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昌云
按照云南省總黨組年初的部署,2018年6月—8月中旬,省總總動員,舉行了一次側重省內基層工會、兼顧部分省(市、區)工會先進經驗學習的大調研。
調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云南省第十次黨代會、云南第十二次工代會精神,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按照省委書記陳豪提出的關于開展“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 服務職工在基層”活動指示要求,注重“調”與“研”并重,“查”與“促”共振,“形”與“效”同步,全面了解掌握全省工會工作情況,發現和解決難點問題,為推動創新發展提供依據。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王樹芬親自參與,省總工會黨組成員和副廳級以上領導牽頭組成14個調研組,對全省16個州(市)、40多個省級產業系統公司工會,以及上海、廣東、廣西、江西、山西、河南、湖北7個省市,圍繞8個方面的調研課題,進行了調研和學習考察。

無論是在昆明各縣區、企業,在玉溪各基層工會,還是在上??疾?、學習,王樹芬除了談笑風生以外,就是每到一處她幾乎都會下意識地強調這么一句。
這句話是實情——從5月17日在云南省總工會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云南省總工會主席以來,到6月初開始大調研,王樹芬正式加入工會方陣不到一個月!
“服役”未“滿月”的“兵”,當然是“新兵”。
因為是“新兵”,王樹芬在整個調研過程中,用了相當多的時間去聆聽,去垂詢、去觀察,去感悟,去思考。
調研中,除了少數不太明白亟需搞懂的情況,王樹芬極少打斷介紹人的話,總是認真地傾聽。
基于曾經民政工作濟難扶困與工會服務職工的兼容與相通,王樹芬又不能完全算“新兵”——
在對職工的情懷上,對職工疾苦的了解方面,從昔日的中甸縣大中甸公社這個中國體制內最基層的平臺出發,在未到省人大常委會領導之前,她一路走到省民政廳副廳長、廳長這個位置,并且一待就是整整9年!
9年中,王樹芬工作的一個很大內容就是深入基層和民眾家中訪貧問苦,這其中,就有不少困難職工家庭。
這些職工的“痛點”,她了然于心。
當然,“新兵”的說法并非機械地以入職工會的短長為標準,而是相對于日新月異的社會經濟發展態勢而言。
這是因為,每一個工會干部所面臨的現實問題是,近年國家的社會經濟形勢發展迅疾,在互聯網大數據的強勁催生之下,工會工作日新月異,即使所謂“老工會”也目不暇給,靠以往多年乃至幾十年所積累的經驗和老方子,早已不敷其用。
換言之,在國際、國內新形勢下,沒有一個工會工作者不是“新兵”,沒有一個人不面臨重新學習和全新探索以適應客觀形勢發展變化的新課題。
“創新”“圖新”“革新”歷來是中國人主動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智慧選項,千百年來的古人對此可謂“往哲是與,先典攸高”——早在距今3500年前的商湯時代,先民就提出了“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若能實現一天新,就要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以適應客觀形勢變化的合乎規律性的發展觀。
這就從理論上為“大調研”提供了歷史合理性和必然性。
進一步說,在“習近平新時代”,各行各業的每個人,都是、也必然是“新兵”。
也因此,“新兵”就工會口而言,是指所有的工會干部!
這樣,大調研,就不僅“必然”,而且“必須”!
王樹芬和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孔貴華認真聆聽盤龍區總工會領導的匯報,對于區總工會推出的旨在服務農民工,且十分接地氣的系列動漫作品《小強春城務工記》,兩位領導顯示了極大的興趣。
調研中,王樹芬問盤龍區政協副主席、區總主席張云霞:“困難職工解脫困你們什么時候可以完成?”
張云霞回答:“今年可以全部完成。”
王樹芬又問:“不在全總數據庫,但依然困難的職工咋辦?”
