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昕田,湯梓婷,黃萬印,周榮,王海

掃碼了解更多
對于含有板材切割加工生產環節的制造企業,板材下料作為原材料的第一道加工工序,從成本管控的角度就顯得尤為重要。
下料件的成本主要包含四類:①直接材料成本:指零件在實際下料過程真實消耗的板材原材料成本。②直接加工成本:指下料件在加工過程中使用消耗的設備、能源、易損件的成本。③直接人工成本:指下料件在加工過程中,現場切割工人的工價工時核算成本。④其他成本:指下料生產組織活動中,涉及的計劃、板材庫房、套料、下料車間等協同部門的人工及管理成本、其他公共能源和設備的消耗成本。一般此項若想要準確實時歸集成本比較復雜,在實踐中如何靈活運用還有待進一步探索。
前三類成本皆可及時核算并歸集。
以南京中船綠洲機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船綠洲”)為例介紹企業成本控制。中船綠洲目前是將吊機和錨絞機的下料計劃混合一起下料,但是由于之前成本無法核算到零件層面,導致錨絞機的成本無法核算,整個成本都由吊機來承擔,結果就是吊機和錨絞機的成本核算都不準確。而對于中船綠洲來說,哪些訂單是掙錢的,哪些是賠錢的就要有數據,最基礎的就是材料成本。如圖1和圖2所示,設藍色的零件為吊機零件,紅色的為錨絞機零件,紅色的零件分別套在兩張不同板材上,那么它的材料攤銷成本也是不一樣的。這種組合有千千萬萬,依賴手工計算效率是極低的。另外生產過程往往變化很多,靠人工也是無法做到隨動變化的,更難做到準確。
企業接項目時的競標報價,是通過歷史數據得出的。然而由于歷史數據的不準確,企業是否盈利就得不到保障,以及利潤多少也無法準確統計,所以需要有一套系統能自動計算、實時并準確地歸集下料件的材料成本。

圖 1

圖 2
中船綠洲指出,對于原材料中的板材,由下料中心進行下料并歸集各類成本。希望可以通過對現有下料軟件進行功能拓展和軟件升級,使之集成U9ERP數據接口,實現對每個下料件的板材重量分攤并套算出具體的金額反饋到U9ERP,來精確統計各類產品的板材原材料成本。同時軟件可以實現對整塊板材利用率的價值分析和對邊角余料的自動統計分析,在此基礎上,積累下料中心的基礎數據,為后續將下料中心作為“成本中心”設置提供數據支撐。只有把成本厘清了,才能讓下料中心參與到互聯網+的環境中,承接外部和自己合拍的件回來生產,將“劃不來”的件放到外部去,由成本更低的企業下料。
在材料成本歸集方面,中船綠洲希望可以實現:在下料分廠將零件發往產品分廠的時候(在系統中屬于二次報工的環節),XSuperMES系統實時地將質量合格零件的數量、材料分攤、切割時處于的NC、使用的鋼板編碼及批次等信息反饋給ERP。ERP系統得到數據后,可以根據項目、產品來統計材料總分攤,結合鋼板時價,快速核算出各項目及產品的材料成本。同時ERP系統可以根據零件在不同鋼板上的分攤,去扣除相應編碼及批次的庫存重量信息,實現鋼板庫存的更新,做到了ERP系統管鋼板總賬,XSuperMES系統管鋼板明細賬,各司所職,互聯互通。
中船綠洲使用用友U9 ERP系統,下料計劃及板材到貨情況通過接口供學思下料管理系統(以下簡稱“XSuperMES”)讀取。下料計劃以項目號+產品代號/制造號+零件圖號/生產訂單號作為零件的唯一性,便于后期按照項目以及產品進行成本歸集。板材以板材編碼(決定了船級社、材質、厚度)+板材批次(決定了長度、寬度)作為下料完工雜發反饋(每個零件的材料分攤)的用料依據。在XSuperMES系統進行計劃、套料、板材、切割、報工等全流程管理,最終以質量合格的下料件報工為依據,將下料件的實際材料分攤通過下料完工雜發接口實時反饋至U9 ERP,進行成本歸集。
為了實現以上目標,系統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展開:①針對現場的各種下料情況,系統如何覆蓋到位。②成本歸集的最終結果反饋至U9ERP,如何保障實時準確對接。③不同部門間需平臺協同作業,加強信息共享。
(1)項目成本歸集細則,靈活應對各種下料狀況 第一,BOM結構管理:劃零件要按照項目、產品進行結構樹管理,方便企業按照項目產品進行安排下料生產,查看下料進展情況和追溯,以及按照項目產品進行成本歸集。
第二,成本歸集以實際完工為依據:訂單式生產模式下,生產過程經常出現變化。原本已下發的切割任務中途發生變更,需要進行駁回處理,系統需要支持反向操作。另外成本歸集要以真實切割完成并向產品分廠提交零件報工結果為準,下料件按照去除余料的材料分攤重量進行雜發反饋U9ERP。
第三,通用件的成本轉移:在套料過程中,為了提升材料利用率和減少余料的產生,會添加通用件零件進行補充套料,那么這些零件要在系統中記錄其材料分攤,反饋U9ER通用件庫,在后期被具體項目使用時,可以將成本體現到新的項目上。
第四,非數控件的成本核算:前很多企業還是存在非數控下料的情況,通過使用余料進行手工下料,那么這部分也需要進行信息化管理,對零件的材料分攤進行核算,并進行報工反饋。
第五,零件報廢補套的成本核算:在切割以及后道工序過程中,往往會存在零件報廢等情況,那么為了保障生產,報廢零件系統需要系統及時給出響應機制,形成報損補套計劃,那么該下料件反饋的最終材料分攤應包含其損失占用部分。
第六,非計劃下料件的成本核算:對于企業非計劃下料件(對外協作或工裝類輔助下料件)切割任務,通過定制項目,將下料計劃通過EXCEL接口進入下料MES中形成切割任務,進行套料材料分攤后,同樣可反饋至U9ERP系統進行項目成本歸集。
第七,項目終止的成本轉移:在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項目已經開工,但是甲方卻終止項目情況,那么系統需要支持對已開工項目的終止,已產生的零件進入到庫存件,以便被后期項目使用,并進行成本轉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