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傳霞 孫 野 皇甫雪蓮 張 艷
(南京市江寧區中醫醫院,江蘇 南京 211100)
國家中管局在2013年對中醫類醫院下發了13個病種的中醫護理方案,并且給出了實施的指導意見。我院在2014年對國家中管局下發的文件進行了認真的學習,同時進行了學習方案、計劃、安排的制定。我們醫院在2014年在臨床正式施行;同時國家中管局在2014年又制定下發了20個病種的中醫實施方案。我院同步推進。在中醫實施方案過程中我院護理部培訓科全程進行了中醫護理方案實施情況的跟蹤培訓。以中醫護理方案使用為核心能力培養為導向的中醫護士培訓方案與實踐。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身健康日益重視。服務對象對醫務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培養高水平的中醫專科護士已收到中醫界的高度高度重視。根據中醫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1-2015),中醫護士在我們這類醫院需要加強中醫護理人員,建立我院中醫護士的培養體系。通過國家中管局護理方案的施行和臨床學習使用為重要的培養內容,這樣對中醫護士的培養有了一個抓手。在我院2014-2017年間我院對185名西醫護理人員通過這種方式的培訓,在2018年我院護理部培訓科對培訓情況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得出西醫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中醫護士的培訓要結合實際需要,注重培訓效果。[1]然后,從已有的中醫護士培訓相關報道來看,我們的培訓工作還不夠明確、培訓內容和形式針對性不強,培訓方案有待進一步優化探索,培訓質量和效果有待進一步提高。在這次培訓中我們把護理人員的核心能力構成要素[2]與我院中醫護理人才的培養教育相結合來進行重點培訓。從文獻來看已有專科護士的培訓相關報道[3]來看,我們的專科培訓還是許多要提高的地方。
江寧區中醫醫院2014-2017年全院180名護士,分三期培訓,每期西醫學員60人均為女性;年齡28-40(32.86±4.10);副主任護師 5名,主管護師 31名,護師85名,護士59名。其中我們理論授課33節,已護理查房形式進行的中醫護理方案學習35節,科室隨時培訓操作。
1.2.1 培訓項目
根據中醫護理方案內容制定出培養中醫護士核心能力需要具備的維度,為了使中醫護理方案核心能力在實際培訓工作中具有更好地操作性,經我院護理專家組討論,將馬池芬[4]等提出的腫瘤專科護士核心能力自評量表進行優化和改進,將該表中8個維度的核心能力轉化為中醫專業理論及相關知識,中醫專業技能、中醫方案實施的中醫操作技能、中醫護理查房、中醫方案使用的教育和咨詢,中醫護理方案科研等6個培訓項目,并制定培訓方案,如表1所示。
1.2.2 培訓內容
護士在培訓前,被安排參加我院自己組織的中醫基礎知識考試和我院需要護士掌握的最基礎的中醫護理操作。根據護士的考核結果來決定中醫護理方案培訓的內容深淺和培訓形式。
1.2.3 培訓形式

