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農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王秦燕
在全球肥料市場及國內農業發展日新月益的今天,中農控股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投身到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流通和服務領域。在國際市場方面,中農控股秉持“買全球、賣全球”的戰略思想,與世界主要化肥生產企業和貿易商都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合作關系,貿易網絡遍布全球主要化肥供應和需求國。
在積極參與國際市場的同時,中農控股也在全力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積極投入到國內農資市場的流通和服務中來。做為農資流通的國家隊,中農控股進行了全面布局。首先是繼續做強傳統農資流通工作,發揮資源、網絡、人才等優勢,不斷建設和完善覆蓋全國的農資流通網絡,發揮農資流通主渠道的作用。其次是借鑒國際肥料應用發展趨勢及國內的農業需求,利用旗下7家生產企業及多家生產基地,保持肥料生產和研發的領先性。最后不斷豐富和完善為農服務的手段,努力實現由農資貿易商向綜合服務商的轉變。
近年來中農控股在不斷夯實農化服務網絡建設,通過中國農資現代農業服務中心及智能配肥體系的建設,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的方式和理念,并配合種植全程的農化指導服務及收、儲等相關產業鏈的延伸服務,提供一站式解決方案,幫助農民增產增收,提質增效。
未來中農控股將繼續在國際舞臺上發揮重要的作用,堅持“至誠于中、服務于農”的企業責任觀,積極追求企業的發展和社會責任的統一,做好農資流通的國家隊和排頭兵。
貴州開磷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滌非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氮肥、磷肥生產國和出口國,在國際化肥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品牌要想走向世界,在國際的舞臺上展示中國制造,首先要切實提高產品質量。中國產品一度是廉價低質的代名詞,化肥產品在國際市場也曾經有過類似遭遇,要想改變這種現狀,化肥企業應狠抓質量,加大研發投入,用產品帶發展。其次企業要切實加強國際市場的產品認證。隨著在國際市場上的不斷拓展,中國化肥產品不斷拿下許多市場準入認證,包括澳大利亞AIQS認證、歐盟REACH認證等,拿到了這些認證就等于拿到了進入這些市場的通行證。
除了上面提到的兩點,切實加強創新工作也至關重要。企業要增強包括技術、產品、工藝流程、管理、服務、標準、商業模式等七個方面的創新工作,積極掌握世界先進技術,注重海外市場知識產權保護,突破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的瓶頸。
國際市場的消費者更看重產品的品牌,習慣通過品牌來認識企業。要想讓中國品牌成功的走向世界就要切實把“中國制造”打造成“中國品牌”,不斷提升營銷水平,提高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務,順應化肥行業發展的趨勢,并結合企業實際,打造獨具特色的中國品牌。
江蘇華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植物營養研究中心主任 葛仁山
近些年,由于生態環境壓力的不斷加大,國家大力倡導化肥施用零增長和負增長,新型肥料替代傳統肥料成為肥料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此外,現代化農業生產方式也對新型肥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華昌化工作為肥料的研發制造商,始終堅持研發和推廣全營養、多功能的新型肥料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華昌化工從傳統的貿易產品輸出模式轉變為“服務+品牌”的輸出模式,在馬來西亞的市場競爭中優勢明顯。馬來西亞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炎熱多雨,雨季和旱季時間比較集中,肥料的流失現象較為嚴重。華昌化工針對馬來西亞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創新性的使用了與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合作的穩定性肥料,不僅施肥次數由傳統的一年施四次減少為一年三次,而且肥料的養分得到持續性釋放,促使當地作物提質提量。以當地的棕櫚為例,其生長后期不脫肥,坐果開花效果大大提升。當地農民通過使用這種穩定性肥料,每英畝棕櫚的產量達到12噸,農民收入提高了10%,可謂是效果顯著。
世界貿易熔煉著中國形象,國際市場匯聚著中國聲音,中國肥料與世界的聯系日漸緊密,與此同時我國肥料行業“引進來”“走出去”腳步也備受國際肥料市場的關注和期待。作為中國的化肥企業,應該怎樣參與到國際市場的競爭中,帶領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在第十七屆肥料大會期間,中國農資記者對國內知名化肥企業負責人進行了采訪。
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品牌部總監 宋偉
作為國內新型肥料生產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謀得先機,就要緊緊把握“引進來”和“走出去”兩大原則。
2007年涉足微生物領域以來,根力多一直在以色列、日本、韓國、意大利等國尋找好的技術引進到國內。今年根力多通過和日本松本微生物研究所的合作,將引進的日本的微生物技術同土壤調理劑相結合,研發出一款適合中國國情、能真正服務于中國農業的產品——一休菌。一休菌的成功研制真正做到了讓國際領先的技術服務于中國農業。同時,國內化肥企業要想在國際肥料領域擁有一席之地還要苦練內功,扎實自身技術研發水平,加大研發資金的投入,把我國好的產品銷售到國際市場,讓中國品牌在世界各地生根發芽。
目前互聯網發展日新月異,要想讓產品擁有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做推廣。根力多的全資子公司北京速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了一個可以讓農技專家與農民面對面溝通的平臺,切實解決農民在生產中遇到的問題。
世多樂(青島)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郭小平
目前我國農業整體發展處于提檔換速階段,標準化、大數據化、智慧化、精準化成為特肥行業發展的必要條件。當前,面對氮磷鉀復合肥使用飽和、化肥增施卻不增產的諸多困局,提質成為特肥行業助力農民增產增效的關鍵詞。
世多樂中國致力于同合作伙伴建立長期的戰略關系,承諾給消費者的產品一定是綠色、環保、健康、安全的。我們秉持“多走一公里”的服務理念,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希望通過新理念、新技術、新種植方式帶給農民更高的收入,讓他們可以留在家鄉,為家鄉的發展做出貢獻,同時,也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打造一個最有價值的百年中國品牌。
In China,for China。在中國,為中國。世多樂中國希望每一個已經進入或者想要進入中國的國際品牌,愛這片土地,愛這片天空,愛在這片土地上耕耘的種植者們。未來,希望各大品牌共同攜手、一起騰飛,為中國農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遼寧東北豐專用肥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英敏
東北作為我國最大的糧食產區,農業生產極具地方特色。作物品種單一并且一年一季,用肥時間也較為集中。每個農戶都有幾十畝甚至上百畝的土地,但種植模式仍以家庭為主。同時,東北農業生產機械化程度較好、農民對農業技術知識需求旺盛。
東北豐針對這樣的農業生產方式和市場特點,在為農服務上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舍得投入,好設備是生產好產品的先決條件,企業要在設備投入上不惜大價錢;二是要重視原料采購,好原料是生產好產品的物質基礎;三是要緊抓生產管理,保證質量合格產品出廠,決不做偷逃養分之事;四是要抓人員素質,把業務員變成技術員。東北豐與沈陽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進行合作,每年定期對業務人員等進行科技知識培訓,全面提升他們的科技服務水平。
除此之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要提升科技研發水平、提升產品質量,讓生產出的產品更具針對性。為此,東北豐與省土肥站展開合作,引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讓產品的配方更加精準。此外,東北豐還與中科院沈陽應用生態研究所合作,引進穩定性長效肥料技術,通過控制氮的釋放率,讓農民用上真正高質高效的好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