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潮汐能是一種尚待大力開發的巨大可再生資源。本文簡要介紹了潮汐電站的各種水電機組及其關鍵技術,如水輪機技術和防腐技術等。通過對這些技術的介紹,可以便于我們更好地學習和了解潮汐發電技術。
【關鍵詞】潮汐電站;水輪機;水輪發電機;海水腐蝕防止技術
1、豐富的潮汐能量資源
潮汐能是海水在月球、太陽等引力作用下形成周期性海水漲落而產生的能量。根據世界能源會議《1992年能源資源調查報告書》,全世界潮汐能的理論資源量為22億kW。其中可開發潮汐能約10~11億kW,年發電量約12400億kWh。
2、潮汐電站水輪發電機組的關鍵技術
2.1 水輪機水力設計技術
潮汐電站利用水頭低,潮差變化大,水頭變動頻繁,這些都給水輪機的水力設計帶來一些困難。另外,許多潮汐電站運行工況復雜、轉換頻繁,例如不僅要求正反向發電,還要求正反向抽水、正反向泄水,這更增大了水輪機水力設計的難度。因此,要根據電站實際情況和用戶具體要求,應用現代CFD技術,權衡協調各種工況的要求和性能,設計出綜合效率高、過流量大、空化性能好的轉輪及流道。對多種工況運行的轉輪而言,通常只要求正向發電和反向抽水運行的高效率,不追求反向發電和正向抽水運行時的效率。
2.2 大型全貫流式水輪發電機的關鍵技術
全貫流式水電機組在潮汐電站中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應針對大型全貫流式水電機組進行專項研究。特別要對大型全貫流式水電機組的特殊關鍵問題,如水密封技術、機組動態穩定性問題等,開展專題調查和研究。
2.3 海水腐蝕防止技術
潮汐電站水電機組部件長期浸泡在海水中或處于鹽霧彌漫的空氣中,這不但對結構中的金屬要產生嚴重的腐蝕作用,產生點蝕、縫隙腐蝕和應力腐蝕,而且對機組中的電氣元器件及絕緣也要產生很大的影響。在潮汐電站機組中,防止海水腐蝕的主要措施有:
(1)合理選擇材料,關鍵金屬部件采用Cr、Mo含量較高,甚至還含有Ni的不銹鋼。法國朗斯電站曾對水輪機部件的材料進行大量研究,對普通鋼、不銹鋼和青銅進行調查比較和實驗,最后決定12臺水輪機轉輪采用含17%Cr和4%Ni的不銹鋼,另外12臺采用含9%Al的青銅制造(運行結構證明,兩種材料均有較好的抗海水腐蝕性能,抗腐蝕性能相近),水輪機輪轂及燈泡體采用18Cr8Ni3Mo的不銹鋼,而機械強度要求較高的一般部件則采用普通鋼。
(2)涂敷耐海水腐蝕涂料
所有與海水接觸的普通鋼部件表面應涂敷一層耐海水腐蝕的涂料。法國朗斯電站經過比較,選用乙烯樹脂系涂料,運行效果良好。我國江廈電站的防海水腐蝕涂料則采用以H-36厚漿型環氧瀝青漆為底漆,氯化橡膠涂料作中間漆,高接觸型氧化亞銅防污涂料為面漆,這套防腐涂料不僅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蝕性能,而且還具有良好的防止生物附著的功能。
(3)采用陰極保護技術
陰極保護技術是一種化學防護技術,是一種以犧牲陽極、保護陰極來防止金屬結構海水腐蝕的方法。我國江廈電站也采用了陰極保護技術。
陰極保護技術有兩種,一種是不帶外部電流裝置的,由金屬構件(被保護陰極)與具有更高負電位的金屬護件(犧牲陽極)之間的電接觸來實現極化。如轉輪的輪轂體,可在噴鍍鋅以后涂以封閉層、防腐層。另一種陰極保護方式是帶有外部電流裝置的,它通過外部電流來維持金屬構件的負電位。
(4)發電機防海水腐蝕技術
潮汐電站空氣中的鹽霧除對發電機結構件、定子鐵心等造成損害外,還可能在定子繞組表面產生放電現象,損傷絕緣結構。因此,發電機繞組絕緣要采用防鹽霧絕緣材料和結構,定子背面及定子槽要涂以適當涂料。定子槽涂層應為半導電的,以便將線棒外部的電暈保護接地,并防止相鄰定子疊片間發生短路。
2.4 防海生物附著技術
海水中的海生物容易附著在金屬結構表面,影響過流部分的過流條件,影響機組出力,降低運動部件的靈活度。而且海生物的附著力極強,清除非常困難。例如,法國朗斯電站24臺機組每年要清除約1t的海生物附著物,花費60萬法郎。
潮汐電站機組中防海水物附著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一是過流表面涂敷能殺死海生物的涂料;二是電解海水,產生毒性氯離子,抑止海生物附著。前蘇聯基斯洛電站研究出一種含有能殺死海生物組份的漿料,涂敷過流表面,同時采用從海水中制取氯離子,輸送至流道表面,驅除污著物的幼蟲。這兩種措施,雙管齊下,能保證10多年內流道內無海生物附著。
3、結束語
潮汐發電的發展方興未艾,對于我國廣闊的海岸線,相信越來越多的潮汐發電站得以建設。因此,總結國內外經驗,啟迪創新思維,攻克潮汐發電的技術難點,對我們掌握和運用潮汐發電技術意義非凡。
作者簡介:周春蘭(1976-),2000年學士畢業于四川輕化工學院電子工程自動化專業,現在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輔機事業部技術開發室工作,從事水輪機,水輪發電機,汽輪發電機配套冷卻設備設計研究工作,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