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崇年
經過一個學期的緊張學習,好不容易熬到緊張忙碌的學習生活結束,期盼已久的暑假可是并沒有想象中那樣可以隨意地玩耍,孩子們只能是一臉無奈、無助、茫然無措的表情,因為他們將被父母送進各種暑期培訓班。
假期本是孩子們調養生息的好機會。假期也是父母和孩子進行溝通的最佳時機,父母應該很好地利用假期,和孩子一起搞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墒侨缃竦氖罴?,孩子們就像父母手中的木偶,被一根線緊緊牽著,只能在各種暑期培訓班里度過。
暑假,本來是孩子們的休息時間,可孩子們的“快樂鑰匙”始終掌握在應試教育的手里。各種培訓班不外是數學、外語、語文、書法、鋼琴等,都是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必修課”,成了孩子們郁悶的“第三學期”,成了孩子們沉重的包袱和精神負擔。曾經有媒體報道,一個小學生寫詩感嘆補習太忙,《沒有鑰匙的星期天》道出時下孩子們普遍的痛,萬般的苦——補習太忙;有一個5歲娃娃被媽媽報五六個興趣班,因不堪重負欲報警,想讓警察叔叔把媽媽帶走!還有因不堪培訓班壓力跳樓自殺的悲劇……這是無聲的吶喊,這是對暑期培訓班的控訴!
在過去那個物質貧乏的年代,孩子們有著“天大地大任我跑,萬物生長為我歡”的快樂童年,可是,如今孩子們向往的這種快樂幾乎看不到了,他們自由分配的時間已經被各種興趣班、補習班之類的“第三學期”所壓縮。孩子們的玩耍權利被無情剝奪,痛苦和憂愁寫在孩子們的臉上。
為什么一個暑假要給孩子報上那么多班?因為家長“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應試教育的潛規則重壓之下,是父母“自作的聰明”;還有一句新話,暑期培訓班成了“拴牛棚”。在一些家長看來,暑期的孩子不好管教,他們會上網,到處亂跑,家長沒有時間管教,這樣孩子們心玩野了,也容易出問題,所以就花點錢把孩子們送進各種暑期培訓班,讓他們在那里一門心思學習,這樣家長也就放心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拴住了孩子,上把精神枷鎖,但卻拴不住孩子們的心,反而對孩子們構成極大的多重傷害。
正確的做法是,父母可以利用暑假機會更好地了解孩子內心的感受,孩子也會打開心扉和父母進行交流和溝通。暑期培訓班不是管教孩子的“拴牛棚”,家長們要理性,要注重孩子的長遠發展,不要把暑期培訓班當成管教孩子的萬能鑰匙,否則也就失去了假期的真正意義。父母應把暑假的“快樂鑰匙”交給孩子,給孩子們一點自由時間支配,讓孩子們從各種暑期培訓班中解放出來,真正過一個健康而有意義的暑假。只有這樣,才有助于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暑假的意義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