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琴
[摘要] 目的 通過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的臨床護理方法和效果進行分析探討。方法 選擇該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期間接受治療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90例作為該次試驗的臨床研究對象,按照隨機的方式分為每組95例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結果 經過優質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及血糖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護理方面針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和實際病情狀況給予優質護理干預,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大大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提升,值得在臨床應用上推廣。
[關鍵詞] 肺結核;糖尿病;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 R47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b)-0114-02
作為慢性傳染病的結核病主要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也是當前對人們身體健康威脅力極大的疾病之一。肺結核也是由真菌引發的深部感染中的首位疾病,因為沒有明顯的臨床表現,因此很容易導致誤診和忽視,嚴重耽誤患者的治療時機。而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十分復雜,臨床治療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阻礙非常大,實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能夠將治療效果顯著提升,該文針對該院2017年9月—2018年3月收治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90例實施的優質護理干預方法和效果展開分析討論,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接受治療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190例作為該次試驗的臨床研究對象,按照隨機的方式分為每組95例的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給予優質護理干預,該組男性45例,女性50例;年齡25~61歲,平均年齡范圍(43.1±0.8)歲;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該組男性30例,女性65例;年齡26~60歲,平均年齡范圍(43.7±0.1)歲。該次實驗的所有研究對象臨床基本資料可以進行比較,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實驗的所有臨床研究對象均為主動參與且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的護理基礎上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具體方法有以下幾方面。
1.2.1 心理護理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需要患者長時間服用藥物。由于病情反復發作且病程長,再加上肺結核本身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必須對隔離制度嚴格遵守,探視受到限制,而糖尿病作為終身性疾病,所需治療時間長沉重的經濟負擔,患者會擔心肺結核傳染給周圍人,害怕周圍人知道鄙視自己,因此很容易產生悲觀、孤獨、自卑、失望的不良心理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會引發不正確的生活態度對患者的機體免疫功能和身體康復功能造成不良影響。因此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及時進行有效的心理干預,對其不良的心理狀態進行有效調節,使其心理健康得到促進,同時能夠將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提高。護理人員應當秉持著強烈的同情心和高度責任感,通過對患者的性格及心理特點了解掌握,進一步對其心理情緒的變化掌握,采用鼓勵安慰的方式與患者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經常性的與患者溝通交流,結合患者本身的文化背景、精神、社會等方面的需求,給予針對性的優質護理干預,使患者精神心理上的負擔最大程度的減輕,以穩定的心理狀態使血糖水平穩定,病情康復得到促進[1]。
1.2.2 飲食護理 肺結核是一種能量消耗性疾病,治療時要求患者攝入維生素、熱量、蛋白含量高的食物,使患者的營養供給得到保證。而糖尿病患者需要對飲食加以控制,尤其是對糖類的攝入必須限制。因此理想的飲食狀況是既能夠將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又能夠提供肺結核病所需要的蛋白和熱量。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病情等制定專門的膳食計劃:患者的主食主要以粗糧、面和適量的雜糧為主,優質蛋白質以豆制品、乳類為主,每天蛋白攝入量保持在100 g左右,主食維持在300~400 g,根據少食多餐的制度,一天當中攝入的總熱量按照早上、中午、晚上各1/3或中午晚上各2/5、早上1/5的攝入量進行分配。患者必須定時定量進餐,與單純的糖尿病患者相比總熱量的攝取應當增加10%左右,在滿足患者所需總熱量的情況下,將如鉻、磷、鋅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補充足量,食物營養結構采取中蛋白和脂肪、高纖維素。由于胃腸道會受到抗結核藥物的刺激,所以為了使患者的食欲增加應當對其飲食的種類經常進行調整,根據患者的血糖控制狀況進行最佳飲食方案的調整,對于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要提醒其遵循按時進餐的規律,如果患者飲食后發生嘔吐現象,應當及時向醫生報告對其進行糖類補充,通過護理對患者的飲食方面加強護理干預[2]。
1.2.3 用藥護理 對于肺結核的治療藥物服用需遵循適量、規律、早期、聯合、全程的用藥原則,不可隨便將藥物停止。正常的糖代謝會受到異煙肼的干擾導致糖耐量降低,血糖升高;而肝微粒體酶對甲磺丁脲等磺脲類藥物的代謝失活可以得到利福平的促進作用,其半衰期縮短使降糖作用受到影響。抗結核治療先用利福平和異煙肼,則不應當選用磺脲類降血糖藥物而選用胰島素為糖尿病的主要治療藥物。在治療階段中對患者的血糖進行定期監測,隨時根據血糖的變化情況將降糖藥物和胰島素的劑量進行調整。使用胰島素的患者應當嚴格遵照醫囑,注意準確的把握劑型、計量、時間和注射部位[3]。
1.2.4 運動指導 糖尿病患者的疾病改善少不了運動的支持,對此,護理人員應當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為其制定嚴格的運動量,選擇在餐后1 h進行運動,在運動過后,要指導患者補充水分,以起到良好的降糖效果。運動過程中,最好有人陪同,以免患者出現意外。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及血糖水平進行統計比較[4]。
1.4 統計方法
文章數據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以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
該次實驗結果顯示,經過優質護理干預后的觀察組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與對照組相比明顯更高(P<0.05)。見表1。
2.2 血糖水平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兩病同時存在時會使病情更加復雜化,肺結核病情會由于糖尿病進一步加重和促進發生發展,而糖尿病又會由于肺結核加重代謝紊亂,兩種疾病互為因果,相互影響,只有對兩種疾病的特點同時兼顧[5],開展有針對性、計劃性的治療措施,才能減少復發率,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對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實施的優質護理干預中,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人員應當將糖尿病、結核病兩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知識向患者詳細介紹,要求患者堅持服用藥物并到醫院定期進行復查,不可以將藥物擅自停用、減少劑量。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注意各種感染的預防,對飲食方案進行合理調理并進行適當的運動對血糖的控制十分重要,運動療法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狀態得到有效改善,同時增強體質和胰島素的敏感性。多攝入優質蛋白和足夠熱量的食物使患者保持充足的營養,增進機體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6]。該次實驗結果顯示,經過優質護理干預后的觀察組患者滿意度97.9%與對照組的患者滿意度91.5%相比較更高,觀察組的臨床護理效果更加顯著。
綜上所述,通過有計劃性的兼顧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特點進行護理,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提高,自我護理能力有效掌握,臨床治療效果顯著提升,患者滿意度高,值得臨床應用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胡永紅.臨床護理路徑在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12):1527-1528.
[2] 趙海紅.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86例臨床護理[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8):119-120.
[3] 孫紅艷,李艷霞.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護理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4):262-263.
[4] 米日古麗·祖農,馬依努爾·玉素.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6):23,25.
[5] 何仲愷.72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護理[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220-221.
[6] 程燕琴,沈兵.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護理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A):292,294.
(收稿日期:2018-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