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光
摘 要:隨著我國小康社會建設步伐的進一步推進,黨和國家進一步提出了鄉村振興的策略。鄉村振興對于我國鄉村經濟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引導作用,但是在鄉村振興過程中的資金問題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方面。文中通過對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可行性研究,探究鄉村振興發展新思路。
關鍵詞:鄉村振興;金融行業;銀行業;資金需求
1 鄉村振興的金融需求剖析
在鄉村振興目標要素的基礎上,可將資金需求方向按投入標的的不同進行細化,概括為農民增收致富、農村有效治理、鄉風文明建設、鄉村產業興旺和生態宜居環境等五個方面。
1.1農民增收致富
要千方百計地增加農民收入和繁榮農村市場,增強億萬農民在小康生活中的獲得感與幸福感。金融支持的主要標的:①以金融要素為引導,促進農業節本增效,防止農產品價格大起大落。②提高要素利用效率,加快農村土地等資源要素的市場化,使“死”的資源資產變為“活”的生產要素。③在遵循農村環境保護前提下,支持發展農村倉儲物流等基礎設施與流通服務業,打破繁榮農村市場的瓶頸性制約。④支持貧困戶信用貸款,落實中央的脫貧摘帽要求,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1.2農村有效治理
要加強農村基層政權與社會組織建設,加強和創新農村社會治理,加強基層民主和法治建設,維護鄉村良好社會秩序與運行狀態。金融支持的主要標的:
1)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有效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領導作用。
2)從各地農村的實際出發,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
3)加強農村社會管理,完善農村社會事業等公共服務和維護鄉村良好社會秩序。
1.3鄉風文明建設
要加強農村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農村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事業發展,使農民素質進一步提升。其對農村金融的需求主要體現在:
1)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在廣大農村落地生根,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意識和共同行動。
2)以金融為杠桿,加快城鄉文化一體化,讓農民享受到更多、更好和更接地的產品與服務。
3)以金融為杠桿,增加鄉村文化投入,補齊公共文化服務,增強農民的文化自信。
1.4鄉村產業興旺
要引導和推動更多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向農業農村流動,形成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農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金融支持的主要標的:
1)金融支持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與經營體系,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區域布局、農產品結構和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2)金融支持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業規模經營,與農業生態保護相統一。
3)深化農業農村市場化改革,以金融要素為媒介發揮市場在農業農村資源要素配置中的決定作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1.5農村生態宜居
要切實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環境,加強農村資源環境保護,大力改善水電路氣房等基礎設施。金融需求主要體現在:
1)調動金融要素投入農村生態環境建設,形成鄉村生態環境保護與治理的合力。
2)以金融為導向,建立健全農村資源合理保護與節約使用的激勵機制,扭轉農業農村過度開發利用的被動局面。
3)加快推進城鄉環境建設公共服務均等化,增加農村人居環境的公共服務供給,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
2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設想的具體措施
2.1完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擴大鄉村振興金融服務覆蓋面
進一步深化農村金融組織體系改革,建立定位明確、分工合理、功能互補、競爭有序、高效運行,能夠滿足鄉村振興多元化發展需求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一是國有和地方性商業銀行要按照鄉村振興對金融服務的新要求,調整優化縣級以下傳統農村地區的網點布局,增強服務對接能力。特別是農業銀行、郵儲銀行,要強化“三農”金融事務部的作用,確保服務“三農”不偏離。二是政策性銀行在鞏固和發展傳統的糧棉油收購、儲備和加工信貸業務基礎上,擴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信貸業務,強化在支持扶貧大型項目方面的優勢地位,發揮好政策性引導作用。三是切實發揮好合作金融組織的作用,穩妥推進農村信用社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無論怎么改制、如何轉型,都要堅持立足農村、服務“三農” 的市場定位,回歸本源,做“小而精”的銀行。四是加快推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完善村鎮銀行準入條件,鼓勵社會資本和民間資本參與,以“多縣一行”制村鎮銀行試點為契機,推動村鎮銀行等農村金融機構更多在鄉鎮設立分支機構,有效緩解農村地區金融供給不足、服務不充分的問題。
2.2調整優化信貸政策,加大鄉村振興資金投入力度
1)人行、銀監會等相關部門研究制定銀行業支持鄉村振興的指導意見,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鄉村振興戰略的信貸支持力度。人行要發揮窗口指導作用,利用好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政策工具,落實好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銀監會要在組織體系、目標考核和風險監管等方面為鄉村振興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2)銀行業機構要制定適應鄉村振興建設需要的貸款實施細則,要下放一定的貸款審批權限給縣域一級,允許縣域一級銀行機構根據實際需要開展具體業務。三是要嚴格執行國家關于縣域內金融機構新增存款優先用于當地發放貸款的政策要求,確保新增存款比重穩步提高,引導資金回流。四是商業銀行應根據鄉村振興建設發展的信貸需求,調整優化信貸政策,加大對“三農”實體經濟的信貸支持,尤其要加強對農業產業化的金融支持力度,重點支持“一村(鄉)一品”產業發展。
2.3發展綠色普惠金融,補足農村金融發展短板
銀行機構要立足鄉村振興對生態環境保護的要求,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改善農村生態環境。要制定綠色信貸業務管理辦法,完善綠色金融相關標準,確保貸款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做好信貸資金的加法和減法,加大對低碳農業、農村“三廢”治理、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發展等領域的信貸支持;促進信貸資金逐漸從高污染、高能耗產業轉移到低碳產業,從資金源頭切斷“兩高一低”產業的發展命脈,推動綠色低碳的鄉村振興建設。大力發展普惠金融,促進貧困地區精準扶貧。
綜上所述,加強鄉村振興戰略與銀行金融行業的合作,為農民提供充足的金融資金,有助于鄉村振興目標的達成。
參考文獻
[1] 金融支持鄉村振興戰略[N].中國郵政報,2018-04-19(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