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英杰 焦 響 李擁軍

通過對會員企業鋼材流向區域分布情況進行細分,并在此基礎上探尋鋼材區域市場的供求變化規律。本文對2016年度、2017年度營銷統計數據進行了同口徑處理,對連續參加兩個年度營銷統計的中國鋼鐵工業協會117家會員企業鋼材流向情況進行了相關分析。會員企業國內銷售鋼材的流向區域,以鋼材第一次運輸到達地點為統計口徑。
參與營銷統計的117家會員企業在國內市場鋼材總銷量等于會員企業鋼材總銷量減去鋼材出口量,等于各區域鋼材流入量總和,也等于各區域內會員企業所生產的鋼材在國內市場的流出量總和。2016年、2017年總銷量分別為54834.88萬噸、56801.21萬噸,出口量分別為4413.73萬噸、3246.47萬噸,出口減少1167.26萬噸。這兩年會員企業國內鋼材總銷量分別為50421.15萬噸、53554.74萬噸,即2017年國內總銷量比2016年增長了3133.59萬噸,增幅為6.21%。國內市場鋼材銷量的增量大于出口減少量,表明國內市場一方面很好地消化了鋼材出口的減少量,另一方面表明國內市場供需關系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對各區域近兩年鋼材流入量進行對比分析見圖1,可知:除華北地區鋼材流入量下降了5.86%外,其他地區鋼材流入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如東北地區鋼材流入量增長了3.26%,華東和中南地區分別增長了9.46%和9.97%,西南和西北地區分別增長了18.93%和11.02%。區域鋼材流入量的增長通常意味著該區域市場消費量的增長。但2017年多數區域鋼材流入量增長除了與鋼材需求增長相關聯,同時與2017年大力化解過剩鋼鐵產能、堅決取締“地條鋼”等工作相關聯。
由2017年各區域清除的地條鋼企業數量圖,可知:西南、西北、華東、中南四個區域清除的“地條鋼”企業數量都在100家左右,其中華東區域清除“地條鋼”企業數量接近180家,西南、中南清除“地條鋼”企業數量接近160家。上述區域所清除的大量“地條鋼”企業均不是規范會員企業,更不是鋼鐵協會會員企業。清除“地條鋼”企業為以會員企業為代表的規范會員企業提供了新的市場空間,如鋼材流入量增幅較大的西南、西北、華東、中南四個區域就是清除“地條鋼”企業數量較多的區域。見圖2。

圖1 2016-2017年會員企業分地區鋼材銷售量變化情況 萬噸

圖2 2017年各地區清除的“地條鋼”企業及鋼材流入量情況 家,%
清除“地條鋼”企業不僅帶來國內鋼鐵市場秩序的好轉,拉動了國內合法合規企業鋼材銷量的增長,同時使部分區域供需關系發生了改變,如西南、西北地區在清除“地條鋼”前是鋼材凈流出區域,而在清除“地條鋼”后成為鋼材凈流入區域。華北地區并未因為取締“地條鋼”而出現銷量增加,反而出現銷量同比下降情況,這與華北地區實行嚴格的環保限產政策導致產量、銷量同時下降有關。
2017年,連續兩年列入營銷統計的117家鋼鐵會員企業國內總銷量為53554.74萬噸。從各區域鋼材流入量占鋼材國內總銷量的比重看,華北地區鋼材流入量11858.38萬噸,占全國比重為22.14%,比2016年降低了2.84個百分點;東北地區鋼材流入量2568.52萬噸,占4.80%,比2016年降低了0.14百分點;華東地區鋼材流入量22612.13萬噸,占42.22%,比2016年上升1.25個百分點;中南地區鋼材流入量9658.14萬噸,占18.03%,比2016年上升0.62個百分點;西北地區鋼材流入量2177.49萬噸,占4.07%,比2016年上升0.18個百分點;西南地區鋼材流入量4680.08萬噸,占8.74%,比2016年上升0.93個百分點。見圖3。

圖3 2016-2017年各區域鋼材流入量占全國鋼材銷量比重情況 %
據圖3可知:華東、華北、中南3個區域依然是我國鋼材消費的主要市場,特別是華東區域,不僅占比達到42.22%,而且占比增幅最大,成為國內最大的鋼材市場集中區域;華北地區受環保限產等因素影響,與2016年相比,占比有所下降;東北地區鋼材流入量有所增加,但占全國總銷量的比重依然較低,占比較2016年有所下降,說明東北地區鋼材流入量增幅低于全國鋼材銷量的增幅,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東北經濟發展與全國發達地區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西北地區鋼材流入量增幅雖然不小,但西北地區市場規模在全國六大區域中是最小的,因此該區域總體占比僅為3.89%;西南地區鋼材流入量增幅最大,但占比僅小幅增加。六大區域近2年鋼材流入量占比的變化表明:任何一個區域鋼材流入量的增長,最終還是與該區域經濟總量以及發展狀況相關聯。今后各區域要想鞏固本區域內鋼鐵行業健康發展的態勢,保持鋼材市場穩定向好局面,就必須深化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從供給側改革著手,防止“地條鋼”死灰復燃,嚴格控制好新增產能;二是從需求側著手,增強經濟增長新動能,保持區域經濟穩健的發展增速。
