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機械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裝備基礎,農業“機器換人”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2018年以來,杭州市加大工作力度,深入推進農業“機器換人”促進工程,全面加快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創建步伐,促進農業機械化向更高層次、更高水平邁進。
1.1.1 明確目標任務
2018年初,對全市全面完成省下達的農業“機器換人”示范鄉鎮、基地,推廣先進農機裝備,新增農機農藝融合示范點等工作任務進行了分解。同時,明確了各創建示范基地、點的實施主體。
1.1.2 落實工作責任
組織召開了2018年全市農業“機器換人”現場會暨促進工作會議,下發了“機器換人”工作相關文件,對全市加快推進農業“機器換人”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確保全市農業“機器換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進。
1.2.1 著力出臺扶持政策
著力出臺了農業“機器換人”促進工作的扶持政策,制定了《杭州市農業“機器換人”促進工程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2018—2020年)》,在政策層面上,更加完善、有效、有力推進全市農業“機器換人”工作。
1.2.2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
2018年,市級財政共安排1 200萬元資金用于農業“機器換人”促進工作。財政資金主要用于三個方面:一是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對已列入中央補貼目錄的糧油生產機械、農業主導產業關鍵環節和農業節能環保等機械裝備的購置給予配套補貼,雖未列入中央、省補貼目錄但適合杭州市農業發展需要的先進農機具進行購置補貼,市級財政最高給予機具價格的40%補貼;二是推進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基地建設,市級財政最高按照項目投資額的50%給予補貼,單個項目最高補貼額度為100萬元;三是加強新型農機具引進試驗 (示范),對引進試驗(示范)未列入市級以上農機購置補貼目錄,但符合當地可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應用的新型農機具,市級財政最高給予新型農機具價格50%的補貼,單臺(套)補貼額度最高為50萬元,各地可根據本地財政情況追加補貼。

1.3.1 全力推進示范縣創建
全力推進省級農業 “機器換人”示范縣創建工作,余杭區認真對照省市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區創建工作目標、任務及要求,進行查漏補缺,尤其從水稻機插、農機裝備保障、農機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及工作創新等薄弱環節入手,抓準工作發力點,通過制定年度實施計劃,將任務分解到鎮街、示范合作組織、示范基地及相關責任人,確保余杭區農業 “機器換人”示范縣創建工作順利實施。
1.3.2 大力推進示范基地建設
依托市級農業 “機器換人”示范基地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加大農業各產業、各環節“機器換人”的新動力。今年,市級立項農業“機器換人”示范基地項目15個,擬投入資金1 530余萬元。同時,區、縣級財政加大扶持力度,共有6個區縣設立了農業“機器換人”專項資金。如今年蕭山區級農機化促進項目共立項24個,預計補助200萬元,重點推進節水節能環保類機具設備示范推廣;桐廬縣級示范基地項目立項6個,預計補助96萬元。
1.3.3 努力推進新機具的引進和試驗示范
2018年,杭州市積極開展新機具的引進和試驗示范建設。市級引進試驗新機具3臺(套),擬投入資金163萬元。相關區縣開展首臺套引進試驗,為推進主導產業關鍵環節機械化應用奠定基礎。如余杭區引進試驗葉菜移栽機、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配套設備2臺(套),擬補助資金32萬元;桐廬縣新機具引試立項3臺(套),擬補助資金24萬元。
1.4.1 做好推廣宣傳
采取多種宣傳形式,擴大農業“機器換人”影響力。今年已在市、縣各級層面組織如水稻插秧機作業技能競賽、水稻側深施肥作業演示、植保無人機作業培訓班、農業“機器換人”現場會、科技下鄉等40余場培訓及演示推廣活動,參與人數2 000余人,反響熱烈。并及時通過各種媒體發布創建動態、典型事跡、政策問答等宣傳信息,營造爭創氛圍。編印了農業“機器換人”政策匯編,送發給鄉鎮(街道)、農業生產經營企業、種養大戶。
1.4.2 加強業務培訓
組織舉辦了全市農業“機器換人”培訓班,各區、縣(市)農業“機器換人”工作負責人、機器換人示范基地項目負責人參加了培訓。培訓班采取了課堂與課外相結合形式,通過增加現場體驗、演示、交流討論等互動環節,使農業“機器換人”更加生動直觀地展現在學員們面前,豐富了學習內容、提升了學習效果。
2018年以來,杭州市各級農機管理部門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困難和問題仍然存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受補貼政策調整變化的影響,購置補貼直到今年7月才明確;二是由于購機補貼操作系統更新升級,今年的補貼系統直到7月才正式開放使用,且系統不夠穩定,尤其改為手機APP申請后,大部分農戶手機為老年機,無法安裝APP軟件,或是不會使用APP,給農戶申請補貼帶來一定難度;三是去經銷商化導致鄉鎮及縣級管理部門工作量加大。以上情況影響了農機購置補貼工作進度。
無論是工作目標任務、還是相關農機化創建目標中的一些指標明顯偏高,與實際情況有差距。如水稻機械化栽植面積考核指標,在水稻播種面積每年呈下降趨勢的實際情況下,保持平穩都不易,但省里每年水稻機械化栽植面積考核指標卻在逐年提高;油菜機收面積考核指標,由于受各種因素影響油菜播種面積每年波動較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影響油菜播種面積的完成,建議油菜機收面積不作為考核指標;主導產業“機器換人”示范縣創建目標中的一些指標偏高,影響縣(區)創建工作的積極性。
省級農業“機器換人”示范縣、示范鄉鎮和示范基地創建指標要求較高且作為考核指標下達,縣(區)相關部門需要做大量工作,但省級無相應資金扶持政策,經費保障不足。同時,市縣想出臺相關扶持政策,但缺少依據。下一步,省農業廳又將創建主導產業“機器換人”示范縣,建議省級配套出臺相應的資金扶持政策,進一步加大支持保障力度。
一方面,加強對示范創建實施主體工作的指導,高標準、高水平地進行農業 “機器換人”示范創建;另一方面,嚴格按照創建標準,對已經完成創建任務的鄉鎮和基地進行認定。
督促指導各地做好項目建設工作,確保11月底前項目建設完成。加強項目管理,建立項目建設信息報告制度,及時收集項目實施進展情況和建設成效等。
深入基層了解掌握“機器換人”實施成效、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為下一步整合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供數據參考。
進一步梳理出農業 “機器換人”的先進典型事例,加大先進典型的推廣力度,充分利用媒體報道、微信微博等渠道,拓展宣傳范圍,擴大影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