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摘要】:沱澮河航運建設位于豫皖兩省的東北部地區,通航主要區域永城市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處于淮海經濟技術協作區的中心位置。沱澮河航運,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永城市建設以及今后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沱澮河航運;水源組成;永城;煤炭;經濟
沱澮河航運開發建設工程位于豫皖兩省的東北部地區,自西北向東南橫貫商丘、淮北、宿州和蚌埠四市,途經商丘、虞城、夏邑、永城、濉溪、宿州、固鎮、五河入淮河。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最東部、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
通航主要區域永城市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處于淮海經濟技術協作區的中心位置。境內地下煤炭儲量十分豐富,煤田總面積為716km2。境內永夏煤田位于華東徐州、淮北大煤田的近鄰西部,該煤田探明總儲量達30億噸,為優質低硫無煙煤。隨著永城煤炭資源的開采,極大地推動永城經濟迅速起飛,使永城成為華東地區一個重要的礦業與能源中心。永城市工業比較發達,煤、電、鋁和農產品加工四大支柱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增長。201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20億元,比上年增長26.6%,人均生產總值7800元。經濟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永城市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已成為絕對支柱產業,永城市的發展離不開永城煤炭資源的合理開發。擬建航運工程是豫皖兩省及中部地區重要的水運通道之一,是淮河水系航道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向上可延伸到中原腹地,向下經淮河、京杭運河可達長江三角洲地區。廉價的水運是永城煤炭資源經濟效益轉換的主渠道,因此,沱澮河航運建設工程,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有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永城市建設以及今后的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據當地水源條件,航道水源以降水徑流補給為主,主要供水水源為沱澮河地表水和當地地下水補給的河水??菟?1月~次年6月份,還可以通過開挖引水渠道,自上游黃河引水直接補給河道,或通過引黃灌溉和當地降水補給地下水,由地下水側滲間接補給河水,抬高航道枯水期水位。通過梯級銜接的樞紐工程,從下游向上逐級翻水也是枯水期補水的方法之一,目前為滿足臨煥集節制閘的煤化鹽化一體化工程的用水需要,規劃自淮河向上逐級提水至臨煥集閘上,沿途航道自五河向上受益至大清溝船閘。因此,各級船閘用水可以利用現有節制閘調節泄水量,不足部分可以通過設置翻水泵站自下而上逐級提水。
1)沱、澮河地表水源
沱河水源主要來自降水產生的地表水,其次來自上游黃河的引黃河水灌溉灌補水。沱河通航起點為黃金鄧閘,在其下游沱河上河南省境內現設有張橋閘(永城閘)水文站,張橋閘以上流域控制面積2237km2,多年平均降水量780mm。降水形成的地表徑流經焦樓閘(擬建)、黃金鄧閘、張板橋閘、張橋閘(永城閘),四級梯級攔蓄;除7~10月份需防洪排澇有短時間開閘泄水外,非汛期基本上處于關閘蓄水狀態。張橋閘(永城閘)年平均下泄流量2.70m3/s,可為沱河通航提供地表水源。
澮河通航起點為新橋閘,在其下游沱河上河南省境內現設有黃口集閘水文站,黃口集閘以上流域控制面積1201km2,多年平均降水量790mm,降水形成的徑流經黃口集閘。黃口集閘除7~10月份因防洪排澇需要短時間開閘泄水外,非汛期基本上處于關閘蓄水狀態。黃口集閘下泄年平均流量5.34m3/s,可為澮河通航提供地表水源。
2)翻水水源
黃口集閘以下澮河臨煥集以上積水面積2470km2,祁縣閘以上集水面積3582km2;臨煥集閘(在建)、南坪閘、祁縣閘四級梯級攔蓄。臨煥集閘目前正在建造,其前期水文資料可以反映黃口集~臨煥集站之間區間的產流狀況。根據臨煥集水文站近20年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流量6.77m3/s,黃口集閘至臨煥集之間區間面積為1269km2,區間徑流系數0.045。臨煥集區間降水徑流除滿足目前綜合用水外,尚余年平均1.43m3/s下泄水量,年平均下泄水量4510萬m3。因此,黃口集~臨煥集站區間產生的地表徑流可為沱澮河枯水期通航提供一定的翻水水源。黃口集閘~臨煥集閘之間通航航道長度為31.6km,按航道平均水深4m計算,航道槽蓄水量達到594萬m3;再加上黃口集船閘過閘下泄水量和閘室滲漏作為補充,黃口集閘~臨煥集閘區間水量可以滿足沱澮河枯水期通航翻水需水要求。
3)引黃補水水源
本通航工程供水可通過民商虞干渠,經石樓分水閘進入本項目航道起點黃金鄧船閘上游沱河段,通航補水量可由引黃水源提供,以滿足起點黃金鄧船閘至大清溝船閘枯水期通航補水需求。
沱澮河航運是豫皖兩省及中部地區重要的水運通道之一,是淮河水系航道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以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航運工程用水屬于河道內用水,用水過程是船舶通過閘門時下泄水量;當航道水位低于最低通航水位時,可通過提水泵從下游向上游翻水;且項目本身不消耗水資源,不存在與工農業爭水的問題,因此,從供用水的角度分析,沱澮河航運工程河道內用水是完全可行的。
現狀條件下,沱河永城站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14904萬m3,實測徑流量4917萬m3。澮河黃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11299萬m3,實測徑流量6755萬m3。
由上述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沱澮河航運工程通航用水是有保證的。按照當地政府的職能分工,明確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水資源管理職責,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優化配置。由主管部門對沱澮河水量水質實行統一管理,通過對沱澮河水量的統一調節調度,以保證通航工程取水的可靠性。促進全社會節約用水,保障永城市社會、經濟持續發展的用水。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推進科學發展觀的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