2017年,華北地區的會員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18338.92萬噸,比2016年減少439.33萬噸,同比降低2.34%;東北地區會員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4986.21萬噸,比2016年增加678.59萬噸,同比增長15.80%;華東地區會員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17035.62萬噸,比2016年增加1496.91萬噸,同比增長9.63%;中南地區會員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7945.76萬噸,比2016年增加7363.21萬噸,同比增長7.91%;西北地區會員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2163.90萬噸,比2016年增加475.64萬噸,同比增長28.17%;西南地區會員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3084.32萬噸,比2016年增加339.22萬噸,同比增長12.36%。見圖4。
六大區域中只有華北地區會員企業在國內的鋼材銷量是同比減少的,其他五大區域會員企業國內鋼材銷量同比均為正增長。結合這五大區域會員企業流出量規模的變化情況可知:化解過剩產能和清除“地條鋼”有力地促進了各區域會員企業的銷售量增長,呈現產銷兩旺的局面。見圖5。
西北、東北、西南三個區域內會員企業鋼材銷量增幅較大,說明這些區域在清除“地條鋼”后所形成的市場缺口迅速被國內較高質量的鋼鐵產品所占領。而華北地區的會員企業受環保限產政策影響很大,其生產和銷售都面臨著嚴峻考驗,一些企業主動調整了產品結構和市場資源投放區域。

圖4 各區域內會員企業國內市場鋼材銷量同比變化情況 %

圖5 各區域會員企業銷量同比增減量 萬噸
2017年華北地區會員企業在國內共銷售鋼材18338.92萬噸,比2016年減少439.33萬噸,同比下降2.34%。其中,華北地區會員企業所產鋼材銷往本地市場的數量為10604.71萬噸,比2016年減少876.80萬噸,降幅為7.64%;銷往東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334.11萬噸,比2016年增加14.64萬噸,增幅為4.58%;銷往華東地區的鋼材數量為4697.69萬噸,比2016年增加237.96萬噸,增幅為5.34%;銷往中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710.39萬噸,比2016年增加88.57萬噸,增幅為5.46%;銷往西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555.31萬噸,比2016年增加116.78萬噸,增幅為26.63%;銷往西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436.71萬噸,比2016年減少了20.48萬噸,降幅為4.48%。
2017年華北地區會員企業銷往華北市場的鋼材占其國內鋼材銷量的比重為57.83%,比2016年下降3.32個百分點;東北市場的比重為1.82%,比2016年上升0.12個百分點;華東市場的比重為25.62%,比2016年上升1.87個百分點;中南市場的比重為9.33%,比2016年上升0.69個百分點;西北市場的比重為3.03%,比2016年上升0.69個百分點;西南市場的比重為2.38%,比2016年下降0.05個百分點。
根據以上數據判斷:①華北地區會員企業生產的鋼材依然主要流向華北、華東及中南地區市場;②華北地區會員企業鋼材銷量的下降,主要與環保限產和化解過剩產能有直接關系;③華北地區會員企業在本地區銷售鋼材量和在本地銷售鋼材量占華北企業在全國銷量的比重均出現了下降,說明這個區域鋼鐵市場始終處于飽和狀態,企業密集,競爭激烈,擴大市場占有率難度較大;④華北企業在努力保持本地區市場銷售渠道的同時,加大了對其他區域市場的銷售力度,特別是華東、中南和西北區域市場,增幅都超過5個百分點,其中銷往西北市場的鋼材增幅達到26.63%,這主要是華北地區距離陜西、甘肅等西北省份的距離不遠,交通條件相對便利;⑤銷往西南市場的鋼材量下降,與距離較遠、交通不便有關,而且西南當地企業產量增加較快,占領本地區市場的力度較大。與西南當地企業的交通運輸條件相比,華北地區的鋼材在西南市場銷售成本較高,競爭力相對降低。
