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靜
1
最初報考河南大學,不過是因為看了《百家講壇》后,沉浸于“河大”教授王立群講述的《史記》中不能自拔。一心想看看這個學富五車,將枯燥歷史講得如此有趣的學者到底生活在一個怎樣奇特的環境里。
厚重古樸的城墻,飛檐翹角的建筑,遮天蔽日的林蔭小道……從網上看到“河大”的校園風景圖時,我心里有一種難以言喻的激動。父母心思謹慎,報考之前三番五次提議帶我去實地考察一番,我全都堅定地拒絕了。我深信這是一個人杰地靈的寶地,一定要把驚喜留在最后。
所以,驚喜變成猝不及防的驚嚇,我的臉被打得生疼。
去學校報到那天,父母開車親自送我去學校,我坐在汽車后座,看著高速公路兩旁高聳的路標,一直不停地在問還有多遠。夕陽西下時,老媽突然拍拍我的肩膀說:“喏,到開封了。”
我立馬坐直身體,聚精會神地看著窗外,不想錯過這座七朝古都的每一處風采。然而越看便越心涼,直到汽車停在一處灰色圓拱門前,上面“河南大學”四個大字灰撲撲地與我相顧無言時,我才不得不承認,去掉了一層濾鏡的開封古城與我想象中的美好相差甚遠。
道路狹窄,樓房低矮,一水的灰瓦紅墻透著一種說不出的土氣。我的心情也同這座城市一般變得灰撲撲的,沉默地進入校園,沉默地看著那些青灰色的建筑,一顆心直直地沉到谷底,再生不起半點漣漪。
2
許是與“河大”的初遇并不美好,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只往返于教室、食堂、宿舍的三點一線,過著與高中時毫無二致的沉悶生活。
后來好友說想要來“河大”看看,讓我來當她的導游,我才開始主動地去了解“河大”。經過一點點地探尋和深入理解,我突然發現原來自己對于“河大”的認識是如此膚淺,而這個曾經在我眼中土氣而沉悶的“河大”其實是極為特別而有趣的。
不同于許多大學千篇一律的現代化建筑,“河大”的校園是雅致而古樸的,或許初始會不以為意,但只要慢慢靜下心來,便會發覺這些靜穆典雅的建筑其實別有韻味。
它擁有典型的中國傳統書院布局,前門后堂、左右齋房,建筑群落開闊穩重。南校門和大禮堂都是“河大”的標志性建筑,前者為傳統的牌樓式建筑,重檐歇頂,灰瓦挑檐;后者為宮殿式建筑,青磚黛瓦,雕梁畫棟。它們共同見證了“河大”近百年來的風風雨雨,每一片磚瓦都寫滿了故事,站在它們腳下,似乎還能聽到它們滿是滄桑的慨嘆。
每到金秋,開封便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菊花節,而“河大”校園的每個角落也會擺放出各類菊花,層層疊疊,多姿多彩,令人心情舒暢。在這秋菊爭傲的盛景中,“河大”沉靜美好的氣質亦越發迷人。
到了開封,當然少不得提起“吃”這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開封的夜市小吃相當有名,有不少外地的游客會為了一頓飯專門跑來這里品嘗。而我第一次去鼓樓夜市,便被那洶涌的人潮驚住,十里長燈照亮街道,是一種熱熱鬧鬧的煙火氣。
而身在開封的“河大”,自然也少不了被美食包圍。皮薄餡厚的灌湯包,皮焦餡嫩的邢家鍋貼,酥松香甜的花生糕等這些極具汴梁風味的小吃,令我們這些生活在“河大”的外地孩子每一天都被新鮮的美食氣息喚醒。
鄭州燴面雖是一絕,但咱尉氏燴面也不差,用獨家秘方調制的香料配上滾滾的羊肉湯,只是喝上一口湯就已經深感人生圓滿。冬天天寒地凍,那干脆在東大門買一塊烤地瓜吧,老板一家風雨無阻,每天都堅守崗位,讓你暖身又暖心……
3
如果說“河大”耐人尋味的景觀打破了我的偏見,“河大”豐富精妙的美食點亮我生活的色彩,那么,“河大”里的文人風骨則賦予了我永恒的追念。
如你所知,最初想來“河大”的我是受到王立群教授的感染,而真正生活在“河大”,又是在一院之隔的新傳院,才明白想見教授一面是有多難。雖說教授還未退休,但作為博士生導師的他向來只是傳說中的人物,哪怕只是見一面都要在大禮堂隔著無數的腦袋。
相比起遙遠的王教授,我們學院的“傳奇教師”常萍則顯得更為生動和親切。
傳說中,她曾兩次拒絕“百家講壇”的邀請;她的課節節爆滿,有時提前一個小時還不一定能占到位置,教室外蹭課的學生都擠得密不透風。然而她從不寫論文,也沒出過一本書,到退休還是講師職稱,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常先生”。
而萬分榮幸的是,我能成為她的學生,可以痛痛快快地一睹其卓然風采。
常萍老師教授古代文學,常年穿一件灰色寬大條絨褲和青色膠鞋,頭發稀疏地散落在肩膀,面容素凈,講課時聲情并茂,極盡灑脫不羈之意,一如魏晉風流雅士。在那一年的課堂上,我從未見過她露出疲倦面容,大多時候都是一臉的意氣風發,深入淺出洋洋灑灑地講上3個小時,待下課時已大汗淋漓。而在她的課上,她從不點名,不留作業,也不要求學子們去背誦那些名詩,只讓我們隨意發揮寫一篇文章便算是期末考試了。
熟悉之后,曾有學生問她為何拒絕百家講壇,她微微一笑,說:“人不能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活,要為自己眼中的自己而活。”她想堅守內心的真實。
后來我也曾去過許多生動有趣的課堂,也曾大笑過思考過感懷過,但沒有一個能比她和她的課堂使我印象深刻。雖然許多內容已記不清楚,但這句話卻一直長留心中,也清楚地記得她說這句話時眼中散發出來的光彩。
她是真的熱愛文學,因而才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在課堂,不為外物所動,不為名利所惑,永遠自由、理想而滿足地活著。這便是所謂的文人風骨吧,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在后來的很多時刻,每當我遇到困境茫然無措的時候,只要一想到她,便會覺得內心充滿力量。
能夠生活在“河大”,能夠遇見“河大”的這些人和事,其實都是一種幸運。如果你與我一樣,一開始對它充滿疑惑,那么請沉下心,靜靜地體味這座城市和這座校園吧,你會發現,已經歷百年風雨的它堅韌而有力,能帶給你無窮的力量和勇氣。
河南大學是首批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11計劃”。具有“推薦免試研究生”資格和“國防生后備軍官”選培資格。世界一流學科建設學科為生物學,省級優勢學科重點建設學科有地理學、生物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