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靖塵 青木 本報記者 王冬 ●顯揚
“如果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陷入困境,那就是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9日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從7月預計的3.9%下調至3.7%,中國、美國和新興經濟體增長預期都被下調。IMF認為,貿易保護主義和部分新興經濟體面臨嚴峻金融環境是主要原因。
中美兩大經濟體同步承壓
在9日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對2018年美中兩國經濟增長的預估分別維持在2.9%和6.6%不變。但將2019年美國經濟增速預期由2.7%下調至2.5%,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預期由6.4%下調至6.2%,理由在于這兩個世界最大的經濟體陷入貿易戰引起的沖突之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日援引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布斯特費爾德的話表示,此前的預測現在看來“過于樂觀”,因為“貿易政策進一步中斷”的風險變得更加突出,“如果世界上兩個最大的經濟體陷入困境,那就是每個人都會受到影響”。彭博社同日報道稱,如果貿易戰持續下去,可能會對全球增長造成重大影響。據估計,到2020年,全球產出可能會下降0.8%以上。明年中國和美國的產出可能分別下降1.6%和0.9%以上。
IMF的報告還顯示,由于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加劇,基于規則的多邊貿易體系可能被削弱,這是經濟前景面臨的主要威脅。此外,“貿易緊張局勢的加劇以及政策不確定性上升,可能引發金融市場波動,并使投資和貿易放緩”。
“撲滅貿易戰戰火是經濟保持繁榮的關鍵”,德國《商報》9日指出,在金融危機和全球經濟衰退引發的十年后,自2016年中期以來,幾乎所有主要經濟區域的信心都恢復了。但是,三大問題:保護主義為核心的貿易戰、高額債務和壟斷,埋下了衰退的風險。世界經濟正在付出昂貴的代價。未來幾個月是關鍵,美國必須改變,否則各國經濟都將是失敗者。
貿易戰具有反作用力
“一旦美國部分財政刺激政策出現逆轉,該國經濟增長將會下滑,”路透社9日援引奧布斯特費爾德的聲明稱,“盡管目前需求狀況仍良好,我們仍調降2019年美國增長預估,歸因于美國近期針對大規模中國商品加征關稅的措施以及中國的反制舉措。”
中國世貿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何偉文9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對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證明了IMF一貫的觀點——貿易戰會損害全球經濟的增長,雖然0.2%的下調總體來看并不嚴重,但是也在提示各國應當對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提起重視。
對于IMF對中美兩國的經濟增長預期做出同等的調整,何偉文指出,這恰恰說明以報復性關稅和貿易限制性措施等手段為代表的貿易戰并不像特朗普所宣稱的那樣會為美國經濟帶來積極影響,也不會出現中國一邊“撐不住”的情況,貿易戰的反作用力同樣會作用于美國經濟,讓發起者自身蒙受同等的損失。
新興經濟體面臨困境
除了對中美兩國的關注,IMF還下調對歐元區和許多新興市場的增長預期。IMF預計,今年歐元區經濟將增長2%,增幅低于7月份預計的2.2%。阿根廷、巴西、伊朗和土耳其在內的幾個新興市場的預測均被下調。
CNBC引述奧布斯特費爾德的話稱,新興市場出現投資和制造業走低和貿易疲軟跡象。美國利率上升造成新興經濟體大量資本外流,阿根廷和土耳其等國陷入困境,兌美元匯率跌至歷史最低點。“不可否認的是,對大規模全球沖擊的敏感程度已上升,”他還表示,“新興市場出現任何急劇反轉都會對發達經濟體構成明顯威脅。”
然而,并非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增長預期都為負面,奧布斯特費爾德指出,IMF認為新興市場經濟不會出現普遍滑坡,那些經濟實力較強、且迄今為止并未出現大規模資金外流的新興經濟體不會受到波及。而且由于國際能源價格上漲,比較依賴能源出口的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經濟預計將實現更強勁的增長。▲
環球時報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