2017年,東北地區會員企業國內鋼材總銷量4986.21萬噸,比2016年增加678.59萬噸,同比增長15.75%。其中,東北地區會員企業所產鋼材銷往本地市場的數量為2077.58萬噸,比2016年增加49.00萬噸,增幅為2.42%;銷往華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469.61萬噸,比2016年增加48.59萬噸,增幅為11.54%;銷往華東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716.59萬噸,比2016年增加388.72萬噸,增幅為29.27%;流向中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678.37萬噸,比2016年增加179.11萬噸,增幅為35.87%;銷往西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25.34萬噸,比2016年增加9.54萬噸,增幅為60.40%;銷往西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8.72萬噸,比2016年增加3.63萬噸,增幅為24.06%。
2017年東北地區會員企業銷往本地市場的鋼材占其國內鋼材銷量的比重41.67%,比2016年下降5.43個百分點;華北市場的比重為9.42%,比2016年下降0.36個百分點;華東市場的比重為34.43%,比2016年提高了3.60個百分點;中南市場的比重為13.60%,比2016年提高了2.01個百分點;西北市場的比重為0.51%,比2016年增長0.14個百分點;西南市場的比重為0.38%,比2016年增長0.03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①東北地區會員企業產鋼材的總銷量在增長,同時在國內六大區域的鋼材銷量均實現增加,而銷往本地區以外的鋼材銷量增幅為11.54%-60.40%,遠遠大于銷往本地區的2.42%的增幅。表明取締“地條鋼”帶來部分區域存在供應缺口,東北地區會員企業在本地市場需求增長有限的情況下,抓住機遇加大了對國內其他區域市場的銷售力度,特別是在西北、中南、華東、西南地區,鋼材銷量增幅較大;②東北地區會員企業在各地銷量均有所增加,但在本地區和華北地區的鋼材銷量比重卻是下降的,而在華東、中南地區銷量和占比均有所增加,說明東北地區會員企業一方面在努力保持本區域市場和華北市場的鋼材銷量規模,另一方面把市場主攻方向放在運輸條件相對便利的華東和中南地區;③東北地區會員企業在西南地區銷量增幅較大,但占比增幅卻不大,說明東北地區會員企業在西南地區市場實現了數量的增加,但東北地區企業的產品在西南地區市場并沒有形成較好的規模優勢。
2017年,華東地區會員企業國內鋼材總銷量17035.62萬噸,比2016年增加1496.91萬噸,增幅為9.63%。其中,華東地區會員企業所產鋼材銷往本地市場的數量為14592.09萬噸,比2016年增加1234.35萬噸,增幅為9.24%;銷往東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12.13萬噸,比2016年增加11.97萬噸,增幅為11.96%;銷往華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312.39萬噸,比2016年增加26.00萬噸,增幅為9.08%;銷往中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631.39萬噸,比2016年增加172.52萬噸,增幅為11.83%;銷往西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57.44萬噸,比2016年增加11.92萬噸,增幅為26.18%;銷往西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330.18萬噸,比2016年40.16萬噸,增幅為13.85%。
華東地區會員企業產鋼材銷往本地市場的鋼材占其國內鋼材銷量85.66%,比2016年下降0.31個百分點;東北市場比重為0.66%,比2016年上升0.01個百分點;華北市場比重為1.83%,比2016年下降0.01個百分點;中南市場比重為9.58%,比2016年上升0.19個百分點;西北市場比重為0.34%,比2016年上升0.04個百分點;西南市場比重為1.94%,比2016年上升0.07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①華東地區會員企業的主要市場集中在華東區域,大多數華東會員企業的產品實現在本地區銷售,體現了經濟發展較好的華東市場對鋼材有持續較強的市場需求,華東地區的會員企業擁有其他區域企業所不可比擬的區位優勢;②雖然華東地區會員企業生產的鋼材主要流向本地市場,但在其他地區均實現同比增量銷售。由于其在華東銷量增幅、華北銷量增幅均小于其在國內總銷量增幅,導致華東地區會員企業在華北地區和本區域的銷量占比出現了小幅下降;③華東地區會員企業鋼材流向東北地區、中南地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銷量同比分別增加11.97萬噸、172.52萬噸、40.16萬噸和11.92萬噸,增幅同比分別上升11.96%、11.83%、13.85%、26.18%,說明華東地區會員企業利用清除“地條鋼”的機遇,有意識地加強對以上區域市場的銷售,其中重點是加大了對中南區域市場的拓展。
