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挺大,但還是覺得那不是飛機大面積延誤的原因,至少,身心都有點兒不情愿接受。我又被困在機場了,又。大家普遍沒早些年那么焦躁,都有手機,有網,還有充電樁,早趕到,晚回到其實區別也并不那么大,對吧?
我就是困,頭重腳輕的困,感官應該是已經關閉了的,也早沒了當年聞見機場味便不適的生理反應,只覺得所有臟腑都歇息了,不渴也不餓。
雨沖刷著玻璃幕墻,外面看上去潔凈得有點兒過,再加上聽不到的淅瀝和感知不到的濕意,讓人覺出明顯的距離感來。生分,不溫暖,隔著大玻璃都會下意識地縮回腿、裹一下衣服。
我就是困,完全不想再說話的那種困。我知道前序飛機還沒飛,也知道必須要等到了過來的才有可能飛過去,但還是會不由地去望那屏幕,并很有耐心地等待變換直到看到自己那班的名字和目的地在一大片黃和紅之中毫不例外地呈現同種色調。
設計師總是在路上的,不在不斷做新項目的實地、桌前,不在飛,便在去或離開機場的路上,當然,還有高鐵。我一向認為這是一個較飛機來說選擇起來更好的交通工具,如果時間合適的話,至少其不會因為下雨而這樣無休止地晚點或干脆被取消。到今天我依舊會按著舊傳統在登機報備完后關機,然后或睡或看書或隨手勾畫些字或者線條,好像如此便覺得在天上飛、為天上飛準備及后續的那些時間不算被浪費了似的。
我十分地困,回想起當年自己還是不到三十的小伙子,熬了數個通宵后,在有長輩在家的朋友的沙發上,兩手空空地去吃完了飯餐后絲毫沒有不好意思地酣睡起來。真香甜。
航空公司終于有了動靜,送到酒店靜候消息。一般能說起“靜候”的情境,心總是不那么容易安定下來的,如求職后的等待,錄取通知書運送時間的重復性估算,朋友家小孩做微創手術時門外一直不停祈禱著地守候時間……要等,便需要盡量調整心情、坐姿乃至呼吸的安穩地等。
我還是困,雖然已經洗漱完畢坐在了床沿,看上去似乎可以倒頭就睡了。但其實并不是。這種被航班延誤的困,是滲入骨縫里的,不像剛剛下車時脖子上輕微被掃上的雨的尾巴那么容易被擦拭干凈。在這里我辨不出方向,不知道暫居或要過夜的酒店坐落在機場的哪一處,連眺望都不知道該看向哪一邊,也不知道到底還有沒有可能今晚飛,如果有可能,會是在幾點,我該用幾分的深淺來入夢……這種種不確定,會讓明天安排會議的我緊張。
最后的最后,終于給了第二天中午飛的消息。可以不用和衣睡,總的來說在延誤里是較為幸運的狀態。窗外的雨停了,希望明天一切順利吧。
2018.05.07晚琚賓于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