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慧萍 王妍 王俊愛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干預性護理方法與價值。方法 選取2016年的8月—2018年的2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102例,隨機納入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干預性護理,對比護理效果和血壓、血糖控制效果。結果 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在接受護理后的血壓、血糖水平更穩定;研究組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率、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配合度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提高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干預性護理的有效性,能夠幫助患者更加高效的控制血壓、血糖水平。
[關鍵詞] 糖尿病;高血壓;干預性護理;老年患者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b)-0168-02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對患者影響非常大,也使得其預后難以預料[1]。優質、高效的護理工作是治療過程不可或缺的環節,尤其來年患者,通過積極的干預手段提高其認知程度和配合度,調節身心狀態,且保持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對其預后有積極的意義[2]。該文分析了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干預性護理方法與價值,分析2016年的8月—2018年的2月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120例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文選取在該院接受治療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病患102例做為該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2型糖尿病相關的診斷標準,且證實合并有高血壓。②患者年齡超過60歲,其意識清醒,語言能力正常,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將患者分別納入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資料:研究組中有51例患者,其中有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齡60~79歲,平均年齡是(71.5±2.3)歲;病程5~24年,平均病程是(11.4±3.2)年。對照組中有51例患者,其中有男性30例,女性21例;年齡60~81歲,平均年齡是(72.8±2.5)歲;病程5~22年,平均病程是(10.1±2.8)年。對比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傳統遵醫囑式護理,研究組則予以具備更強針對性的干預性護理,方法如下:①認知干預。治療階段為患者詳細講解各項指標代表的意義,說明各類并發癥的誘因,指出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項,與其共同分析其存有的風險因素,強調積極參與治療的意義;定期組織健康講座,為患者和家屬普及一些疾病治療方面的進展,示范血壓、血糖的監測方法等。②心理干預,護理工作中多從患者的角度看待及解決問題,更加重視護理細節,提高患者的信任程度。準確掌握患者心理狀態的波動,采取有針對性的干預手段,幫助患者疏導不情緒,減輕心理壓力。③飲食干預。合理飲食是有效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的重要環節。根據患者的合并疾病、血壓與血糖水平、身體需要制定飲食計劃,列出飲食清淡,幫助患者科學調整膳食結果,從而更加合理的飲食。指導患者選擇低鹽、低脂、低糖、低膽固醇且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教會患者怎樣計算每天攝入的熱量。④鼓勵患者多進行適當、規律的運動鍛煉,幫助患者選擇幾種合適的運動方法,因為空腹運動導致低血糖發生的幾率過高,而剛進食便立即運動對機體消化及吸收功能均有一定影響,固運動時機應當是餐后的1 h,每天運動時間在20~40 min。需要注意,若患者尿酮陽性或血糖水平在13.3 mmol/L以上,則不適合參與運動鍛煉。⑤用藥干預。將降糖、降壓藥物的用法詳細向患者說明,若患者需要注射胰島素,將胰島素的注射方法和注意事項詳細告知,教會患者怎樣正確觀察、分辨及處理用藥后輕微的不良反應,提醒患者若在用藥后有不適癥狀,立即告知護理人員或家屬。告知家屬患者的用藥時間,促進患者用藥以從事提升。患者治療過程可能需要應用β-受體阻滯類藥物,這類患者要增加用藥后其心率的監測頻率。囑咐患者日常口袋中備有糖果,一旦有低血糖癥狀,及時補充糖分。⑥中醫護理干預。結合患者的癥候表現進行準確的分型,即肝陽上亢、肝火上炎、痰濁上蒙以及陰陽兩虛。屬肝陽上亢的患者需予以平肝潛陽法調理,可以取穴三陰交、肝俞、腎俞進行針灸。屬肝火上炎的患者需予以清肝瀉火法調理,可喝由大黃、決明子以及菊花沖泡的水。屬痰濁上蒙的患者需予以燥濕化濁法調理,可取穴風池、中脘、豐隆、內關等穴機械能針灸。屬陰陽兩虛的患者需予以滋陰補陽清肝瀉火法調理,可取穴腎俞、脾俞、風池、關元、三陰交、足三里進行針灸。
1.3 觀察指標
接受護理后幫助患者進行血壓水平(收縮壓、舒張壓)以及血糖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檢測并進行比較。調查兩組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率、護理滿意度并評估治療配合度。
1.4 統計方法
該文統計所得數據資料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以(x±s)表示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血壓、血糖水平
研究組接受護理后的舒張壓是(78.8±5.2)mmHg,收縮壓是(123.7±6.2)mmHg,空腹血糖水平是(7.2±2.1)mmol/L,餐后2 h血壓水平是(9.4±2.5)mmol/L;對照組接受護理后的舒張壓是(91.3±5.7)mmHg,收縮壓是(138.5±6.9)mmHg,空腹血糖水平是(9.5±2.6)mmol/L,餐后2 h血壓水平是(12.6±2.9)mmol/L;研究組與對照組相比在接受護理后的血壓、血糖水平更穩定,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對比兩組疾病知識知曉率、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配合度
研究組患者的疾病知識知曉率、護理滿意度以及治療配合度均高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