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久軍
【摘要】紫銅止水片具有抗腐蝕能力強、強度高、無裂紋等優勢而被廣泛應用到各類高級水工建筑中。但是,實際的水工建筑物紫銅片止水帶中也會出現滲漏的現象,影響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基于此,文章主要對水工建筑物紫銅片止水滲漏產生的原因進行了簡單的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防治措施。
【關鍵詞】水工建筑;紫銅片;止水滲漏;原因;防治措施
引言
現如今,隨著我國水利工程技術的不斷發展,紫銅片伸縮縫止水在水利工程水閘、地涵、防汛墻、泵站等水工建筑物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紫銅片伸縮縫止水不僅具有自由沉降的作用,同時,其止水效果也比較明顯。為了防止水利工程中出現止水滲漏的現象,技術人員在紫銅片伸縮縫止水施工過程中,應重視滲漏的防治,提高紫銅片的止水效果。
1、紫銅片止水滲漏產生原因
在紫銅片止水帶施工過程中滲漏現象的出現是影響工程質量的一大要素,滲漏現象的產生的原因大致由以下幾點:
1.1紫銅片止水加工及安裝不當
在紫銅片伸縮縫止水帶安裝過程中,常用的安裝方式有水平止水和垂直止水兩種,若紫銅片止水加工及安裝不當,則會引發滲漏現象。如,在紫銅片板加工過程中,剪切尺寸不合標準,在加工過程中需要添加接頭來滿足止水帶需求;同時,在接頭焊接過程中,焊縫質量對滲漏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此外,焊接人員在焊接過程中,由于水平搭接焊,容易操作,但水平止水與垂直止水的接頭操作難度較大,而且要在現場進行焊接,有的施工人員圖省事,直接對接或單面焊接,既不符合規范要求,也容易造成焊縫質量達不到要求,出現漏焊、砂眼、穿孔等問題,產生滲漏。
1.2伸縮縫處混凝土或瀝青灌注不密實
首先,止水處混凝土振搗不密實是影響止水效果的最大隱患所在,因為伸縮縫處鋼筋相對較密,振搗棒插入存在一定難度,特別是水平伸縮縫,紫銅片居中,紫銅片下部混凝土振搗密實的難度更大,加之混凝土在凝固過程中存在泌水收縮問題,更容易造成紫銅片與混凝土結合面形成微小空隙,產生滲流通道。
其次,瀝青灌注不密實,也是造成伸縮縫滲漏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瀝青灌注不密實的原因主要有:熬制的瀝青離灌注地點過遠,保溫措施不到位,灌注溫度偏低,在灌注過程中就出現凝固,形成空洞;一次灌注段過長,瀝青在灌注過程中出現斷層、空洞;灌注過程中的空氣來不及排除,形成氣泡氣孔。
1.3止水片上污漬雜物問題
施工過程中,模板上脫模劑時易使止水片沾上脫模劑污漬,所以模板上脫模劑這道工序要安排在模板安裝之前并在倉面外完成。澆筑過程中不斷會有雜物掉在止水片上,故在初次清除的基礎上還要強調在混凝土淹埋止水片時再次清除這道工序。另外,澆筑底層混凝土時就會有混凝土散落在止水片上,在混凝土淹埋止水片時先期落上的混凝土因時間過長而初凝,這樣的混凝土會留下滲漏隱患應及時清除。
1.4沉降差對止水結構的影響問題
沉降差很難避免,有設計方面的原因,也有施工方面的原因。結構荷載不同,沉降量一般也不同,大的沉降差一般出現在荷載懸殊的結構之間。水閘建筑中,防滲鋪蓋與閘首、翼墻間荷載較懸殊,會有較大的沉降差。小的沉降差一般不會對止水結構產生危害,因為止水結構本身有一定的變形適應能力(如紫銅片水平止水可適應10cm的沉降差)。
2、水工建筑物紫銅片止水滲漏的防治措施
2.1做好注漿準備工作
為了避免紫銅片止水帶滲漏現象的出現,技術人員在施工前應做好注漿(砼、瀝青砼)準備工作。首先,混凝土要選擇有良好的和易性,易于振搗密實的材質。混凝土坍落度不能太大,流動性大的混凝土收縮性也大,一般選5—7cm坍落度為佳,且在混凝土初凝前進行二次振搗,可以有效減少泌水收縮,更好地保證止水片與混凝土的牢固結合,減少滲漏的可能性。其次,在瀝青灌注前,技術人員需要保證瀝青熬制與灌注點之間的距離,不能過遠;做好保溫工作,避免灌注溫度過低,造成凝固從而引發空洞;及時排出灌注過程中的空氣。再次,對混凝土的凝固進行處理,避免在凝固時出現泌水收縮問題,造成紫銅片與混凝土結合面形成微小空隙,產生滲流通道。
2.2紫銅片焊接及加工處理措施
第一,紫銅片止水焊接,為確保焊縫質量和焊接牢固,一般使用雙面焊接的方法,焊縫均采用平焊,搭接長度不少于20mm,轉角及交叉處接縫處接縫,受力條件較為復雜,應預先在內場預拼焊接,并留有適當長度的直線以便現場搭接。直線段的紫銅片在內場預拼到相應長度,現場只留極少數水平段的接頭焊接,以減少薄弱環節。焊接完成后可用煤油對焊縫進行滲漏檢驗,將紫銅片水平放置,在接縫的一側滴上少許煤油,在背面檢查有無煤油的油漬,若存在漏焊則進行補焊,直到焊縫無滲漏為止。
第二,紫銅片安裝過程中不允許穿孔破壞,應采用模板嵌固的方法來固定止水片,發現有穿孔或破壞的應進行更換或補焊加固,安裝后要注意保護,防止破壞變形或被污染,在混凝土澆筑前需再次檢查,清理紫銅片上的所有雜物及污物,保持與混凝土結合面的清潔及平整居中。另外在立模過程中嚴禁將紫銅片止水剪豁口。
2.3降低伸縮縫的沉降差
首先,從施工方面考慮可采取預沉和設置二次澆筑帶的施工措施來減小沉降差。施工計劃安排時先安排荷載大的閘首、翼墻施工,讓它們先沉降,待施工到相當荷載階段,沉降較穩定后再施工;相鄰的防滲鋪蓋,或在沉降懸殊的結構間預留二次澆筑帶,等到兩結構沉降較穩定后再澆筑二次混凝土澆筑帶。從設計角度考慮,對地質情況要做詳細的勘察,對地質情況不同或荷載不同的相鄰結構要采取不同的地基處理方案,認真核算地基承載力,從而降低相鄰結構的不均勻沉降。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紫銅片止水伸縮縫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要想提高止水帶的防水效果,就應該做好滲漏預防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注重施工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做好注漿及沉降差處理工作,將止水帶滲漏預防措施真正落到實處,保證紫銅片止水帶的應用效果。
參考文獻:
[1]荀峰,曹文彬.水工建筑物止水施工存在問題分析與控制[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5(2):43-43.
[2]曾斯亮,張海學,姜大沖,等.水工建筑物紫銅片止水設計要點分析[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44(1):46-48.
[3]劉民.齊河縣紅橋涵洞滲漏處理措施[J].山東水利,2017,(0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