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戈

“為村”是騰訊公司針對農村地區推出的一個公益性開放式移動互聯網平臺,兼具社交、信息、電子商務等功能。四川省邛崍市于2016年在全省率先開通“為村”平臺,通過拓展平臺原有功能,構建起了“互聯網+基層黨建”的農村黨建新模式,提高了農村黨建的實效和水平。
建立線上“黨員之家”,推動黨員管理由陣地式向移動式轉變。通過實名認證的方式,將轄區每一位黨員信息入庫管理,形成黨員“大數據庫”,準確掌握黨員發展、組織關系接轉、黨費繳納、參加組織生活、經常性教育和評議鑒定等情況,對黨員進行在線常態化管理。黨員則通過“黨員之家”提交黨員日記,與黨支部書記和其他黨員進行互動交流,保持與黨組織的密切聯系。
創新黨員活動方式,增強黨組織凝聚力。通過打造線上“三會一課”活動室,采取線下開會、線上直播,同步形成會議紀要的方式,確保時間不同步的黨員都能參與“三會一課”;通過開通線上“黨員論壇”“政治生日會”,讓黨員發布學習心得和政治生日感言,發表對黨支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保證黨內政治生活嚴肅性的同時,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活潑性。
建立線上“流動黨支部”,實現流動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全覆蓋。通過優化線上黨員服務、黨費收繳等功能,逐步完善流動黨員信息,方便流動黨員聯絡支部、咨詢信息、接轉組織關系、繳納黨費等;通過支部黨員自愿在“黨員在線”認領接單的方式,幫助流動黨員在本地代辦相關事項。
開通線上“微黨校”,整合學習教育資源,確保黨員學習教育全覆蓋。“微黨校”下設“黨建之家”“‘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欄目,通過“微發布”取代傳統的會議“灌輸”式教育,將黨的政策、各級黨的會議精神、農村實用技術等學習內容制作成基層黨員喜聞樂見的“文字+漫畫”“微廣播”“微視頻”等形式,供黨員在手機上學習,激發黨員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通過將“為村”平臺與成都市“蓉城先鋒·黨員e家”鏈接,打通全國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天府先鋒四川全媒體黨員教育管理服務平臺等黨員學習教育通道,破解年輕黨員工作忙“沒空學”、年老黨員體弱多病“不便學”、外出務工黨員流動性大“不來學”等問題。
因類施教,實現學習教育內容共性與個性的結合。貼近中心大局,開設“書記課堂”;貼近思想實際,開設“黨性課堂”;貼近發展需求,開設“實訓課堂”;貼近社會關切,開設“時事課堂”;貼近反腐倡廉,開設“廉政課堂”。針對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年齡的黨員開展政治、黨性、黨風教育和業務培訓,提高黨員的素質和能力。
通過“黨員在線”,開展“學時制”學習考核管理,對黨員學習內容、學習時間進行量化管理。采取每日排分、每月曬分、季度比分等積分形式對黨員學習進行量化測評,實時監督黨員學習情況,鼓勵黨員利用碎片化時間自主選擇學習內容。
搭建網上信息“互通橋”。通過開通“書記信箱”欄目,黨支部可以及時了解黨員、群眾反映的問題,回應黨員、群眾提出的意見和建議,流動黨員也可以將在外面學習了解到的新信息、新點子、新技術及時告知黨支部,為黨支部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當地黨員和群眾出謀劃策。
建立產品網上“中轉站”。通過開通“村有好貨”欄目,利用流動黨員的社交網絡和社會資源,推介本地農副產品,暢通流通渠道,幫助農村群眾增收致富。開設“黨建+農村電商”系列課程,指導黨員和群眾開展電商活動,抱團發展產業。
召回致富“潛力股”。通過開通“微村務”“微服務”等欄目,曬出本地重要項目、重要議定事項、發展思路和惠農政策等,吸引有一定經濟基礎和創業意愿的流動黨員回鄉創業。目前,一些流動黨員和外出務工的村民通過“為村”平臺了解到村內情況后,已表達出回鄉發展的意愿。
創新“線上”監督。建立市、鎮、村三級網絡監督機制,安排紀檢監察人員入駐“為村”平臺,對各村(社區)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資金公示、信訪訴求辦理等情況開展在線、實時、動態監督,并將結果納入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年度考核目標。
擴展“指尖”監督。通過開通“隨手拍”“公開問”等欄目,讓村民動動手指,即可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對環境保護、脫貧攻堅、村級工程等事項進展情況進行“晾曬”和在線質詢,監督村(社區)干部履職盡責情況;由村(社區)黨組織在線上平臺曝光當地改善點、整頓點、取締點,引導群眾監督基層治理工作。
實現“一鍵”舉報。通過開通“網上舉報”欄目,接入邛崍市紀委“清風邛崍”舉報系統,讓村民的監督舉報“一鍵”直通市紀委。
暢通線上溝通互動渠道,確保上情下情有效傳達。開通“黨員在線”“書記信箱”等欄目,收集和解決黨員、群眾所反映的黨務、村務等問題,通過黨群互動、干群交流互動,實現黨組織與黨員、黨員干部與群眾的“零距離”溝通。開通“村委日記”“支書日記”等欄目,由村“兩委”干部在欄目上發布相關會議情況、議決事項等工作信息和個人工作心得體會,打通干群壁壘,讓群眾每天都能看到村干部所做的工作,加深對村干部的了解和理解,從而支持、配合村干部的工作。在“微黨校”中開通“黨建述職評議”,利用“微黨校”中的黨建一張圖、黨建活動亮點圖和黨組織先進性指數等信息,讓黨員和群眾了解黨組織活動開展情況,并對黨建工作進行點評。
建立線上線下聯動機制,提高工作效率。按照線上聽民意、聚民智,線下管民事、解民憂的原則,通過建立線下接單、線下回訪等機制,將群眾在“書記信箱”等欄目上提出的問題、意見和建議,梳理形成工作任務清單、工作措施清單、工作落實清單,由村組干部或上級相關部門負責處理和反饋,努力做到即時問、即時答、即時辦。
開展線上群眾活動,增強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影響力。由黨組織牽頭,以連接感情、凝聚正能量為導向,在線上組織“最美人緣”“最好家庭”“孝老模范”等評比活動,在加強農村居民交流互動的同時,以黨建工作促文明鄉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