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凱歌
【摘要】近幾十年來,隨著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各項工程建設腳步快速飛躍,而在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的帶動下,我國水利水電工程的地質勘測技術日益成熟,如遙感技術工程物探等技術的應用使得我國的地質勘測方法日益豐富,同時也使得我們的水利水電工程的地質勘測效率都有極大的提高。因此,本文簡要的分析了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的幾種方法,重點闡述了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中的應用及其發展,以供參考。
【關鍵詞】遙感技術;水利水電工程;勘測
1、遙感技術
遙感技術主要包括接受裝置、遙感平臺、圖像處理設備、信息傳輸設備以及遙感器等,其具有非常高的使用價值,可以當作微波輻射計、多光譜掃描儀、照相機或合成孔徑雷達等,發揮輻射、掃描、照相、雷達、傳輸或其他作用。所以,在許多領域,如氣象、軍事以及工程建設等都普遍應用到了遙感技術。一般遙感技術都是應用紅外光、紅光以及綠光這三種光譜波段來實施探測的。其中紅外光段主要是用于探測礦石、土地以及其他資源;紅光段主要是用于探測污水及植物生長;而綠光段則主要是用于探測土壤、地下水巖石以及其他的物質。總而言之,遙感技術可以恰當、全面且精確地對多種物質進行勘測,因此,遙感技術可以適用于諸多的領域。
2、 地理信息系統
地理信息系統即GIS,可以實現平面圖、剖面圖、柱狀圖、等值曲線等工程地質圖件的自動制作,同時還能實現圖形圖像及空間數據的處理、數據庫的管理和空間的分析。GIS技術在工程地質信息管理和制圖輸出上面的應用已經成為近幾年工程地質勘察行業的熱點發展趨勢。目前,國內應用較多且相對成熟的專業地理信息系統軟件是由中國地質大學開發研制的MAPGIS軟件,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3、 全球定位系統(GPS)的應用
GPS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水利水電工程地質勘察測量及定位控制,它在高程控制方面能較好地解決跨河、跨溝水準難以傳遞的問題,以及在勘察區控制點較少,或在山區、林區等通視條件較差、觀測條件受限的區域進行工程地質勘察時,運用GPS可大大減少作業時間,提高測量精度。
4 、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4.1在勘測天然建筑材料過程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地球上有諸多的天然建筑材料存在于地質之中,如石料、混凝土以及土料等,能否將這些天然建筑材料應用于水利水電的建筑工程之中,則必須對開采這些材料的難度大小、這些材料在地質中的含量大小以及這些材料的質量是否達標等諸多問題加以全面考慮,而以往的勘測技術無法解決這些問題,這就導致那些天然建筑材料無法得到使用,從而大大地增加了工程的建筑成本。然而,遙感技術則可以利用微波遙感及紅外遙感來對各種天然建筑材料在地質中的分布位置及含量進行勘測,如此一來,工作人員調查、挖掘天然建筑材料的難度就得以降低,從而使開采工作得以更加高效、順利地進行。
4.2在水利規劃過程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調查水利的現狀就是為了對可能發生的問題以及水利的詳細資料進行總結,并對水利規劃進行預估,因此,水利規劃的基礎就是勘測。水利規劃中遙感技術的應用主要是利用紅外線波段來對污染問題進行探測。因此紅外線波段和光波段可以將污染源找出來,之后再依據水質監測來評估水環境,遙感技術可以根據污染物的排放量或者從河流的水容量到河流所受的污染程度來探測出污染問題。最后再通過處理衛星資料,即可獲得各個時段水域面積的資料,這使得勘測工作得到了極大的簡化,同時也使得人員勞動力及資金成本得到了有效的降低。
4.3在勘測工程不良地質現象過程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確保水利水電工程可以長時間使用的一個主要的因素就是水利水電工程地質的平穩性。倘若地質發生不良現象,勢必會給水利水電工程帶來破壞性的損壞,例如崩塌、泥石流以及滑坡等。傳統的地質勘測方式沒辦法將地質中泥石流、崩塌及滑坡等不良現象的發展速度探測出來,而利用遙感技術則可以實現實時預報、分析以及觀測地質狀況,以使工作人員能夠明確地掌握不良地質的分布范圍以及不良地質現象的發展速度,這對于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防護工作的開展是非常有幫助的。
4.4在勘測工程的結構穩定性過程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水利水電工程結構的穩定性決定了工程是否會因地質環境而受到影響,其也是決定其使用壽命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對水利水電工程的結構穩定性進行勘測就顯得非常有必要。有些地質雖然表面具有較好的穩定性,但內部卻存在著斷裂,倘若地質結構出現了變化,勢必會給水利水電工程造成極大的損壞。而在勘測水利水電工程結構穩定性的過程中,應用遙感技術可以得到關于地質結構的信息,然后再對這些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就可以對地質結構是否穩定進行判定。盡管以往的勘測技術也可以對地質的穩定性進行勘測,可是卻無法精確地分析斷層近期的活動情況。
4.5在勘測工程的滲漏可能性過程中遙感技術的應用
在水利水電工程中往往會有滲漏的現象出現,這會在很大程度上縮短工程的壽命和使用性。因此,怎樣處理水利水電工程中的滲漏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通常存在較大滲漏性的風華巖體、斷裂破碎帶以及巖溶地區的地下暗河等都極易導致水利水電工程出現滲漏現象。而利用遙感技術來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地質狀況進行探測,可以全面地掌握地質的構成成分及分布狀況,然后再對極易出現滲漏的地質區域進行記載,并對其加以分析和處理,水利水電工程滲漏的可能性就可以得以降低。
結束語:
眾所周知,水利水電工程不僅具有繁雜的結構以及龐大的規模,而且涉及到較大的范圍,它對人們的生活生產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對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的應用進行研究,不斷地提升遙感技術在水利水電工程勘測中的應用水平,充分地發揮出遙感技術的應用優勢。
參考文獻:
[1] 黃詩峰. 遙感技術在水利上的應用[J]. 高科技與產業化. 2013(11)
[2] 李旭平,成自勇,劉亮霞. 遙感技術在水利工程中的應用[J]. 農業科技與信息.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