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龍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過程中,施工現場都會存在一些危險性的操作,諸如高空作業、爆破等施工,這些潛在的危險性操作一方面會影響現場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危,另一方面也會對周邊環境及人員造成一定的威脅。這就要求現場施工時必須嚴格按照做好安全防護措施,嚴格按照相關的安全管理導則、規范標準進行施工,及時辨別危險源,并對危險源有效的控制管理。
【關鍵詞】水利施工;危險源辨析;風險評價
引言
危險源是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根源,它指一個系統內具有潛在能量和物質釋放危險,可能會導致人員傷害、財產損失和環境破壞等安全事故的潛在危險因素或危險隱患。恰恰這些不安全因素是導致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所以,對施工危險源進行辨識、風險評價及其控制,便成為施工安全管理的核心內容。
一、危險源分類
1、可能對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造成危險的危險源。這一類的危險源通常包括了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高空墜物等。
2、可能導致工作人員身患職業病的危險源。在施工過程當中噪聲過大而引起的耳鳴、頭痛等。
3、破壞作業環境的危險源。比如工作的環境過冷、過潮等。
4、場地危險源。比如在進行河道圍堰施工之前,未及時辦理相關許可證,防護措施不完善,并沒有提前制定應急預案等,都將會給現場施工人員帶來生命財產的損失,甚至為之后的工程使用埋下重大安全隱患。
二、水利施工現場危險源辨析的程序
1、辨識系統的確定
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作業環境相對復雜,投入的機械設備數量多,這也造成了施工活動中危害因素也多而且復雜。辨識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危險源,應將該工程視為一個系統,并根據傳統的作業活動將其進行細化分解,從中理清危險源的規律性,并對水利施工過程中的作業人員、施工材料、機械設備以及施工工藝等方面的危險源進行正確辨識。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水利工程施工具有自身顯著的特征,我們應明確危險源所在的區域與范圍,可將基坑工程、起重吊裝、高空作業、焊接施工等歸為危險高發區域,并進行重點監控。
2、危險源的辨識
水利工程施工現場危險源的辨識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其一,可以吸取其他類似水利工程曾發生過的安全事故的教訓,總結出常見的危險源形式與觸發因素。其二,模擬及預測水利工程施工系統內未發生過或者發生可能性較高的事故,找出引發安全事故的深層原因,最終形成危險源清單。
3、危險源存在條件分析
對于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的危險源存在條件,其重點是第一類危險源。安全事故的本質是能量或者危險物質的意外釋放,而第一類危險源是固有存在的,是在觸發條件作用下爆發的后果嚴重的物質根源。所以,我們應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應從技術層面對第一類危險源進行剖析,確保其始終處于安全穩定狀態,同時也采取一定的防護措施降低危險源的觸發條件,提高整個水利工程系統的安全度。
4、危險源引發事故機理
①危險源與觸發因素并非一一對應的關系,一個危險源往往有著若干觸發因素,而一個觸發因素也可能同時影響著多個危險源。危險源在觸發因素的影響下,轉化為危險狀態,成為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
②由于一個系統內部各個危險源之間存在著連鎖性,所以一個危險源在若干觸發因素的影響下,會引發其他危險源進入危險狀態,有可能導致若干個安全事故的陸續或同時發生。
③危險源的存在并非一定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果能夠對危險源及其觸發因素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使其處于安全狀態,就不會引發安全事故;如果危險源管理工作不全面或不到位,沒有能夠對危險源進行有效的控制,就會使危險源進入危險狀態,從而產生引發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但這僅是可能,即使是危險源管理失效,但如果觸發因素對危險源的影響程度并不大,也不會導致安全事故的發生。所以,安全事故是在危險源受到觸發因素足夠的影響下才發生的。
三、風險評價方法
對于水利施工現場的危險源,通過LEC方法能直觀的反映其風險狀態,且該方法較簡易,受人員文化程度和素質影響較小,因此選擇該方法對水利施工現場的危險源進行安全評價實用價值較高。該方法實際上是對人身處高危環境中作業所具有的危險性進行測量的半定量方法,借助同系統風險率存在關聯的三類要素指標值的乘積去評定系統人員出現事故的風險。為使得評價過程更加簡便,允許使用半定量計值方式,就三類要素各自等級依次確定各類分值,之后運用三類分值成績D去評定風險高低,數值越高表明系統所存在的危險程度越高,應當加強安全手段,或是降低事故產生可能性,或是降低人員暴露在高危環境中的頻率,或是降低事故所帶來的損失,讓其下調到可接受數值內。
事故發生概率(L)根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等級:完全會被預料到;相當可能;可能,但不經常;完全意外;很可可能、可以設想;很少可能;極不可能;實際上不可能等七個等級分別取值為10、6、3、1、0.5、0.2、0.1。人員暴露頻繁程度(E)根據暴露于危險場所的概率:連續暴露;每天工作時間內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完全意外,很可可能;可以設想,很少可能;極不可能等六個等級分別取值為10、6、3、2、1、0.5。危險發生的嚴重程度(C)根據事故后果10人以上死亡;數人死亡;一人死亡;嚴重傷殘;有傷殘;輕傷六個等級分別取值為100、40、15、7、3、1。
假如事故出現可能性增加,則施工現場的危險度隨之增加;在高危環境中暴露的頻繁度越高,則隨之產生的風險越高;事故所帶來的損失越大,則隨之產生的風險越高。就D值而言,1、2級的風險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不會造成太明顯影響,屬于能夠接受的范圍;3、4、5級的風險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屬于不能接受的范圍。
結語:
總之,水利工程施工現場安全事故一直困擾著水利行業,給國家與人民帶來了經濟損失,而且還威脅到了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因此我們應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采取有效的措施對施工現場危險源進行控制,從而達到安全施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福藝.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危險源辨識和風險評價[J].水利水電技術,2011,35(5):127-128.
[2]吳小剛.建筑工程安全的風險識別及評價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0,14(8):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