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江
【摘要】“十三五”期間,隨著一批中型水庫項目開工建設,施工期的環境保護問題尤顯突出。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惡劣影響日益嚴重。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為保證人類社會的長遠發展,必須重視環境的保護和治理。為此,需要加強環保治理和保護工作。本文以水利水電工程為例,對在工程設計階段貫穿環境保護思想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然后闡述了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的環境保護主要考慮因素,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水利水電工程;設計;環境保護;考慮因素
引言
在我國水利工程方興未艾,施工期間對環境的破壞問題也逐漸引起重視,成為影響工程建設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主要因素。故為調節我國水利項目與自然環境的關系,促進工程建設當地的經濟發展,亟需解決施工場地內生態多樣性問題,以實現經濟、建設與自然環境共同發展。
1、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環境保護是國家法律以及政策要求,國家相關法律中對于水利水電工程的環境保護工作有著明確規定;第二,可以更好地為業主提供服務,有助于開拓市場并且維護企業的市場;第三,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環境專業是設計單位主要的競爭力,也是構成核心競爭力的組成單位,在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設計市場競爭也同樣殘酷,對此,需要更加注重環境保護設計工作,提高設計單位的軟實力以及綜合競爭力;第四,有利于節約設計成本,縮短設計時間,提高設計的工作效率。若水利工程設計在初始階段就嚴格按照評審專家以及相關部門的審批要求以及建議進行,在設計時對資源、環境、生態、景觀、低碳等因素進行了合理設置,對于通過技術考核以及行政審批有積極作用,設計報告評審之后也無需進行大量的修改;第五,需要提高設計產品的社會效益,使得設計產品的生產價值更高。要想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結束后,其不僅作為人們工作生活的場所,也是城市面貌的體現,其具有藝術性和實用性,同時在景觀美學以及生態環境等方面均有研究價值,設計是工程的靈魂所在,可以通過環境基流、分層取水等多重技術手段提高產品的設計質量,使得設計產品具有更強的生命力。高品質的設計產品是企業獲得良好口碑并建立優良企業形象的有效途徑,因此,需要加強對產品自身的研究,對多種設計方案進行比較分析,提高產品設計質量。通常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
2、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的環境保護新趨勢
2.1環境保護穿插整個項目生命周期
水利水電工程的生態環境保護不僅僅體現在某一個階段,而是貫穿于整個工程項目的生命周期。在實踐過程中,已經有多個專家提出理論生態規劃、生態設計、生態施工、生態運行的運行模式。此外,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可將其分成5個不同的階段,即項目建議書、可研、初步設計、招投標、施工設計。在實踐過程中,對于每個環節,設計單位都需要以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與要求實施。
2.2環境保護需要全專業的參與
對于環境保護工作,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不僅屬于環境專業,同時也屬于規劃、機電、建筑、水工等專業,其區別僅僅在于分工不同。在實踐過程中,需要與環境專業做好協調溝通工作,在工作過程中,非環境專業的設計內容同樣也需要包含有環境保護的內容。
2.3從傳統工程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拓展
在傳統的設計過程中,主要設計重點放在工程防洪與供水等傳統功能上,而現在的水利設計問題主要是將要點放在經濟發展上,處理好人與自然和諧關系是設計的重點。在現代水利工程設計過程中,主要涉及了資源水利、低碳水利、景觀水利等理念,其內容最終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3、施工階段環境保護問題分析
3.1重工程,輕環保
我國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第16
條規定:“建設項目需要配套建設的環境保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從環境管理方面,要求環境保護與主體工程要保持“三同時”,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的工程環境工程與主體工程并未同時開展招投標,當主體工程中標之后,直接開始施工,未設立相關的環境警示牌及其它保護措施等,這種重視工程施工,不重視環境保護的做法,不能滿足“三同時”要求。
3.2設計深度及設計變更
首先,由于目前很多項目業主為了爭取資金,催的比較急,導致工作人員在制作環保措施圖紙時,為了趕工期,在設計深度上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其次,對于在施工過程中發生的設計變更,監理人員未能及時通知設計單位,延誤了設計單位做設計變更的時間,導致環境問題得不到解決或者惡化;同時,對于主體工程發生的重大設計變更,如料場、渣場等,未及時開展環保設計或設計變更的深度達不到技施階段要求。
4、強化環境保護理念,提高水利水電工程設計水平
4.1強化環境保護理念
在實踐過程中,需要從環境保護的角度提升水利水電工程設計質量。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單位需要重視環境保護理念的提升,要以環境保護作為原則開展設計工作。首先,設計單位需對分管的各項負責人強化環境保護理念,明確工程設計方向,同時技術總工要做好環境保護技術的技術管控,通過各方面的努力實現環境保護的實際需求。其次,需要強化設計人員的環境保護理念,在工作過程中,設計人員水平高低對環境保護措施的針對性有著密切的聯系,本文中指的具體設計人員包含了設計人員的各種專業,即水工、建筑、施工、機電等,他們的區別在于分工不同。
4.2重視環境管理要求
嚴格按照《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要求,工程應做到“三同時”,重視環境招投標時間節點,在主體工程招投標之前或同步進行環保工程招投標,并嚴格控制招投標單位的資質,做到招投標后續工作落到實處。施工單位應結合施工進度安排,每開辟新的施工作業面,應與業主、設計、監理單位協調對接,在建立水土保持和環境保護措施體系的基礎上,才能進入施工程序,最大限度地減輕和控制水土流失和對相關環境影響。完善各施工區域環境保護、水土保持標識、標語和標牌,規范施工和文明施工,消除安全隱患。
4.3設計變更處理方式
在工程施工期,工程發生變更,為了項目能順利進行,這就要求施工現場環境監理人員與項目業主、設計單位及時溝通,各司其職,避免互相推諉。同時,環境監理應落到實處,全面檢查施工單位負責的渣場、施工跡地的處理、恢復情況,主要包括邊坡穩定、跡地恢復和綠化以及綠化率等,定期向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和項目業主匯報最新情況。作為設計方,也應積極參與到環保措施的實施中,在現場應解決環境監理提出的問題,并與業主積極溝通,及時針對設計變更做出相應的圖紙變更。
4.4強調工程設計和環境保護規劃的協調統一
目前,在水利水電工程設計工作中,需要加強對前期設計工作的總結和調整,同時還需要加強環境保護工作的協調,所以在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各影響因素以及不同的工作層面進行比對,從而強化環保理念和提高環保工作的強度、深度。另外,還需要在工程設計階段觀測長遠發展戰略,從可持續發展角度努力提升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結束語
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日益增多,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做出巨大貢獻,但是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逐漸成為影響社會發展進步的關鍵問題。本文結合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提出了具有針對性的環境保護措施,針對水源地水質污染情況,進行水源保護區劃分,提出了保護區污染控制措施,促進工程建設當地的經濟發展和生態可持續提供保障,極大地促進了實現經濟、建設、生態協調發展的進程。
參考文獻:
[1]楊紹金.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關于環境保護的思考[J].低碳世界,2016(26):93-94.
[2]潘星星.環境保護在電網工程設計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04):53.
[3]段保輝.水利水電工程設計中關于環境保護的幾點思考[J].住宅與房地產,2015(19):55.
[4]閻小明,黃烯,徐佳煒.基于環境保護的基坑工程設計與監測分析[J].建筑施工,2015,37(08):904-906.
[5]蘇妍.公路工程施工設計中的環境保護[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5(14):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