區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許永春接答:“我們還有二級檔案兜底?!?/p>
在安寧市政府副市長、市總主席王梅向王樹芬、孔貴華一行匯報工作前,王樹芬、孔貴華先到職工服務中心察訪,仔細詢問了中心工作人員收入、待遇、身份等詳情,草鋪鎮工會聯合會副主席朱紹宏心直口快:“工會社工待遇太低,留不住人?!?/p>
王樹芬微笑傾聽,認真做筆記。
“安寧市的工會工作亮點很多,我們收獲很大,”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孔貴華則在總結發言時表示,“我們要認真研究基層職工和基層工會干部的意見和建議,比如工會社工待遇過低和增加社工的問題?!?/p>
這是大調研活動中的兩個短鏡頭。
大調研按照省總黨組的部署,調研圍繞8個方面的課題進行,既圍繞中心課題,又有所側重。
應該說,這8個方面,其實已經囊括了工會工作的所有方面,所以,這次的大調研必然全面、系統而深入。
“他山之石,可以為錯,可以攻玉?!毙值苁。ㄊ?、自治區)工會的許多好經驗、好做法令調研組興趣盎然。
“上海市工會工作特色鮮明、亮點紛呈,值得云南工會學習借鑒,”參加第一組調研的省總辦公室主任金勇說,“上海市總把工會工作納入‘大黨建’工作格局之中,堅持經常抓、抓經常,實現黨組織和工會組織的有效覆蓋?!?/p>
“他們深化黨工聯建建設,堅持同步建立隊伍、同步選配人才、同步賦予工作任務,較好地發揮黨建的引領作用。再是深化黨工共建載體建設。”
“創新職業化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建設體制機制,為推進工會工作提供堅強的力量保障。上海浦東新區總工會圍繞實現‘招得進、留得住、用得活、管得嚴’的目標,注重創新體制、優化機制,積極探索社會化運作、職業化管理、專業化培訓,促進職業化社會化工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的健康發展?!?/p>
金勇說,“這對于我們解決目前工會人手嚴重不足,啟發尤其大?!?/p>
省內的調研收獲頗豐。
各調研組深入到66個縣(市、區),200多家基層工會,采取匯報會、座談會、實地查看、個別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進行調研、考察和學習。其間,共召開座談會71場(次),發放問卷6000多份,梳理問題建議122個,提出建議對策措施84條。
調研本身還是一次上下交流溝通的良機,省總領導通過調研中的交流,也把領導層的思路傳導給了基層工會——
比如,調研中,王樹芬針對一些縣區請求省總資助建設職工活動中心時明確指出:
“活動陣地應該在基層、企業、社區、樓宇,縣區要建活動中心,更重要的是要有網絡把腳延伸下去,職工在哪里,工會的服務觸角就要延伸到哪里?!?/p>
這一來,基層工會的下步改革和工作的方向感就“十足”了。
通過調研,使省總黨組摸清了云南工會的各方面“底數”,借助“他山之石”,不僅發現了自己的“短長”,更主要是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云南省總多年來的工作,成績集中在以下4大板塊:
始終保持工會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廣大職工主力軍作用得到發揮;維權服務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工會改革工作成效明顯。
具體來說,有以下方面成績:
全省共有1萬多家企事業單位、近100萬人次職工參加了各種形式的勞動競賽,近10萬名職工參加技能競賽,1200多名職工提升了技術等級;
在2017年16個州(市)制定出臺工會改革實施方案的基礎上,125個縣級工會、32個省級產業系統公司工會出臺了工會改革實施方案,改革工作向基層延伸,改革內容向縱深拓展;
