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飛
(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江蘇 連云港 222042)
核電項目建設的調試階段,由于受到設備制造、土建、安裝、移交等各方面的影響,常常會交錯進行調試試驗、設備消缺、移交尾項處理等工作。如何在保證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對這些錯綜復雜的工作合理安排,實時監督實施情況并反饋各項工作進展,是調試計劃必須考慮的問題。
傳統調試計劃管理軟件平臺為項目管理軟件P6(Oracle Primavera),P6可以安排每天具體開工的作業,但無法對每天開工的作業進行實時的工作狀態監控、風險分析、隔離狀態管控,只能通過人工反饋進行跟蹤[1]。某核電站建立了調試工單管理系統和調試期間的工作票管理系統,對現場工作進行全過程管控。本文將研究工單管理系統如何協助P6對現場作業進行管控,并進一步探討工單管理系統如何協助工作票管理系統做好隔離與許可證管理。
P6項目管理軟件,在工程進度領域廣泛應用。通過P6系統可以跟蹤檢查計劃執行情況,對計劃的偏離進行預警,實現調試計劃的動態管理和對調試進度的總體把控。
P6日計劃的反饋信息一般由計劃工程師根據電話或會議得到的信息錄入,包括當天開工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P6根據這些基礎數據,進行人力難以做到的數據分析統計,為及時發現薄弱環節和采取對策提供依據。因此,成功使用P6計劃管理軟件也意味著計劃部門需要做大量的基礎工作,收集、整理、分析和輸入各種基礎數據[2]。
工作票是加強現場工作的控制管理,是保護工作執行人員和電站系統設備安全的一種管理文件。核電調試階段工作票管理包含了從工作票申請到解除隔離的全部過程,為調試階段的維修等活動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3]。
本次討論的某核電站調試工作票管理使用基于SAP的WCM系統,支持設備隔離處理全過程[4],減輕了隔離經理的工作負擔和人因失誤風險。WCM流程見圖1。該電站調試階段工作票的特點是工作票的全部流程均在調試隊內部流轉完畢:系統工程師作為系統第一責任人,負責工作票的初始審核和最終實施。這種組織機構使工作票在調試隊內部流轉完畢,大大提高了工作票的流轉效率。
工單是用于工作控制的一種文件,詳細描述了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用于完成工作所需的人員、材料、工具和使用說明等內容;是工作流、資源流、文件流結合在一起的載體。工單流程以 “工作處理過程”為中心,涵蓋了從工作發起到文件歸檔全部過程,并且各部門接口關系清晰[5]。工單包含的風險分析單、現場安全信息單、工作點控制等內容能補充控制風險。流程如圖2所示。

圖1 工作票管理流程Fig.1 The flow diagram of the work ticket management

圖2 工單管理流程Fig.2 The flow diagram of work order management
本次討論的某核電站調試期間的工單管理系統,集成在 “工程移交管理系統”中,其特點就是與缺陷、不符合項處理、移交管理、臨時變更等調試工作流程集成在一起,使得調試隊使用“工程移交管理系統”對所有不斷變化的調試活動閉環控制,調試活動能以工單為載體實現現場任務執行狀況的動態跟蹤、反饋、提醒。工單管理系統成為覆蓋整個調試階段現場工作全過程的管理手段,在人員、文件、工器具等方面達到對安全、質量的高標準要求。
2.1.1 存在的問題探討
P6產生的日計劃無法控制工作的創建、審核、分配、開工等具體任務;工單管理系統雖然覆蓋了整個工作過程,包括初期的文件準備和后期的完工報告上傳等,但工期和邏輯的控制是軟肋。
1)對于P6各計劃條目,需要通過電話、會議和現場巡檢等途徑獲得狀態,效率低下。
2)工單管理系統無法借力P6時間控制,也無法梳理多個工作的相互邏輯。
如果能讓P6中的日計劃和工單相互聯動起來,具體的計劃條目和工單對應起來,以工單為載體實現計劃工作的執行,會克服上述問題。相關對比如表1所示。

表1 P6與調試工單關聯與否對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P6 associated or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order
2.1.2 工單管理系統與P6聯動實現的探討
調試階段的日常工作可分為計劃內工作和計劃外工作,計劃內工作指在調試計劃內已安排好實施時間、工期、工作內容和技術文件的工作,例如調試試驗、預防性維修;計劃外工作指在調試計劃內未安排的一種突發工作,例如缺陷處理、調試期間發生的設計變更和不符合項處理等[5]。
根據調試工作的特點,經過實踐,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實現聯動。解決困擾調試計劃工程師的最大難題,即調試計劃內作業條目的來源及日計劃執行情況的跟蹤。
1)計劃外工作在工單準備階段,通過專用接口,自動由工單系統傳輸到P6系統排入計劃。
2)計劃內工作由P6系統提前觸發工單流程,生成工單,自動確定相關準備工程師。
某電站工單系統通過配置SAP PI數據交換平臺WebService接口,建立SAP與P6項目對應關系配置,實現圖3中工單管理系統和P6系統數據的傳輸各項功能。

