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華

轉目 雙目同時以遠處某一大型固定物體為目標,由左經上方再至右到下方回到左方,眼動頭不動,旋轉運目10圈。然后再由右經上方至左到下方回到右側,旋轉運目10圈。此法有消除視疲勞、提高視力的功效。
搖頭工作間隙做些轉頸、前俯、后仰的頭部運動,或用空拳輕輕叩擊頭部,不僅能解除頸部肌肉疲勞,還能改善大腦血氧供應,提神醒腦,治療由神經衰弱引起的失眠等。
揉耳右手從頭上向上拉揉左耳十余次,復以左手拉揉右耳十余次,亦可從上到下對耳郭和耳垂進行揉按。揉耳后如能對面部進行搓摩,效果更好。腎開竅于耳,各臟器在耳郭都有相應的投射點。搓揉按這些投射點,可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循環,調節和改善臟腑功能,尤其是腎功能。腎好則耳聰目明,腿健腰壯。故有人將此運動稱為“耳上的體育鍛煉”。
轉掌自然站立或坐姿,雙掌抬起至胸腹前或下垂,先按順時針方向同時轉動雙手手掌10圈,然后按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掌10圈。此法運動雙掌魚際部及小臂肌肉,有舒筋活血、增強手腕活力之功效。
扭腰取站姿,腳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緊頂腎俞處,先按順時針方向轉動10圈,再按逆時針方向轉動10圈。此法對腰肌勞損、腰痛等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聳肩自然站立或取坐位,身正腰直,雙目微閉,吸氣的同時,雙肩胛先后向上抬起,再向前、向下、向后做旋轉運動10次,然后反方向旋轉10次。經常聳肩拋臂可使肩部和臂的氣血運行通暢,有效預防肩周炎和頸椎病。
伸腰伸個懶腰能引起部分肌肉的較強收縮,在持續幾秒的伸腰動作中,能增加血液循環。打哈欠時通過深呼吸,排出肺內多余的殘氣,吸進更多新鮮空氣,可改善大腦血氧濃度,解除疲乏。所以,在工作間隙不妨多做些伸腰動作及深呼吸。
捶背捶背可刺激背部皮膚、皮下組織和背部穴位,通過神經系統和經絡傳導,增強內分泌和經絡的功能,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捶背方法通常有拍法和擊法兩種。拍法即用虛掌拍打,擊法則用虛拳擊打。每分鐘60~100下,每次10~15分鐘。
兩個動作緩解膝關節疼痛
要防治膝蓋痛,就要鍛煉連接膝關節的大腿肌肉,即大腿后側的肌群——腘繩肌。腘繩肌鍛煉法對預防及緩解“變形性膝關節癥”“慢性膝蓋痛”“走路時膝蓋痛”等都有幫助。
鍛煉腘繩肌只需要一把椅子、一塊可以躺下的空間即可。
1.兩腿張開,跨坐在椅子上,右腳向內彎屈,在保持膝蓋不抬起的同時,右腳尖盡量上舉,仔細體會大腿內側肌肉的緊繃感。維持10秒左右后復原,反復做3~5遍,然后換左腳。
2.仰躺在地面或床上,兩腳張開,右腳倒向內側,努力讓大腳趾接觸地面。右手橫向伸展,以肘部支撐地面,抬起右側臀部,體會大腿后側肌肉的緊繃感。維持10秒左右,然后復原,反復做3~5遍后,換左側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