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敏
[摘要]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是一種特殊民商事主體,對于網絡侵權負有一定的監控義務,在有過錯的情形下構成間接侵權責任,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具體知道”侵權行為存在時,就其過錯造成的損害承擔一般連帶責任。
[關鍵詞]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 侵權 責任
一、問題的提出
傳統商標侵權行為主要是在相同或者近似商品或者服務上使用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這種侵權行為的表現形式具體有形。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基于互聯網的商標侵權糾紛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互聯網商標侵權是傳統商標侵權在電子商務領域的擴張,給傳統商標法帶來一定挑戰。其中,作為網絡服務提供商的網絡交易平臺的商標侵權責任認定成為爭論問題之一。
二、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的法律地位
關于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的法律地位,學界主要有以下幾種主要觀點:
(一)商品信息發布平臺
持有該觀點的人認為,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所給予的只是商品或服務信息的發布平臺。根據我國《網絡交易平臺服務規范》第二條的規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是指從事網絡交易平臺運營和為網絡交易主體提供交易服務的法人。所提供的網絡服務主要包括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為交易當事人提供締結網絡交易合同所必須的信息發布、信息傳遞、合同訂立和存管等服務,在交易中應當保持被動的角色,而不是對交易雙方的行為進行監控。
(二)網絡空間出租人
該觀點認為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是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8條規定的“展位出租者”或“柜臺出租者”。商家提供展位、場地、柜臺等場所并收取費用。網絡交易相當于實體店鋪出租,只不過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出租的是“網絡空間”,收取的是“網絡空間使用費”和“必要的維護費用”。網站在經營過程中只是提供給他人一定的電子空間讓他人發布廣告,網站本身并沒有親自發布廣告,不必也不能要求平臺服務商對利用其網站發布廣告的行為進行實質審查,而只能要求其對利用其網絡空間發布廣告的行為,承擔合理的、事后監督的義務。兼具“展位出租者”或“柜臺出租者”和網絡媒體的特性。
(三)超市網絡市場開辦者
此觀點將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比擬為現實中的超市賣場。平臺商設立網站,招徠客戶到網站上開辦網店,通過對網站的宣傳、管理和對網店與消費者的服務,吸引消費者登陸網站并在具體的網店中選購商品,從中獲益。平臺商可以類推適用市場開辦者的法律地位。可以參照超市賣場的注意義務確定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的義務。
上述觀點,從不同側面描述了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的不同特證,但都存在片面性。筆者認為,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是一種兼具上述特征的特殊民商事主體。
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是以營利為目的主體,其行為建立在營利基礎之上,這種營利行為與商家的經營行為有直接關系,其盈利主要是來源于從事銷售活動的網絡商家發布廣告的費用、用戶點擊率和支付系統。而且,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不會主動干涉商家的經營活動,僅提供一個銷售平臺和一系列銷售者在營業過程中須得遵守的規則。
三、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商標侵權責任認定
《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1款規定:“網絡用戶、網絡服務提供者利用網絡侵害他人民事權益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該條款規定了網絡侵權責任的一般規則。但是目前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大多僅為買賣雙方提供交易平臺,其并未參與到買賣雙方的交易活動中,并未直接對產品的商標進行使用和交易。因此,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直接涉及侵犯商標權情形較少,適用直接侵權不多見。
間接侵權理論始于英美法系,美國法律中規定了幫助侵權行為和誘使侵權行為,即在明知或知悉、有理由知悉第三人侵權行為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的情況下,對其有鼓勵、引誘等行為。我國《侵權責任法》第36條第2款規定“網絡用戶利用網絡服務實施侵權行為的,被侵權人有權通知網絡服務提供者采取刪除、屏蔽、斷開鏈接等必要措施。網絡服務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時采取必要措施的,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該網絡用戶承擔連帶責任”。此款是在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侵害人對其進行通知的方式進行維權,網絡服務提供者仍任其損害擴大承擔連帶責任。
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承擔間接侵權責任的原因主要是:第一,其具有租賃性和獨立性特征,中立于買賣雙方的交易,只是提供必要的技術信息服務,一般只有在網絡用戶構成商標侵權的前提下,它的責任才可能成立:第二,其具有虛擬性特征,不是現實的商場管理者,不能夠對數以萬計的網絡用戶進行全面的監督,所以它不必為網絡用戶造成的侵權損害承擔額外的責任:第三,把其定義為間接侵權行為,實行責任自負原則,有利于合理清晰地實現義務分配,使其專注于提供更優質的技術服務,從而促進網絡環境的自由健康發展。
同時,較之著作權、人身權侵權,商標權是商標權人的獨占性權利,是一種標識性權利,不具有人身屬性,財產屬性也較弱。同時,商標侵權不像人身侵權和著作權侵權那樣容易判斷。因此,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承擔商標侵權責任需存在一定的主觀過錯,即采取較為嚴格的判斷標準,“具體知道”侵權行為的存在。在判斷時,可以借鑒避風港原則和紅旗原則,避風港原則是網站經營者被“通知”其提供的平臺上的商品侵權,及時進行刪除,從而消除侵權影響,從而得以免責的原則。這一原則是考慮到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沒有能力對網站的全部內容進行事先審查。紅旗原則是指當侵權行為明顯到如同鮮艷的紅旗一樣,一眼就能看出的時候,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不能視而不見,應主動刪除。即是說在侵權行為非常明顯的情況下,網絡交易平臺服務商視而不見,故意縱容侵權行為發生,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除此而外,不為相關用戶在該網站上的行為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