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文生 安玉坤 梁晨曦
大同市天鎮縣扭住脫貧攻堅不放松,打了一場硬仗。目前,已脫貧2.92萬人,占總數的56.4%;退出貧困村59個,占總數的46.8%,貧困發生率由27.1%下降到11.7%……在這場至關重要的硬仗中,該縣大力弘揚螞蟻精神、蜜蜂精神、狼群精神、孔雀精神等四種精神,“繡”出了脫貧攻堅真功夫,脫貧戰場捷報頻傳,交出了一張社會滿意、人民滿意的脫貧答卷。
“螞蟻是最執著、最頑強的動物。不管碰到多大困難、遇到多少挫折,都要咬緊牙關、堅持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天鎮縣委書記王建江這樣詮釋螞蟻精神。脫貧攻堅對于天鎮縣這樣財力物力都相對匱乏的深度貧困縣而言,是一塊盡全力才能啃下的“硬骨頭”,脫貧致富對于天鎮縣這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農民來說,是一塊盡全力才能跨越的“擋路石”,脫貧的過程正如同螞蟻搬物前行,決不能有一分懈怠,也決不能有一絲退縮。吳燕軍是天鎮縣南河堡鄉的一名身有殘疾的農民,在當地相關部門的支持下,他創建了天基蔬菜扶貧專業合作社,創建了無公害蔬菜基地,并從改進蔬菜品質入手,采用“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和市場化運作”的現代都市農業經營管理模式,對蔬菜生產進行“統一供應農資、統一技術培訓、統一標準化生產、統一品牌和包裝、統一保護價收購”的“五統一”法管理,建立了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目前,該合作社發展冷棚398棟,日光溫室大棚46棟,無公害蔬菜基地面積達到650余畝,年利潤在200萬元以上。脫貧致富的他沒有忘記依然在貧困線上掙扎的父老鄉親,以女工每月1200元、男工每月3000元的工資,聘用當地的農民112人,人均每年增收可達到15000元。從一名普通農民到致富能手再到全縣聞名的創業先鋒,坎坷成了平常路,困難就是家常便飯,但吳燕軍沒有退縮更沒有放棄,像一只螞蟻一樣積跬步而至千里。他對記者說,他最喜歡習近平總書記的一句話,就是“幸福是靠奮斗出來的!只有努力奮斗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七月的邊城天鎮,酷熱難耐,早晚間依然暑氣逼人。扶貧辦主任夏俊英一大早就帶領駐村工作隊深入馬家皂鄉張家窯村,對該村小雜糧、蔬菜種植情況進行調研。天鎮縣是國家級出口小雜糧質量安全示范縣、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縣、北京市“場地掛鉤”蔬菜基地縣,所產的小雜糧,特別是紅蕓豆遠銷亞洲的韓國、日本,歐洲的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2018年,該縣計劃依托博誠蔬菜有限責任公司等五家農產品出口企業,發展紅蕓豆種植基地5萬畝、圓白菜種植基地7000畝。
扶貧辦作為當地脫貧攻堅的排頭兵和先鋒官,工作量之繁重可想而知,跑村下鄉難以避免,可從主任到一般工作人員沒有半句怨言,不求回報,自覺加班加點,為當地脫貧攻堅連戰連捷提供了堅實保障。“蜜蜂自出生起就不知疲倦地飛,每釀一斤蜜要往返蜂巢8萬次、飛行20萬公里,而自己一生僅需享用幾毫克。我理解的蜜蜂精神就是一種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該縣扶貧辦主任夏俊英對記者說。
天鎮縣昌盛蔬菜合作社創始人安明,曾擔任過23年的天鎮縣蔬菜公司總經理,多年的市場打拼,讓他深深認識到,個人的力量有限,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應對各類風險。合作社后來的發展也證實了他當初的判斷。蔬菜大棚合作社成立之初,安明信心十足,不斷擴大規模,最多時達到了1200個大棚,本以為可以帶領村民大賺一筆時,卻因先后遭遇火災、雪災等自然災害,導致合作社經營慘淡。面對災難、挫折,社員們不離不棄,不提報酬,不計得失,當地種植戶全力幫助,一人一膀子抬著合作社一步步走出了困境。目前,合作社共有300多個日光棚,18個溫室暖棚,生產的椒類也因品質好、產量高,遠銷北京、內蒙、山東等地,年吸納農村閑置勞動力500多人,年工資支出達 100萬元左右,直接帶動60戶貧困戶成功脫貧。現在的安明一眼看去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飽經風霜的他對狼群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他說:“狼群是有組織、講紀律、有分工、重合作的群體,必要時犧牲小我,維護大我,用團隊精神為群體獲取最大的戰果。”天鎮縣脫貧攻堅戰線上的狼群精神,還體現在各鄉鎮和部門都識別歷練了一批政治意識強、忠于黨的事業、有擔當、有思想、有血性的“頭狼”,挺在扶貧第一線,沖在扶貧最前沿,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打造出特有的“狼圖騰”。

天鎮縣委書記王建江(中)深入農村問計于民
今年以來,天鎮縣三個字屢屢出現在各大媒體上,《天鎮三里屯村光伏照亮脫貧路》《天鎮縣:聚焦精準,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戰》等一批有分量、有質量的稿件,讓更多的人認識了天鎮,知道了發生在這里的脫貧故事。從酒香不怕巷子深到酒香也要勤吆喝,從保守到開放,從被動到主動,“孔雀精神”讓天鎮縣干部群眾的思想理念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天鎮縣委宣傳部是全縣宣傳工作的“扛旗人”,內宣外宣雙管齊下,網上紙上齊頭并進,在打造政府網、《天鎮動態》微信公眾號、新聞中心“今日頭條”號等十大內宣平臺的同時,瞄準市級以上新聞媒體采寫高質量的新聞稿件,用筆墨文章內鼓干勁,外宣形象。全縣各部門全部配有專職宣傳員,通力合作,握指成拳,及時發現和提供有價值新聞線索。人人為天鎮代言,人人講好天鎮故事的大宣傳格局已然成型,為天鎮縣脫貧攻堅事業營造出良好的社會氛圍。
“孔雀是一種勇于自我展示的鳥。我們樹立孔雀精神,就是要做到勇于展示,主動宣傳,大力塑造自己的美好形象,全視角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品牌樹起來。”這是天鎮縣委常委、宣傳部長宋桂珍口中的“孔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