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書
【摘要】復習是對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內化吸收的過程。復習的環節在數學學習中尤為重要。目前,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課程正處在小學數學的基礎與拔高階段,但數學的復習方法與習慣卻存在一定的問題。分析了小學三年級數學的復習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提出有效的改進對策,從而提升數學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 數學復習 現狀 問題 對策小學數學復習主要是將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理解,幫助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小學生在復習的時候要找準復習的方法,才能達到復習的效果。提升復習的效率,就要注意把課堂、實踐與環境三者有機結合,通過科學的方法進行數學復習,并養成良好的學習、復習習慣。
一、學生的數學復習現狀
(一)對復習的重要性有一定認識
很多學生都能認識到課后的自主復習和教師在課堂上帶領進行的復習課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將學到的數學知識進行整理,從而提升數學的成績。
(二)缺少課后科學的復習方法
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上養成了一定的學習習慣。對一些父母來說,就不需要像以前一樣花費很多的時間去督促養成學習習慣,所以,很多父母會把孩子的學習問題交給老師和學校。還有一些家長,想對孩子的學習更關注,但都會因為缺少時間、缺乏相關知識等問題,不能檢查孩子的課后作業和學習情況。對小學生的教育需要將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會很難形成科學的復習方法,甚至有的很難養成在課后復習的習慣。
(三)對數學的復習缺乏熱情
因為絕大多數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原因都是為了應試,所以真正對數學學科感興趣的人數量不多。一般來說,數學的復習課都是教師帶領學生復習學過的知識,這些內容缺乏一定的新意,很難讓學生真正的投入進去。
(四)復習課程未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
由于每個人對數字和理性思維的掌握能力不同,小學生學習數學的時候很容易出現水平不一致的問題。再加上每個人學習時的習慣、效率不一樣,小學生的數學水平就會呈現出一定的差異性。在很多學校的小學數學復習課中,通常都是沿著之前學習的流程將所有的知識進行線性的串聯。學生的數學水平本就不一樣,這樣系統卻缺乏針對性的復習課程對于某一項有弱勢的學生來說,還是很難起到提高的目的。對學生主體性的忽視,會使基礎差的學生更難跟上課程進度。
二、學生的數學復習對策
(一)有效利用課堂教學
1.更加精心挑選的復習課內容
在復習的時候,一定會對之前學過的內容和做過的題目進行重復的練習,為了避免學生感覺復習課堂枯燥,就需要在復習課的內容上進行創新。比如,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復習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硬紙板先做出4個8厘米×4厘米的長方形和兩個4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接下來,教師可以提出問題:有一個長方體,長為8厘米,寬為4厘米,高為4厘米。那么,長方體的底面面積是多少?長方體的側面面積分別是多少?教師可以隨機抽選一個學生帶著自己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到講臺上講解自己如何計算剛才的問題。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復習課堂中去,也讓學生通過動手制作道具學習數學的方式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對復習課內容的創新,不僅包括教師授課形式的創新,也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翻新。一般的應用題都是“果園有蘋果樹和桃樹共160棵,其中蘋果樹是桃樹的2倍,那么果園有蘋果樹和桃樹各多少棵”這種形式,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會對這樣的問題出現疲勞感。教師可以對應用題進行新編:“周末你和爸爸媽媽去野餐,媽媽說便當盒里飯團與雞腿一共有30個,飯團數量是雞腿的2倍,你只要說出來飯團和雞腿各有多少個,就能和公園的小朋友們一起分享”。
2.有明確的進度把握。數學復習課程主要就是起到階段性總結的作用,會對當前的進度進行整合。首先,在授課開始前,教師就需要對復習課的整體進度有著明確的把握。教師要對數學中的重點、難點進行梳理,找出學生容易犯錯的地方,從而在課堂上進行針對性的重難點講解。其次,復習課可能不會一節課就結束,這就需要教師對超過一節的數學復習課進行階段劃分,哪階段是基礎復習課、哪階段是拔高復習課,都要有明確的規劃,并制定出相應的復習目標。比如,在復習乘法的時候,上半節課進行“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復習,下半節課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復習。在復習“圖形的周長”時,先復習簡單的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再復習圓形。有效的課堂規劃能夠使學生由淺入深的對數學知識進行復習,這是比較有效的教學前準備。
3.耐心解答學生問題。學生在復習時會因為之前對內容的掌握不夠牢固,甚至有的難以記清知識點,就會在復習時出現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教師要針對不同學生的薄弱之處進行針對性的講解,并耐心的指導學生改正和提高。
(二)充分利用實踐機會
小學數學的實踐機會相對簡單,一般是通過口頭作業進行實踐。很多老師都會在授課結束后直接布置課后作業,會常常告訴學生在回家后把當天學的內容進行自主復習,標注出自己不會的內容,第二天到課堂上提問。但一般情況下,有的教師在第二天的課堂上并不會為學生留出時間進行提問的環節,長此以往,學生就會覺得提問的環節是可有可無的,也就忽視了課后的復習。教師應該在每節課開始上課前,留出一點時間進行答疑,對學生之前不懂的內容進行回答,這樣的環節每天都不能間斷,才能讓學生明白課后的自主復習是很有必要的,從而引起學生對數學復習的重要性的了解。學生經過主動復習后提出問題,是一個自主思考的過程,比課上的知識灌輸要更有意義。
(三)積極利用環境資源
小學生學習最重要的環境資源,就是家庭的教育。一般來說,學生在小學三年級的階段已經不再需要在家長的陪同下完成作業,可以獨立的學習和寫作業。但是,學習習慣的養成離不開家庭的熏陶和影響。家長在學生的家庭教育中充當著最重要的角色。首先,家長應和教師保持密切聯系,了解學生最近的學習狀況,方便教師和家長的溝通。家長通過對學校教學進度的簡單了解,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檢測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進度。隨著微信的普遍使用,很多家長都加入了班級的家長微信群,教師可以每天把學過的內容大綱發布在微信群里,學讓學生在家長的監督下進行復習,家長也可以及時的把學生的學習難題報告給老師。三年級的數學題對家長來說難度不大,家長也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復習指導,讓學生在課后時間能夠把數學復習的效率提升。家庭的教育并不在于學習多難的知識,家庭和家人能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安全感,加上父母角色的介入,在父母的陪伴下,學生也能更加認真的進行復習,不僅是對知識的鞏固,也是對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學生的學習不是學校與老師的任務,是需要學校、老師和家長共同協作才完成的,其中每一個環節都不可缺少。
三、結束語
小學數學的復習不應該是題海戰術,也不應該是知識點的瀏覽,而應該是充分利用學校、實踐和環境所提供的優勢,將三個方面的復習方法進行綜合,從而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興趣,提高數學復習課堂的教學效果,并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使學生能在三年級的數學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為后面的學習提供便利。
參考文獻:
[1]王會茹.小學數學復習≠昨日知識的重現——談小學數學復習課的主要策略[J].文理導航,2017,(02) :30.
[2]韓區女.小學數學復習課有效性策略[J].人生十六七,2017,(23) :68.
[3]王文英.創造性設計小學數學復習課研究[J].才智,2017,(15)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