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博物館是人們了解歷史的一扇窗口,展示著中國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并肩負著一定的教育使命,做為博物館的相關工作者應該努力挖掘其教育資源,使得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可以有效發揮。本文首先簡要概述博物館水教育功能的必要性,其次就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發揮而提出自己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發揮
中國的歷史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身為炎黃子孫是倍感榮幸與驕傲的,文化折射出的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靈魂,文化強則民族強。人們為了能夠真切的了解歷史最為直觀的途徑就是參觀博物館,豐富多彩的典藏與陳列,能讓參觀者產生身臨其境的體驗。社會教育是相對于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而言,知識面更廣,能為更多人傳遞出眾多的信息,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終身教育”的不斷普及,對于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發揮的更好也成為一項重要的課題。
1 發揮博物館社會教育功能的重要性
博物館可謂一個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收藏著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物,涵蓋了社會、藝術、經濟、人文、軍事等領域的發展歷程,做為發掘、保護、研究、展示文化、遺產的一種非營利性機構,其社會教育功能能起到向民眾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作用[1]。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水平也在發生著改變,博物館也在時光流逝中,不斷向前發展,由物品收藏保護轉變為探尋“物品”的價值與內涵,博物館已經成為人們了解歷史文化,傳播文化的一種較為重要的場所,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
博物館中陳列的五花八門的文物,展示著朝代更迭中每一特定時期的縮影,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及藝術價值,通過博物館工作人員研究發掘,講解員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得這些文物更具內涵,體現了一種社會教育功能。科學、直觀、真實的向人們傳播著眾多的歷史、社會、自然、藝術等相關知識,潛移默化中能培養民眾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塑造良好思想道德素養。因而,只有深入的挖掘博物館現有的歷史資源,并將社會教育功能最大的發揮出來,不僅能更好為社會發展服務,而且能推動博物館的長遠發展。
2 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的途徑
2.1 重視展覽內容與形式,提升展覽水平
博物館中主要是收藏并且展覽著眾多的歷史文化,因而需要工作人員在日常實際的工作中,為民眾提供更滿意的服務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方面貼近社會,為了能增強民眾關注度與吸引力,在展覽時對于主題與內容的選擇上應該精挑細選,結合時代與社會發展需求,進行文物資源整合,將展覽內容與重大歷史事件、當地民俗習慣、文化傳統緊密相連,與民眾拉近距離,使得參觀者獲得真實而豐富的文化食糧。另一方面,身處于信息化時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們的審美需求也發生著變化,傳統的固化、單一陳列,已經讓民眾感到厭倦,枯燥,不能滿足參觀者追求新奇的心理需求,因而只有與時俱進,引進先進展示手段,創新思路,才能吸引更多的民眾參與其中。除了傳統的模型、文字、圖片、文字說明、局部場景外,還將多媒體技術、數碼技術等多種展示手段融合到陳列中,使得文物所處環境更為逼真,讓參觀者身臨其境了解特定時期的歷史脈絡,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2]。
2.2 提高博物館的服務水平及講解水平
近年來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們的經濟水平大幅度提升后,對于精神層面的追求也越來越多。參觀博物館成為一種休閑、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博物館是傳播文化的重要場所,應該秉承“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站在參觀者的角度,熱情周到的為其提供相應的服務,參觀者在獲得愉悅的參觀體驗后,也會對該博物館留下良好印象,會介紹給身邊的朋友參觀,推動社會教育功能更好的發揮。
此外,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講解工作也十分的重要,講解水平的高低會對參觀者的受教育質量產生直接影響。講解人員需要有著深厚的語言功底及專業素養,對于每件文物的歷史背景、環境狀態、文化價值等隨時可以用輕松愉悅的語言而表述出來,參觀者在聽的過程中了解文物的來龍去脈,學習到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講解人員應該熱情周到,吐字清楚,依據參觀者的年齡、文化層次靈活的改變講解內容及講解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參觀者去接受教育。
2.3 通過多種渠道增強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博物館中收藏的文物眾多,蘊含多種多樣的歷史文化,很多精品可謂難得一見,由于受到到傳統體制的局限,推廣宣傳力度小,主要是坐等參觀者主動參與其中,使得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難以真正發揮出來,也不利于博物館長遠發展。而當代是信息時代,博物館可以通過電視、廣播、互聯網、報刊等新媒體方式加強輿論宣傳,讓更多民眾了解到博物館的規模、藏品種類、歷史價值等,吸引當地民眾來博物館參觀學習,開拓視野增長知識[3]。
2.4 拓展教育平臺,做好青少年的社會教育工作
博物館中的藏品眾多,文化資源豐富,然而需要更多與社會互動,才能更好將社會教育功能發揮出來,因而需要“走出去”加強與外界的互動溝通,不斷拓展教育平臺,吸引廣大民眾入館參觀學習。定時將博物館內資源分類整理,制定一系列的專題報告,通過開展文物講座、展覽等活動進行文博知識的教育,還可以進行舞臺表演,以公益形式的方式送到群眾身邊,不斷激發民眾的愛國主義情懷。
為了使得博物館中的社會教育功能更好發揮其作用,應該加強與學校教育的合作,青少年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少年強,則中國強”,因而應該注重培養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博物館是進行歷史文化及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通過學校教育學習歷史知識,并定期到博物館參觀,更能記憶猶新,潛移默化中熏陶他們熱愛祖國,銘記歷史,改變未來,不斷創新且培養他們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促進他們身心健康發展。
3 結語
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如何更好的發揮出來,就需要博物館工作人員與時俱進,不斷創新,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豐富展覽內容,“接地氣”的為民眾提供優質服務水平,才能推進博物館的可持續性發展。
作者簡介:
張芳,女,1970.3.3單位: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博物館工作單位:山東省 威海市文登區博物館職務:副館長 職稱:館員 研究方向:博物館與文物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