逐步推廣“祥云樣本”,深入開展困難職工精準識別“回頭看”,解困脫困工作持續加力,全省2.59萬戶困難職工實現解困脫困。加強以職工服務中心(站、點)為主的陣地建設,建立縣級以上職工服務中心77個,充分運用互聯網等新技術新手段,為職工提供多樣化服務,職工滿意度不斷提升。
基層工會更是亮點紛呈且奪目。
農民工工作有新突破——
昭通市總依托市政府駐外招商聯絡處,先后在重慶、廈門、成都、深圳、杭州、北京成立了流動會員工會和職工之家,并指導彝良縣、鎮雄縣總工會分別在昆明、浙江永康成立流動會員工會;與重慶市南岸區總工會、廈門市思明區總工會、成都市總工會、北京海淀區總工會簽訂農民工維權合作協議;永善縣細沙鄉總工會對轄區務工人員先登記入會、后持證流動,做到一次入會、持證轉接、有序流動。
職工服務陣地建設有新成效——
文山州總工會的州(市)與中心城區聯建方案,有特色、有創新、有亮點。
云南機場集團工會建設“愛心媽媽小屋”、“員工訴求中心”、心理咨詢室,全方位服務職工身心健康。
云南能投工會與省圖書館、新華書店合作建設職工書屋,使書屋——藏書適時更新、讀書緊跟時代、購書便捷優惠。
困難職工幫扶服務有新舉措——
云南交通工會、云南冶金工會等多方籌集資金,建立本級職工幫扶互助機制,有效緩解了職工生活、就醫、子女就學等困難。
云南煤化工工會在企業生產經營不正常、職工生活普遍困難的特殊時期,針對不同幫扶對象、采取不同幫扶措施,通過做實轉移就業培訓等工作,確保職工隊伍整體穩定。
互聯網+工會工作有新亮點——
省郵政工會開發建設“全省郵政工會工作綜合信息平臺”并投入運行,11個模塊功能與云南郵政工會主要工作職能相契合,涵蓋了會員會費、活動組織、民主管理、幫扶維權等內容。該系統已應用于全省郵政系統工會,得到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工會高度認可并在全國推行。
勞動法律監督有新進展——
昆明市總加大“工會維權意見書、建議書”的推廣力度,自2012年推行以來,已累計發出“意見書”7640份,涉及事項件件有落實、事事有回音。
曲靖市總深入推進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1280個,聘監督員2515名,積極受理案件,促進企業依法規范用工。
云南建投工會在務工流動性強、季節性強、時間短的農民工中推廣簡易勞動合同示范文本,維護了農民工合法權益。
職工普惠服務有新做法——
昆明市大力推行普惠服務職工工作,在全省率先啟動“工惠卡”、“愛心驛站”建設工作,全市發放“工惠卡”53萬多張,建成“愛心驛站”216個。
玉溪市采取協調一致、上下聯動、分級負責、資源共享的立體運作方式,按照“6+X”模式全面建成以市級職工服務中心為龍頭的市縣鄉三級職工服務體系。
技術工人待遇有新提高——
云南電網為職工開辟管理類、專業技術類、技能類三條職業發展路徑,同級專業技術類、技能類人員的工資待遇優于管理類人員。
昆鋼、云天化、云南冶金等企業建立職業培訓、技能鑒定、崗位提升的機制,著力打通職工晉升通道。
基層工會干部隊伍建設有新探索——
綏江縣總在全縣10家非公企業試行兼職工會主席崗位津貼制度,根據會員人數發放100—400元/月不等的津貼。
昆明市總建立干部網上培訓平臺,通過培訓提升基層工會干部的履職能力。
應該說,這8個“新”,完整地體現了云南基層工會多年來在各級黨政和省總的領導下所取得的成績,洵為不易。
通過大調研,省總黨組也看到了不足,大致可以歸結為以下6個方面:
職工服務陣地建設還需要進一步規范;困難職工解困脫困任務仍然艱巨;環衛工人等弱勢群體權益維護需要重點關注;“互聯網+”工會建設進展緩慢;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進度滯后;基層組織建設仍存在短板;工會工作改革創新意識不強。
這是6塊“短板”,換個角度看,也是6個工作“目標”,針對它們,省總正在逐一研究,推出對策,在發揚成績的同時,聚集各種資源,力爭盡快一一克服。
附身,再附身!貼近,更貼近!深入,愈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