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智華
今年以來,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加大,美元匯率和利率“雙升”,一些新興經濟體受到較大沖擊,全球貿易摩擦加劇,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及不確定性均明顯上升。
而受到系列因素影響,A股市場2018年1月下旬見頂后持續調整,至8月中旬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雙雙跌破了2016年1月的重要底部,創出了2015年6月見頂以來的新低。究竟A股的底在何方?
需要更多產業資本增持
近兩年形成持續漲勢的不少藍籌股今年2月見頂后反復走弱,盡管業績仍在增長而且估值還處于歷史低水平,但就是反彈乏力。除近兩年漲幅過大需要修正外,估計與市場資金面不足和外部環境的復雜性有較大關系。未來大盤要再度走穩仍需要銀行等藍籌股帶動才有效。
從上市公司2018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看,總體業績與宏觀經濟穩中向好的態勢相一致。目前滬深300指數市盈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當前破凈股票數量已經超過了歷史上最重要的幾個低點,包括2013年、2008年和2005年的大底部。
統計數據表明,2018年8月中旬上證綜指、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分別約13倍和12倍,與英國富時100指數和德國DAX指數的水平相當。而美國道瓊斯指數、標準500指數的市盈率都是25倍,滬深股市放在全球市場中比較,也是極具投資價值的。
當然,目前市場信心不足,非理性的下跌需要更多產業資本入場增持,特別是其中標志性的公司如中央匯金公司等,如果這些公司入場逐步增持,那么就會進一步增強市場信心。
統計顯示,今年5月至7月,總計有876家上市公司獲得大股東或實控人、高管等各方逾230億元資金增持。而值得關注的是,某大型銀行股今年7月按每股凈資產值為發行價實施非公開發行,由多家主要股東完成認購,發行價比當時股價高10%以上,反映出大股東對股票價值的認可。
而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的一項重要內容,到2018年6月底,全國已經有14個?。▍^、市)與社會保險基金理事會簽署了委托投資合同。養老金是以比較安全穩定的投資收益作為目標,通常會投資一些業績穩定經營良好的低估值藍籌公司,這對低估值藍籌股將帶來重大歷史性機遇。
毫無疑問,養老金等長線資金的陸續入市,不論對穩定市場還是引導價值投資都具有重大意義。
監管層維穩呈現“政策底”
8月8日,中國證監會發布信息稱,證監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經濟形勢分析和各項工作部署的要求。會議強調,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六穩”的要求貫徹到資本市場監管工作的各個方面,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和擴大開放,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更好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證監會提到,要抓緊推進滬倫通各項準備工作,爭取年內推出。積極支持A股納入富時羅素國際指數,提升A股在MSCI指數中的比重。修訂QFII、RQFII制度規則,統一準入標準,放寬準入條件,擴大境外資金投資范圍。
另外提出,抓緊完善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制度,促進上市公司優化資本結構、提升投資價值。鼓勵包括國有控股企業、金融企業在內的上市公司依法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強化激勵約束,更好服務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金融改革。推動落實好公募基金參與個人稅收遞延型養老賬戶試點工作。
同時,為加快推進降低企業杠桿率各項工作,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五部委聯合印發《2018年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要點》,其中提出,對降杠桿及市場化債轉股所涉及的IPO、定向增發、可轉債、重大資產重組等資本市場操作,在堅持市場“三公”原則前提下,提供適當監管政策支持。
業內人士表示,五部委公布的降杠桿工作要點,和證監會“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五項舉措,被認為是維穩市場的強心劑。在當前A股低迷時刻,監管部門重提“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外加后續即將出臺的舉措,將有利于提振市場預期,為市場注入信心,甚至是“政策底”的呈現。
從空間和時間看“市場底”
從下方支撐看,滬指2013年6月25日1849點與2014年3月12日1974點兩底部連線(2650點上下區域),構成支撐帶,2018年7月6日跌至2691點附近而走穩,8月6日再度跌近此點位而止跌,后出現強力反彈。深證成指相應跌近2008年10月28日5577點與2014年3月21日6959點兩底部連線(8200點上下區域)。
滬指和深證成指跌近上述歷史重要底部連線區域下,8月中旬出現企穩反彈。上述支撐帶是一道關鍵地帶,或至少是階段性的“市場底”,能否轉化為重要的“市場底”,要看多重壓力區能否有效突破。
從長期趨勢看,滬指有兩道長期趨勢線構成未來長期趨勢支撐帶,第一道為1990年12月95點、1994年7月325點、2005年6月998點三個底部連線(目前大概在1950點上下),第二道為1999年5月17日1047點、2008年10月28日1664點、2014年3月12日1974點等底部連線(目前大概在2300點左右)。一般來說這兩道長期趨勢線及其之間區域是長期底部所在的區域,而隨著其不斷上移,支撐帶也不斷抬高。
2018年5月為2013年6月25日底部1849點以來的第60個月,為重要周期段,結果既形成低點產生一波反彈又形成轉折高點,導致之后幾個月的調整。2018年底至2019年第一季度是2008年底至2009年初以來的10年周期,估計會產生重要的時窗轉折效應。
從歷史走勢看,A股市場表現為見大頂后調整5年的周期波動性,如2001年見頂后調整至2005年下半年,后啟動2006年和2007年牛市;2007年10月見大頂后調整5年,至2012年12月初見重要支撐點。另外,2009年8月見頂后反復調整筑底了5年,于2014年7月形成一波大漲勢的啟動點;如果按5年周期推斷,2015年6月見頂后,或在2020年(例如可能在下半年)形成下一波局部牛市的周期啟動或構筑點,當然期間或還會有波段修復漲勢。
“積極財政政策”迎來結構性機會
2018年6月27日,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二季度例會在北京召開。 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這次在穩健中性貨幣政策表述后,明確提出“松緊適度”“保持流動性合理充?!钡呢泿耪叨ㄕ{有著積極的意義。結合央行持續定向降準,以及政策定調的微調,央行中性偏松的貨幣政策取向較為明確。
同時,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2018年7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部署更好發揮財政金融政策作用,支持擴內需調結構促進實體經濟發展,會議強調,“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受此影響,A股市場應聲而起,周期、基建行業股票漲勢強勁。
當然,這次“流動性合理充?!睍?0年前4萬億元政策要溫和得多,沒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
“當前經濟運行穩中有變,面臨一些新問題新挑戰,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面對"變"的局面,近期中央高層會議提出“下半年,要保持經濟社會大局穩定”“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穩定”“平穩”成為亮點,會議進一步定調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未來積極財政政策將發力,而在房地產調控政策不變下,加大基建投資或將成為重要突破口。周期、基建等行業股票或成為市場反復關注的對象,事實上近段來水泥建材、鋼鐵、化工等周期、基建股票較為活躍。
總體上,2017年以來,我國金融風險防控成效初顯。盡管外部環境存在復雜性,但我國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向好態勢,經濟結構持續優化。
在“流動性合理充?!薄胺e極的財政政策”下,A股市場可望迎來結構性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