執政行為進行監督,對權力實施約束,有效地預防、遏制、懲戒腐敗,這已經成為互聯網時代的一種群眾監督新形式。
[關鍵詞]網絡反腐;監督體系
網絡反腐整合了網絡、民意、執政能力3方面內涵,不僅吸納了民意表達,有效整合了民眾的智慧和意見,形成了良性互動的社會民主環境,對執政、施政行為產生了無所不在的監督和約束。而且,為執政者和施政者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臺和嶄新的對話方式,可以更為清晰、理性、全景式的把握民眾心理和社會輿論氛圍,有的放矢的開展工作,與時俱進的提高執政、施政能力,從而在內部減少并消除腐敗發生的可能性。
一、強化網絡輿論引導
堅持黨管網絡反腐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就要牢牢把握正確的網絡反腐宣傳導向和輿論導向,強化正確的輿論引導。
(一)堅持正面宣傳為主
中共中央頒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中強調:“加強反腐倡廉網絡宣傳教育,開設反腐倡廉網頁、專欄,正確引導網上輿論。”各級紀檢組織要積極運用網絡載體進行反腐倡廉的宣傳教育。
(二)構建一體化引導機制
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在互聯網上,可以隨意突破道德的底線,也就意味著人人可能成為被攻擊的對象,網絡反腐也會逐漸失去公信力。我國出臺了《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有效地保護了舉報群眾的個人身份信息,并對舉報有所約束,讓群眾更加負責任地舉報、舉證,讓紀檢部門更為有效地開展工作,讓真正的訴求浮出水面。
要加快培養網絡輿論工作隊伍。組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團員青年等在網上積極發聲,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的網絡輿論工作隊伍,引導他們錘煉腳力、眼力、腦力和筆力,努力成為全媒型、專家型網絡輿論工作者。
二、強化反腐信息監測
全媒體時代,網絡日益受到反腐機構青睞,以“兩微一端”和民間組織為代表的民間網絡反腐也油然而生。公開是民間網絡反腐的唯一利器,但也是一柄雙刃劍,蘊涵著舉報的真實性和信息失密性的巨大風險。強化網絡反腐輿論引導,需要進一步強化反腐信息監測。
(一)建立立體式監督體系
由于傳統舉報方式存在效率低、查處缺乏監督等弊端,加之個別官方舉報網站接到舉報信后不能及時答復,舉報石沉大海,個別職工群眾不甘于被動地參與反腐,導致利用極端的方式在網絡上沸沸揚揚地公開舉報、炒作造勢。
各級紀檢部門和單位要探索多級聯運、多家聯合的網絡監測體系,打通了解社情民意的通道,實現信息暢通和資源共享,確保監控的全天候、全網絡。要加強對重點人群、重大事件和敏感節點的監測,針對重點領域、重點人群開展專項分析,針對重要敏感時間節點和重大公共事件進行不定期研判,全面、準確、及時掌握網絡輿論的最新動向,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
(二)運用現代網絡監測技術
在網絡反腐監測的諸要素中,技術要素至關重要。人防與技防有效結合,才能做到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判斷、第一時間防范。這就要求各級紀檢部門積極對接網絡監測系統開發機構,大力搭建基于網絡搜索、數據挖掘、大數據分析和云計算等關鍵技術的監測綜合技術體系。
三、強化突發事件應對
網絡自身的開放性和低門檻,給網絡反腐信息的甄別帶來挑戰。網絡在將一些貪腐官員拉下馬的同時,也存在謠言泛濫、網絡語言暴力等負面情況。這就要求相關部門不斷強化突發事件應對,著力提高處置能力。
(一)把握好時度效
網絡反腐突發事件有發酵快、傳播廣、影響大、防范難的特點,必須第一時間跟進,發布權威消息,最大限度壓縮不良信息、虛假信息、網絡謠言的傳播空間,要抓住時機、把握節奏、講究策略,從時度效著力,應對突發事件,既要善于作為,更要態度堅決、勇于交鋒、決不能態度曖昧、退避三舍、語焉不詳,決不能當看客,當沉默者,要充分體現時度效要求。
(二)打造快速反應力量
當前,市場經濟解放了利益,也松動了欲望;多元社會激發了思想,也帶來了泥沙,“花邊信息”不時爆出,“人肉搜索”損害他人隱私,“選擇性反腐”等問題也飽受詬病。要建立網絡反腐的應急指揮、檢測預警、引導調控體系,健全統一應急管理指揮平臺,堅持開展網絡安全攻防演練和現場抽查,把握規律、鍛造本領,確保及時反應、快速行動、有力化解,實現工作效果最大化。
四、強化依法反腐治理
互聯網不是法律的真空地帶,網絡反腐同樣需要恪守法律,將“網絡反腐”納入法治化、制度化的軌道,是規范網絡反腐的關鍵問題。只有網絡反腐與制度反腐協同發力,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一)堅持依法治網原則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必須堅持依法辦網,依法上網、依法治網,提高網絡反腐管理法治水平,規范網絡反腐傳播秩序,從外在管網向內在治網轉變。加強網絡反腐管理不能有盲區和漏點,既要管理官方網站也要引導好“兩微一端”等民間反腐網絡,既要管好體制內的也要管好體制外的,決不允許有“特殊成員”、“輿論飛地”。
(二)推廣電子政務提升公信力
要大力推廣應用以網絡為基礎的電子政務,集廉政監察、效能監察、執法監察于一體,利用網絡將公共權力的范圍公之于眾,從管人到管事、從思想到業務、從紀律到流程,接受民眾的監督,從而實現從事后查處到實時監控、從內在自我控制到外部技術控制的轉變。
由群眾參與的網絡反腐熱潮正在悄然改變著反腐格局,網絡反腐盡管具有“神奇”的力量,但是,只有將其納入制度化、法治化進程,與傳統防腐反腐手段互動,規范權力運作,公開辦事程序,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機制,依法反腐、依靠群眾反腐,才能進一步發揮出積極作用,形成合力倒逼官員清廉從政,有效遏制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