表1 以提高護士核心能力為目標的中醫護士培訓方案
(1)中醫護理方案理論及其相關知識我們集中安排培訓,分成四周完成,采取集中授課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授課與個人自學相結合的方式。授課老師是本院和省市的中醫院校的有經驗的老師,授課老師是本院副高以上具有專科的副主任醫師和護師。授課內容以中醫護理方案為主,同時設置了一些中醫基礎知識和中醫專科知識,以及中醫護理方案使用過程中使用的中醫操作。(1)中醫專業技能我們安排在理論培訓結束后的連續五個星期五的下午,在醫院康復科中醫操作室進行,采取示范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操作由我院臨床操作經驗豐富的中醫護士來培訓。
(2)臨床實踐安排在后面病房進行,時間 2年。 每名學員安排1名具有臨床經驗和較強中醫基礎及中醫護理教學及科研能力的副高級以上職稱的中醫護理人員為專業老師,老師會給予全程指導。
(3)中醫方案護理查房安排在臨床實踐中進行,由護理部統一安排,內容按照中醫護理方案內容作出培訓手冊來指導查房,按照教學查房模式進行統一教學查房。
(4)教育與咨詢穿插整個臨床實踐階段,采取個案護理與健康宣教和小講課相結合的形式實施。老師的指導下,選定個案護理對象。按照培訓手冊中的指導流程來認真教學。
(5)中醫科研穿插在整個臨床實踐階段,以個案護理為基礎,采取專題報道和護理論文相結合的形式實施。按照培訓手冊中要求,來指導護士在有經驗的中醫老師的指導下來完成簡單的中醫科研設計。
1.2.4 考核方法與培訓效果評價
(1)考核方法根據培訓項目的不同特點,采用不同形式的考核方法,培訓前后的中醫護理方案專業理論、技能、熟悉使用等3個方面進行考核,均采用其他考核方法。培訓前的中醫護理方案使用、理論、操作等3個方面。采用問卷調查、理論考試、操作考試、中醫護理方案教學查房、教育與咨詢能力和中醫護理方案科研能力等5個方面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見表2、表3.
(2)培訓效果評價護理人員各項核心能力的考核成績采用百分制,在進行培訓效果評價分析的時候,將百分制轉換成五等級制。其中,中醫護理方案理論及相關知識成績等級,按100-90為優、89-80為良、79-70為中、69-60為及格的標準進行轉換;專業技能、臨床實踐、教育與咨詢、護理查房、科研等5項核心能力的成績等級,按100-95為優、94-90為良、89-85為中、84-80為及格的標準進行轉換。根據培訓前后學員各項核心能力的成績分布變化情況,分析評估培訓效果。
采用SPSS 16.0對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考核成績采用均數、標準差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配對t經驗。
2.1.1 以中醫護理方案使用為核心能力的培養中醫護士是一種目標明確的培訓模式
為解決以往培訓工作中存在的目標明確度不夠、培訓內容不清晰、培訓形式單一等問題,這次培訓內容根據我院使用中醫護理方案的情況來對我院西醫護理人員進行中醫知識的培養制定出了一個培訓導向,設置出了適合我院西醫護理人員的中醫方案培訓流程。對每個國家中管局規定的33個中醫病種的中醫方案制定出了培訓的具體要求。這樣的培訓方案不僅具有因需施教與因材受教相結合的特點,從總體上保證我院西醫護士中醫知識的培訓目標得到比較好的實現。
2.1.2 以中醫方案使用為核心能力培養的護理培訓,有利于我院建立一套科學合理地中醫護士考評方法
我院護理人員的中醫方案使用的核心能力是我們這類醫院護理人員在中醫臨床實踐中有效應用知識、技能和判斷的表現如何評價中醫方案使用的核心能力和中醫護理培訓效果,目前仍是我們這類中醫院中醫護理的研究熱點。本次培訓中的護理方案中醫專業理論及相關中醫知識、中醫專業技能、中醫臨床實踐、中醫護理查房等等培訓項目。因此這有利于我們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中醫護士培訓模式。
表2 培訓前后中醫護理理論和技能考核成績及比數(分

表2 培訓前后中醫護理理論和技能考核成績及比數(分

表3 培訓前后護理人員各項中醫核心能力評價結果(π=30)
分析表2.3中數據可知,我院護理人員經培訓后,中醫理論知識提高較大,所有參培護理人員都獲得及格及以上成績,考試平均成績 (62.3±6.7) 分提高到(81.9±7.2分);學員的中醫操作技能經培訓后,考核的平均成績從(85.1±6.5);分提高到(92.1±5.1),所有護理人員的考核成績均在優良等級;護士們的中醫護理方案臨床實踐能力經這樣的培訓后,培訓考試成績從培訓前中醫護理方案使用不熟悉到使用優良等級。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查房能力、運用中醫知識來進行疑難病例討論的能力、按照中醫護理方案正確使用中醫操作的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小結:本次以中醫護理方案為培訓核心能力的培訓形式和培訓方案,在臨床運用很好,培訓方式可行在臨床易于運用,便于在中醫院推廣。通過2年的中醫護理方案專科培訓,我們的護理人員的中醫護理方案和中醫護理操作技能、中醫臨床實踐能力和一系列中醫護理基礎知識都能有序高質量地提高;而中醫查房和中醫病案討論,中醫護理方案的正確使用的能力也都有了明顯的提高。由于我們的護理人員大多數都是西醫院校培養的護士,我們嚴重缺乏中醫護士,中醫護士培訓還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不論是中醫理論知識還是中醫操作知識都有待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