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信
呼倫貝爾大草原幅員遼闊,奶茶文化歷史悠久。今年春天,筆者有幸攜家人到呼倫貝爾大草原旅游,當地牧民招待我們一家人喝奶茶的情景,至今記憶猶新。奶茶的濃郁醇香,蒙古族同胞的熱情,皆令人回味綿長,難以忘懷。
奶茶,對于蒙古族同胞來說,既是飲品,也是主食,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他們習慣于“一日三餐茶,一頓飯”。在牧區,通常一家人只在晚上放牧回家才正式用餐一次,但早、中、晚喝三次奶茶是不可缺少的。我們的那次旅行,得到了好朋友云燕的接待。云燕是土生土長的呼倫貝爾蒙古族人。她說:“喝奶茶,除了解渴,也是補充人體營養的主要方法。每日清晨,主婦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煮一鍋奶茶,供全家人整天享用。一般在太陽升起前,全家人要喝的奶茶就已經熬好了?!?/p>
那天,在她的熱情盛邀下我們住進了她家的蒙古包。清晨四五點鐘,孩子在夢中呢喃,牛馬還在草場上打盹,云燕的額吉(媽媽)已經起床穿戴整齊了。她從蒙古包中走出,愛撫一下跑過來打招呼的看家狗,就開始準備熬制奶茶了。此時,晨光微現,草原靜謐,不遠處是一個摞得很高的牛糞堆,像小山一般。別小看這些日光曬干的牛糞,它們可是草原上寶貴的燃料,方便又實用。
云燕的額吉走過去俯身撿了幾塊牛糞點燃,爐火不一會兒便呼呼地燒起來。她嫻熟地往鍋里倒水,再從茶葉罐里取出青磚茶塊用紗布包好,放進水里。等茶水煮沸的間歇,額吉也不閑著,她拎著一只桶,到牛群里擠奶?!安菰峡諝馇逍拢葚S盛,生態良好,環境無污染,新鮮的牛奶沒什么膻味?!痹谝贿厧兔Φ脑蒲嗾f。額吉將新鮮的牛奶倒進沸騰的鍋中。只見白如綢緞般的牛奶,迅速與茶湯融合,飛濺起朵朵蘑菇云。她一手用勺子攪拌,一手用水舀將茶湯舀向空中。霎時間,滾滾茶湯四溢出,空氣中滿是醇厚的香氣。
見我們好奇,額吉親切地介紹說:“煮奶茶的時候,一定要這樣揚花,要揚99次。”揚花就像是空中的瀑布。當然不一定非要揚夠99次,只是揚的次數越多,奶茶越香,茶和奶之間越融合,茶湯也越溫潤。這時,天邊已露出魚肚白,云燕將放入了奶酪、黃油、炒米、牛肉干等伴料的奶茶端到了我們的面前。這些拌料不一定每餐都有,但只要有客人來,是一定不會少的。熱氣裊裊,濃香彌漫的奶茶,令人食欲大動。我們一家人咕嘟咕嘟都喝下了一大碗。奶香伴著肉香、米香、茶香,不僅溫暖了我們的脾胃,更讓我們真切地體驗到了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和幸福美滿生活。
草原人的一天,是從奶茶開始的。云燕說:“我從七八歲開始就跟著額吉學熬奶茶。我不騙你,拿牛糞燒出來的奶茶和用煤氣爐燒出來的奶茶,味道確實不一樣?!比缃褡≡诔抢锏乃?,甚至將“不能用牛糞”遺憾地形容成是“沒有那個條件”?!霸诔抢镒?,沒辦法那樣熬奶茶,但每天早上依然都要熬的?!痹蒲嗾f,“奶茶是要喝上一天的。冬天,我們會把熬好的奶茶放在暖瓶里。在其他季節,除了早上喝熱奶茶,其余時候就喝常溫的,當涼茶喝??柿司秃壬弦粌赏?。”
據云燕介紹,她家有牧場。春冬時節,會將牲畜圈養起來。夏天和秋天,她都會從城市回到草原,和家人們一起,趕著羊、騎著馬,逐水草而居。“一般在一個地方不會待超過半個月,這樣對草原上的生態平衡有好處。不管去哪兒,身邊都要帶著奶茶鍋、爐灶和磚茶。奶茶是必須要天天喝的。”云燕自豪地說。
事實正是如此。接下來游玩的幾天里,我們乘車在草原上馳騁近千公里,每到一處,必有奶茶。走到哪兒,都能聞見奶茶香。據導游介紹,制作奶茶離不開3個要素:磚茶、奶子(牛奶)、炒米。這3個要素聚合了不同地域的多種文化。炒米是由糜子炒制而成,是在青銅器時代由甘肅傳過來的;茶葉則是漢朝時傳到內蒙古的,多是四川和湖北等地的青磚茶;奶子則是當地游牧民族固有的特產。這幾百年來形成的奶茶文化,是諸多文明交流交融的結果。
“奶茶有消食解膩的作用。我們蒙古族人大量食用牛羊肉,喝奶茶可以化解脂肪和高蛋白。所以,對于蒙古族人來說,奶茶在飲食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云燕說,“熬制奶茶選用的茶,也有講究。四川、湖北的青磚茶味道最好。記得小時候,家里常會上演歡樂的‘人磚大戰,‘鐺鐺鐺的劈磚聲不絕于耳。那時,青磚的質量非常好,用菜刀和斧頭都砍不動,堅硬如鐵。煮出來的茶湯紅紅的,非常好看。”她依然很懷念兒時的味道。
據長者介紹,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等居民,生活中都離不開奶茶,但不同的民族,甚至同一民族不同部落的奶茶又各有不同,因此,奶茶亦呈現出多元且獨特的風味,或奶香濃,或茶味重,或咸或淡。生疏的年輕人熬出的奶茶經常會有淡淡的苦澀,而經驗豐富的長者熬出的奶茶卻嘖嘖生香。家中若來了客人,也首先要用奶茶來招待。
日升月落,亙古如斯。歲月無痕,齒間留香。在草原深處,有最原始、最淳樸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不管走到哪里,那藍天白云、清清河水、茵茵綠草、群群牛羊、點點氈房、裊裊炊煙……都會令人心曠神怡。住進蒙古包,喝一碗醇香的奶茶,吃一頓鮮嫩的手抓羊肉,別有一番情趣,令人久久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