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歡歡 朱恒
【摘要】水庫移民是因水庫工程建設及蓄水影響產生的非自愿移民行為,搬遷安置行動可能徹底改變了居民們原有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本文以浙江老虎潭水庫移民安置為對象,研究適應浙江省水庫移民生產生活水平預測及評價的方法,為制定合理的移民安置規劃,客觀評測移民安置后生產生活水平情況及發展能力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浙江省;水庫移民;生產生活;預測;評價
建設征地移民安置屬于水庫工程前期工作重要組成部分,移民是否妥善安置不僅是評判移民安置工作成功與否的標準,同時也是水庫工程建設能否順利推進的重要因素。水庫移民工作涉及面廣、處理利益關系多決定了移民安置工作極為復雜,同時面臨較大的風險,只有通過周密可靠的規劃與落實,促進移民生產生活水平得以恢復和提高,才能保障區域社會、經濟良性發展,發揮水利水電工程的綜合效益。
1 、移民生產生活水平指標選取原則
移民生產生活水平指標選取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系統科學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必須能夠全面反映移民生產生活水平的各個方面,應與移民安置規劃內容相銜接,并能體現移民后續發展動力等。二是可行性原則??尚行园▋蓚€方面即可獲取性和易量化性。指標選取應盡量采用可獲取的指標,既能便于收集而且是貫穿整個評價期間的連續性指標。指標易于量化是指應盡量采用定量指標,以便進行橫向及縱向比較。三是易操作性原則。指標體系最終要應用于移民安置規劃工作中,因此在注重指標科學性的同時,還要重視指標的可操作性,對于操作性差的指標可以通過某種方法進行指標的轉化和替代。
2、 浙江老虎潭水庫工程移民生產生活水平預測與評價
2.1 老虎潭水庫工程及移民安置規劃概況
老虎潭水庫位于浙江省湖州市轄區東苕溪支流埭溪上游,涉及吳興區埭溪鎮和德清縣南路鄉。老虎潭水庫是埭溪流域控制性工程及苕溪流域防洪骨干工程,同時也是杭嘉湖東部平原和太湖流域防洪工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水庫壩址以上集水面積110km2,多年平均流量8622萬m3,總庫容9966萬m3。工程防洪標準按100年一遇標準設計,200年一遇洪水標準校核。樞紐工程主要是大壩,南副壩,北副壩,莫家村副壩,溢洪道。其中大壩位于張村和秧田頭,高49.8m,壩頂長774m。水庫建成后,水質可保持在國際Ⅰ~Ⅱ類水平,將向中心城市提供原水,鋪設供水管道約30km,水庫日供水能力22萬m3,年供水量6796萬m3,可滿足中心城市和周邊城鎮實際用水需要。老虎潭水庫共征占土地10027.36畝,移民涉及4個行政村769戶2719人,拆遷房屋17.72萬m2;拆遷企業23家,涉及房屋3.23萬m2;拆遷集體事業單位15家,涉及房屋面積2.99萬m2。本工程涉及搬遷人口采用外遷的安置方式,生產安置人口采用貨幣補償安置。
2.2 生產水平預測評價
根據老虎潭水庫工程建設征地移民安置規劃方案埭溪鎮商貿安置點移民采用無土的貨幣安置方式。首先對淹沒土地實行貨幣補償,庫周剩余未淹土地仍可以繼續利用;其次通過購買商貿房,給移民創造二三產業開發的機會,并免費為移民提供勞動技能培訓,增強移民二三產業生存發展能力;三是對被征地移民輔以養老保險政策,將其納入當地養老保障體系,使其老有所得。因此本工程移民生產資料效益預測評價主要是針對農業收入方面進行,對兩個方面進行比較,一是指移民在生產資料(即耕地)沒有發生改變時,在相應的年限內,通過原生產資料生產所能產生的收入效益凈現值;二是生產資料失去后,作為補償政策處理,對于該部分即耕地的補償費用的投資,兩者進行比較預測,當后者大于前者時,說明耕地的補償費用能夠彌補移民在耕地方面的收入損失。
2.3 生活水平預測評價
老虎潭水庫工程移民大部分搬遷安置于埭溪鎮商貿安置點,該安置點位于埭溪鎮鎮中心,在埭溪鎮規劃區范圍內,由政府統一規劃,統一征地,統一建設,安置點總面積410畝。房屋采用聯立多層建筑,供水供電等配套設施采用新農村建設標準,對外交通連接線按機耕道的標準建設,居民點內的主街道紅線寬度按6m,路面4m,支街道3.5m,巷道寬1.5m的標準進行建設。移民住房商貿安置點采用1戶1套(大套125m2,中套100m2,小套75m2);移民住房農居安置點采用提供每戶80~100m2宅基地由農民自建方式。通過的抽樣調查成果,樣本中安置房屋建筑面積為217m2/戶,戶均購買房屋價格為117090元,按照安置區域戶均面積及市場平均價格1100元/m2進行計算,房屋市場價格為24萬元左右。移民原住房面積為324m2/戶,移民房屋補償費用為110587元/戶,如果移民能夠積極的配合水庫建設和拆遷安置工作,將得到的搬遷補助及獎勵費用為151907元/戶??梢姡泼褡》棵娣e雖較以前有所減少,但是移民搬遷后房屋結構置換成了鋼混結構房屋,而且房屋成新得到了提高,移民房屋資產得到了增值,而且移民房屋拆遷補償的費用足以支付安置房的購買費用,因此,認為在移民居住水平上,移民較以前有所提高。
3、 結語
浙江省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大部分水庫建設地區雖地理位置偏遠,但移民群體經濟水平生活條件仍高于全國水庫移民平均水平,從浙江省移民安置條件及規劃安置方式來看,以大農業安置為主的安置方式難以很好的適應浙江省水庫移民安置實際,因此,規劃工作中往往通過二三產業安置或輔助以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來為移民生產生活水平維持及后續發展提供出路。傳統的以糧食擁有量及人均耕地等生產資料占有量為主的評測難以滿足省內移民生產水平評價需求,生活水平評價方面也不能單純的以人均住房面積、距集鎮距離等指標進行定論,而應結合規劃方案,選擇反映移民社保、醫療等城鄉居民一體化服務條件提升,切實符合移民生活條件變化的指標綜合判定,以為移民提供生產生活保障及后續發展能力指標為著眼點。
參考文獻:
[1]盛松濤,顏佩,王湘珍.水利水電工程農村移民生產生活水平綜合評價[J].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2013.
[2]戴曉倩,許佳君.農村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對移民生產生活水平的影響效果評價——以浙江省常山縣為例[J].遼寧農業科學.2015.
[3]曾建生,水資源工程移民后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河海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