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 650000)
在工業革命后,人們已經不能只滿足于建筑功能是為了解決生存需求的居住空間,開始對居住建筑空間內部功能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既要體現個體個性、獨立性,又要使各功能空間符合人的行為需要和審美需要,各司其職,功能實用。在1980年,孟菲斯集團的成立,它主張歷史文化,表現出個體文化意義,又將大眾文化和古典文化相結合,把古典裝飾融入到現代設計之中,并且提出“adornmengt is not crime”(裝飾不是罪惡)。這個風格的室內設計作品色彩艷麗、非功能化、效果奇特、極其注重室內風景效果,有著像舞臺布景的效果,同時又流露出波普設計的風格,非常受在戰后成長起來的青年一代的喜愛,但是因為孟菲斯流派的設計產品需要大量的手工制作,不能批量化、機械化、標準化的生產,并且又忽略了空間功能的合理規劃,所以沒有得到大范圍的發展和長時間的流行。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裝飾設計在居室中的重要性。就算在經濟發達生活富裕的今天,“裝飾藝術”風格倍受人們的關注,特別是在居室設計方面。
上個世紀80年代,我國開始實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到21世紀的今天,我們多數是獨生子女。大部分中國父母從兒女出生到長大成人,都會一直陪伴在他們的身旁,以兒女為生活重心,但在大部分兒女長大成人后,會離開父母讀書學習上班,隨之父母的生活也將失去生活重心,這是現代大部分中國家庭面臨的狀況。其次,由于我國上個世紀提倡的晚婚晚育的政策,兒女剛到在外打拼的年紀,他們的父母也將是退休的年紀,這樣會讓大部分中年夫婦度過一段沒有生活重心同時又有著大把時間等待消磨的時光。
本文旨在分析中國大多數中年夫婦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將簡約歐式建筑風格所提倡的建筑學原則運用到中國大多數中年夫婦房屋的改造中,結合中外的設計案例,通過打破傳統文化的約束,融合實際調查的資料,將概念設計與實用性相結合,重新塑造一個具有舒適性,創造性的全新居住空間。
通過研究居住空間裝飾設計到達改變中年夫婦生活方式的目的。在了解居住者的現狀和背景后,打算采用在20世紀20到30年代在美國、法國和英國掀起的一次特殊風格的運動——“裝飾藝術”運動與同時期的現代主義相結合。主要運用“裝飾藝術”運動中:法國設計師在室內設計方面的“boudoir style”和“裝飾藝術”運動傳入美國佛羅里達后,出現的造型簡單、柔和的浪漫色彩的佛羅里達風格;以及功能主義。
研究會將中年夫婦原有的三室改成兩室和小型娛樂室,打造成開放式的居住空間,但是又有著強烈的獨立性。兩室是為了滿足這對中年夫婦日常生活的居住需求的同時預留著兒女的房間。而小型娛樂室的存在,隔三差五,好朋友們來家里聚會,不管是用餐還是餐后游戲,都可以享受一頓融洽的聚餐時光。再者對于空間的打造,居住者都不想大張旗鼓,但又想獨具個性,這個看似難以兩全的問題,在房屋改造后的裝飾設計后,使其擁有獨特大方的風格,從改變生活環境開始,使獨自在家的中年夫婦找到新的生活重心,找回年輕時呼朋喚友聚會的感覺。將這個原型為三室兩廳的居住空間改造成為半開放式的居住空間,使室內風景具有良好的視覺效果,并在居住空間的功能性方面做到多樣性、合理性、實用性,同時使居住空間布局的結構美觀、功能明確,又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舒適性,提升居住者的生活環境,改善居住者的生活品質,影響居住者的生活方式。
研究設計方案始終貫徹創新性同實用性相結合的設計原則,并通過概念設計將居住空間的功能性與美觀性結合起來,旨在達到實用功能和舒適性相結合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