2017年,中南地區會員企業國內鋼材總銷量7945.76萬噸,比2016年增加582.55萬噸,增幅為7.91%。其中,中南地區會員企業產鋼材銷往本地區的數量為5428.81萬噸,比2016年增加410.45萬噸,增幅為8.18%;銷往華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382.68萬噸,比2016年增加24.10萬噸,增幅為6.72%;銷往東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39.76萬噸,比2016年增加5.61萬噸,增幅為16.44%;銷往華東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446.54萬噸,比2016年增加76.98萬噸,增幅為5.62%;銷往西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69.50萬噸,比2016年減少35.93萬噸,同比降低17.49%;銷往西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478.47萬噸,比2016年增加101.33萬噸,增幅為26.87%。
中南地區會員企業所產鋼材銷往本地市場的數量占其國內鋼材銷量的比重為68.32%,比2016年提高了0.17個百分點;東北市場的比重為0.5%,比2016年上升0.04個百分點;華北市場的比重為4.82%,比2016年降低0.05個百分點;華東市場的比重為18.21%,比2016年下降0.39個百分點;西北市場的比重為2.13%,比2016年下降了0.66個百分點;西南市場的比重為6.02%,比2016年提高0.90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①中南地區會員企業生產的鋼材主要流向本地市場和華東地區市場;②中南地區會員企業除了在西北區域市場銷售量同比減少之外,在其他各區域銷售均有不同幅度增加,市場銷量增幅較大的是東北市場和西南市場,但其在上述兩個區域市場銷量占比增加幅度均有限,說明中南地區會員企業在東北和西南地區銷售總量不是很大;③中南地區會員企業在西北市場銷量降幅明顯,但占比僅下降了0.66個百分點,表明其在西北市場沒有形成規模優勢。
2017年,西北地區會員企業國內鋼材總銷量2163.90萬噸,比2016年增加475.64萬噸,增幅為28.17%。其中,西北地區會員企業產鋼材銷往本地市場的鋼材數量為1351.86萬噸,比2016年增加117.90萬噸,增幅為9.55%;銷往東北地區的鋼材數量4.06萬噸,比2016年減少0.31萬噸,降幅為7.00%;銷往華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70.95萬噸,比2016年增加40.54萬噸,增幅為133.31%;銷往華東地區的鋼材數量為92.59萬噸,比2016年增加7.64萬噸,增幅為9.00%;銷往中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13.04萬噸,比2016年增加34.48萬噸,增幅為43.88%;銷往西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531.40萬噸,比2016年增加275.38萬噸,增幅為107.56%。
西北地區會員企業銷往本地區的鋼材數量占其國內鋼材銷量的比重為62.47%,比2016年下降10.62個百分點;東北市場的比重為0.19%,比2016年下降0.07個百分點;華北市場比重為3.28%,比2016年增長1.48個百分點;華東市場比重為4.28%,比2016年下降0.75個百分點;中南市場的比重為5.22%,比2016年上升0.57個百分點;西南市場占比24.56%,比2016年上升9.39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①西北地區會員企業2017年鋼材銷量同比增長28.17%,是國內六大區域會員企業增幅最大的,這主要是清除“地條鋼”以后,一些企業受市場價格回升拉動,原本停產的產能重新啟動,努力增產增銷的結果;②西北地區會員企業生產的鋼材主要流向本地市場及西南地區市場;③西北地區企業在全國的銷售中,只有銷往東北的鋼材銷量出現同比下降,在其他地區的銷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長,說明西北地區會員企業沒有把東北地區作為主要目標市場;④西北地區會員企業在西南地區和華北地區鋼材銷量同比增幅最大。