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工業大學 430068)
借助于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從前幾年流行的“宅文化”、“囧文化”到近兩年的“佛系文化”、“喪文化”,青少年群體在不斷地尋求一種自我表達。一般認為,“喪文化”在當今社會更多被視為一種頹廢、絕望、悲觀的青年亞文化。無論“喪文化”還是“佛系青年”都以消極厭世為主要特征1。它反映出當前青年的精神特質和集體焦慮,它是新時期青年社會心態和社會心理的一個表征2。
然而,筆者在深究其內涵文化之后,發現“喪”文化更多的體現了一群不斷努力、目的性強的青少年的自我表達。“喪”是一種自我的“主動污名化”,更多是一種自我的叛逆表達3。青年“喪文化”既是“頹廢”的表露,也是“反頹廢”的呈現4。在筆者看來,喪文化里隱含著一種積極的韌性。因此,本文不用“喪”字,而是用拼音“SANG”,聽上去可以是“喪”、也可以是“上”、“尚”,組成成語后分別是:“積極向SANG”、“蒸蒸日SANG”、“青云直SANG”、“至高無SANG”。
在設計的整體構思時,筆者從以下5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圖1 符箓形式的字體設計
符箓是具有抽象意義的書寫形式,彰顯出獨特的審美意蘊5。據考證,最初使用符文的乃是民間的巫師。他們使用的符,主要是由漢字拼合而成,嵌以星圖。據說為收鬼、縛鬼之物6。依據這一說法,筆者嘗試將“SANG”理解為一種惡鬼纏身之“病”,用驅使鬼神、治病禳災的“符”去驅除這個“SANG”之鬼。
從視覺設計的角度來說,符箓是極具藝術設計感的。在古代典籍如《正統道藏》洞玄部神符類中我們可以欣賞到很多精美的符箓。
近些年的字體設計風潮正方興未艾。各種字體設計展覽和大賽層出不窮。字體設計成為中國平面設計乃至整個設計界的熱門學科7。
好的字體設計既有極強的歷史傳承底蘊,又能結合時代特點呈現出優美或極簡的設計感。
筆者試著將插畫與字體運用在一起,讀者理解起來看起來更加便捷、舒適(見圖1)。豎式構圖和底部的小尾巴使得每張字符像個小火箭,隨時準備一飛沖天、積極向上。

圖2 卡通僵尸形象設計
扁平化插畫是近些年比較熱門的表現形式,因其簡單卻也直接的方式而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如《小豬佩琪》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扁平化卡通形象,一個吹風機形狀的腦袋加上簡單的身體和四肢,以及簡單的外框描邊,表達早教文化想傳遞出那種單純、簡單且美好的生活愿景。然而,看似幼稚的《小豬佩琪》系列,竟在我們成人之間流行了起來。一句“小豬佩琪貼身上,掌聲送給社會人”看似是年輕人對社會人不屑一顧,其實更多的是想表現對童真美好的向往之情。基于這些考慮,筆者的插畫也盡可能用扁平的風格處理。
公仔的原型來源于民間文化中的“僵尸”形象。卡通化處理使得“僵尸”形象發生了一個從恐怖到可愛的轉變(見圖2)。幾個極具喜感的僵尸小公仔擺在床頭或案前,想來也會為睡眠或工作增添不少的樂趣。僵尸公仔傳遞一種現今“喪”青年真正的生活態度。這是筆者做這個作品的核心理念,讓一些不了解“SANG”文化的人,或是對“SANG”文化有偏見的人能夠更加直觀、理性的理解。
涂鴉作為人類游戲本能的一種表達方式8,曾以非主流、地下的狀態與主流文化抗爭9。但近幾年涂鴉越來越成為一種特有的藝術表現,各地的涂鴉團體頻頻受邀為城市的美化做出貢獻。一些大品牌更是主動采用涂鴉的藝術形式來取得青少年群體的共鳴。“涂鴉表情包”也應運而生。網民使用各種表情包通過隱喻與娛樂的方式進行情感表達,從而進行群體交往與互動10。
筆者的主題海報設計(見圖3)就大膽采用了涂鴉形式,把上文提到的僵尸插畫、符箓文字等一并糅合進去,整體色彩跳躍,畫面形式熱烈。整體設計以一種相當積極正面的形式表現了“積極向SANG”、“蒸蒸日SANG”、“青云直SANG”、“至高無SANG”。觀看的第一眼能吸引眼球,在細看之后又能體會到作者的用心良苦,“僵尸”、“涂鴉”、“卡通”、“符箓”等視覺元素的雜糅會引起觀眾心底的情感共鳴。

圖3 主題海報設計
注釋:
1.朱軍.負性幻覺:“佛系”的精神分析[J].探索與爭鳴,2018年第4期.
2.3.4.蕭子揚,常進鋒,孫健.從“廢柴”到“葛優躺”:社會心理學視野下的網絡青年“喪文化”研究[J].青少年學刊,2017年第3期.
5.王悅勤.“天神”的文字--符箓書法的意蘊之美[J].中國書法,2013年第11期.
6.劉仲宇.道符溯源[J].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03期.
7.陳嶸.字體設計中國設計主體性的新“臨界點”[J].美術觀察,2013第02期.
8.[英]E.H.貢布里希.涂鴉、移情與無意識[J].美術觀察,2007第02期 .
9.趙爭強,李天林.涂鴉藝術的價值構成初探[J].藝術評論,2016第05期.
10.蔣建國,李穎.網絡涂鴉表情包:審丑狂歡抑或娛樂的大麻[J].探索與爭鳴,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