圖3 工單與P6接口流程圖Fig.3 Interface flow chart of the work order and P6
2.2.1 存在的問題探討
核電采用的工作票管理系統一般是相對獨立的,它是以 “工作票申請”三級審批為中心,強調具體工作的 “工作票隔離的準備和審查”,一般不包含發起、計劃排程、分配和相關文件歸檔等。工作票的獨立,導致整個作業過程在系統中沒有連貫性,檢修和安全的管理都很不方便[4]:
1)工作票申請的開工、完工時間及延期等時效控制靠人工輸入和控制。
2)計劃工程師無法通過系統獲知工作票是否已發出、現場是否已開工等情況。
3)流程不完整:工作票管理系統缺少時間安排等計劃排程,工單系統缺少隔離支持部分。
另外,調試階段工作票管理流程對系統工程師的專業知識、管理能力、風險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對設備負責,還要對人員安全負責。而工單作為工作處理過程的控制系統,其擁有的文件體系,審批流程能提供安全控制手段。
如果能將工單和工作票聯動起來,將使兩者優勢互補,使調試階段的作業控制做到 “精益管理”。相關信息通過電子流程自動傳送,使得通過工作平臺實現調試、維修、承包商等部門之間的接口成為可能,并將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具體分析對比如表2所示。

表2 工作票與工單關聯與否對比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work ticket associated or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work order
2.2.2 工單管理系統和工作票管理系統聯動的實現
某電站工作票管理系統和工單系統都基于SAP系統,運行在ABAP RUNTIME上,在數據結構、模塊接口等方面保持了高度一致和兼容[6]。滿足以下要求,即可實現圖4的信息流轉。

圖4 工單與工作票管理系統接口流程圖Fig.4 Interface flow chart of the work order and work ticket management
1)對于需要工作票的工單,在工單準備階段,通過專用接口,由工單系統自動傳輸到工作票管理系統生成工作票申請。
2)工作票生成后,工作票的準備、審批、完工等狀態和時間自動傳輸到工單系統。
計劃實施最終反映在日常工作管理上,調試進度管理實際上就是P6中的計劃在工單管理系統和工作票管理系統中的實現。計劃做得再好,不能有效地控制每一項具體的工作也是徒勞無益的[2]。
以上討論了系統兩者之間的聯系,總體來看如能實現三者的動態聯動,才能真正實現一個完整的控制流程:從提出工作申請開始,一直到工作終結在計劃上隨時都是可跟蹤的和有記錄的,各部門的分工和流程通過現代的計算機網絡貫穿起來,較為有效地實現閉環控制[2],這能極大促進調試計劃的執行率,理清作業邏輯關系,并使對現場作業的管理更加精細、精益化。
首先,通過工單系統和P6系統的聯動,使工單系統按照調試計劃要求,安排每天的作業項目,準備相關文件。保證日常工作按照計劃排程有序開展。
其次,通過工單和隔離票管理系統的聯動,使工作票按照計劃準備,其流轉狀態得到實時監測,使現場的開工作業邏輯性得到控制。
這樣,工單管理系統、工作票管理系統、P6將從管理流程上融為一體 (三者的接口關系可設計為圖5)。使得進度計劃控制不再是幾個人完全憑借經驗來安排關鍵工作,而是通過各部門的共同工作,建立工作文件和數據狀態流轉,并由P6實時監測哪些活動將成為關鍵事項[2]。
下面,以兩個代表性的作業為例,簡述系統聯動后的處理流程,如表3所示。其中,“L4A1324451”是原進度計劃中設定的項目,屬于計劃內作業;“L4A1324312”調試過程中發現的缺陷,是計劃外作業,由缺陷工單自動生成的計劃條目。

表3 P6中的調試日計劃條目Table 3 Daily schedule of commissioning in P6
兩個作業均需要申請工作票,持票作業。這兩項工作的流轉可以由圖6和圖7表示。

圖5 工單、P6與工作票管理系統接口流程圖Fig.5 Interface flow chart of the work order,P6 and work ticket management system

圖6 性能試驗調試工作接口流程圖Fig.6 Interface flow chart of the performance test for commissioning

圖7 缺陷處理工作接口流程圖Fig.7 Interface flow chart of defect elimination
可以看到,在聯動模式下,調試計劃工程師只需要通過P6系統控制,加以工單的輔助就可以完美控制每天工作的開展和反饋。解決了調試計劃部門對工作票管理脫節的問題。
這一流程反映了每日計劃實施中從P6到工單到工作票管理系統的過程控制,以及隱含在其中的建安單位、調試部門、維修部門、運行部門的職責劃分,還包括進行工作計劃和跟蹤的簡要過程。這種流程的使用將大大提高日常工作控制的能力和效率。
下面以調試階段兩種工作類型為例,說明安排工作所需時間 (見表4)。

表4 工作接口所用時間對比Table 4 Comparison of work interface time
綜上分析,工單管理系統、工作票管理系統和P6信息互通后,工作控制和信息接口效率提高約5倍。如果調試期間的成千上萬個活動都能做到高效排程、實施和反饋,整個調試組織的工作效率將極大提升,為核電項目按期發電創造條件,為核電建設降低人力成本創造條件。
工單管理系統、計劃管理軟件P6、工作票管理系統WCM的信息交互、動態聯動,使得原來隔斷的管理流程變得連續,避免了一套流程,各自表述的現象;實現調試計劃的整體控制,使調試計劃能直接指導現場作業的開展,調試部門能更加有效地控制現場試驗,消缺等工作。能顯著提高調試工作的效率。對國內各電廠的調試有重要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