西北地區會員企業鋼材產量同比增加513.82萬噸,在西南市場銷售量同比增加275.38萬噸,而在華北地區銷量僅增加了40.54萬噸,所以西北地區企業增產的鋼材更多地在西南市場實現了銷售,這是西北地區企業面對西南地區清除“地條鋼”帶來的較大市場空間,利用距離西南相對較近的地域優勢搶占西南市場的結果;⑤西北地區會員企業在東北、華東和西北地區的銷量占比均有降低,在東北地區銷量減少原因前文已經闡述,西北地區會員企業在本地區和華東地區的銷量占比降低,與西北地區會員企業在本地區和華東地區銷量增幅低于其在華北、中南、西南地區的銷量增幅有關。西北地區在本地銷量占比下降與其他地區會員企業介入該地區市場有關。西北地區會員企業在華東市場銷售占比下降與距離華東較遠、物流費用較高,導致其在華東地區競爭力減弱有關。
2017年,西南地區會員企業國內鋼材總銷量3084.32萬噸,比2016年增加339.22萬噸,增幅為12.36%。其中,銷往本地市場的鋼材數量為2884.59萬噸,比2016年增加345.02萬噸,增幅為13.59%;銷往東北市場的鋼材數量為0.88萬噸,比2016年增加0.12萬噸,增幅為16.37%;銷往華北地區的鋼材數量為18.03萬噸,比2016年減少0.58萬噸,同比下降3.12%;銷往華東市場的鋼材數量為66.63萬噸,比2016年增加8.38萬噸,增幅為14.38%;銷往中南市場的鋼材數量為96.14萬噸,比2016年減少9.65萬噸,降幅為9.12%;銷往西北市場的鋼材數量為18.05萬噸,比2016年減少0.41萬噸,降幅為18.40%。
西南地區會員企業所產鋼材銷往本地市場的鋼材數量占其國內鋼材銷量的比重為93.52%,比2016年上升1.01個百分點;東北市場的比重為0.03%,與2016年基本持平;華北市場的比重為0.58%,比2016年下降0.09個百分點;華東市場的比重為2.16%,比2016年上升0.04個百分點;中南市場的比重為3.12%,比2016年下降0.74個百分點;西北市場的比重為0.59%,比2016年下降0.22個百分點。
上述數據表明:①西南地區會員企業生產的鋼材絕大部分在本地市場得以銷售,而且銷量同比增加帶來本地市場銷量占比提高1.01個百分點,說明受清除“地條鋼”和化解過剩產能帶來的利好,西南地區的會員企業經營和市場活躍度迅速恢復;②西南地區會員企業在國內銷量同比增加12.36%。而流向本地區的銷量同比增長13.59%,說明該地區會員企業在清除“地條鋼”的大背景下,合法合規產能有效發揮,這些企業搶抓市場向好的機遇,大力增產增銷,全力以赴占領由于清除“地條鋼”和化解過剩產能所騰出的市場空間,呈現出產銷兩旺的局面。③流向東北地區市場的銷量雖然增幅較大,但總量占比基本與上年持平,表明東北地區市場相對西南地區會員企業銷售渠道基本維持穩定;④西南地區會員企業向華東銷售的鋼材量增幅較大,占比也增加了0.04%,表明西南地區會員企業在占領本地市場的同時,將華東市場作為另一個目標市場,并實現了銷售的突破;⑤西南地區會員企業在華北、中南、西北地區的銷量無論是占比還是銷量都出現了明顯下降,說明對于西南地區會員企業來講,其在這三個地區銷售難度要高于本地區和華東地區,因此沒有把上述區域作為主要的目標市場,減少了在這三個區域市場的投放量。
各區域會員企業流向本區域鋼材數量占本區域會員企業國內總銷量的比重,可判定其對本區域市場的依賴程度,我們將其定義為各區域會員企業對本區域市場的依賴度。
總體看:①對本區域市場依賴程度最高的是西南、華東兩個區域的會員企業,依賴度均超過80%,特別是西南地區企業,依賴度達到 90%以上,說明這兩個區域的會員企業鋼材銷售大部分都在本地區銷售,地域優勢明顯;②東北、華北地區的會員企業對本區域的依賴性相對較低,并且2017年比2016年依賴度呈現下降,一方面說明兩個地區的鋼鐵需求存在供大于求的矛盾,另一方面說明這兩個區域會員企業需要把鋼材更多地投向其他區域,才能實現更好銷售。但由于運距的較長,也需要付出更高的物流成本;③中南地區會員企業對本區域市場的依賴度適中,并且兩年來基本持平,說明這一區域的供需比較平穩,區域內企業具有較優越的區位優勢;④西北地區會員企業對本區域市場的依賴度在降低,說明在本地鋼材產銷大幅增長和本地市場容量較小、需求增幅有限的情況下,該區域會員企業面臨著比較激烈的競爭壓力。為了實現更大的銷量,西北地區會員企業有意識地參與其他區域的競爭。綜上,全國銷售格局雖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但由于清除“地條鋼”和化解過剩產能以及環保限產的影響,給國內會員企業經營帶來不小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各地區企業經營秩序的重新調整和市場重新劃分是必然的,并且很快達到一個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