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英順
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日本一些老年人經濟收入減少,不能得到充分的社會保障,導致生活貧困,加上因獨居孤獨,希望到監獄“安度晚年”的老年人在增多。
日本監獄面臨“銀發沖擊”

截至2017年11月,日本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率為27.8%,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在人口老齡化不斷加劇,老年人口增多的背景之下,日本老年人犯罪比率的增加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正常的是老年人犯罪現象增長速度過快。《2017年版高齡社會白皮書》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日本因刑事犯罪而被司法部門處理的老年人為47632人,比前一年增加0.8%,出現逐年增多趨勢。而且老年人的服刑時間趨于長期化、重復犯罪的現象也日益嚴重。2015年,日本老年人入獄服刑人數為2313人,其中多次入獄者為1611人,占69.6%,半數以上是重復犯罪。很多老年犯人因為常年在監獄里,逐漸失去了與社會的聯系,導致出獄后難以融入社會。有的人為了重新回到監獄,出獄后反復盜竊,屢進屢出監獄的大門,日本老年人犯罪成為一種惡性循環。
日本是法律非常嚴厲的國家,用嚴苛的法律來規范國民的行為,這也是日本一直保持低犯罪率的主要原因。例如,日本法律對盜竊行為的懲罰力度相當高。日本《刑法》第235條規定,盜竊罪判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以50萬日元以下罰款。小偷小摸也屬于盜竊罪,即使在超市里順手牽羊都有可能被叛入獄。日本還有《輕犯罪法》,將危害社會或影響公共秩序的34條事項定性為輕犯罪,可能會被關1天以上30天以下,或是被罰1000日元以上1萬日元以下。近幾年,這種嚴厲的法律給那些希望“入獄求養”的老年人提供“可乘之機”。老年人故意犯下一些小偷小摸的罪行,就是為了能住進監獄,以此逃避貧困和孤獨的生活。從某種意義上,監獄成為了有些日本老年人最后的避風港。
貧困導致老年人犯罪
日本監獄中老年人口的增多,不能簡單地認為老年群體藐視法律,而要認識到其更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原因。很多老年人走向犯罪是因為貧困。日本大部分的老年家庭靠微薄的養老金生活,而且平均壽命的延長導致支取養老金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少子化和勞動年齡人口的減少,導致繳納養老金保費的中青年人越來越少,使養老金的給付水平難以提高。養老金收入的減少越來越不能滿足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低收入老年人為解決溫飽問題,選擇繼續工作。在日本,退休之后再次工作的老年人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為了繼續發光發熱、豐富自己的“第二人生”,日本社會普遍認同這種價值觀念;另一類是貧困老年人,退休后不得不繼續堅持工作以維持生計。但是,在就業市場中處于弱勢地位的老年人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收入甚少。這導致有些貧困老年人到商店里順手牽羊事情的發生。從日本老年人犯罪的類型看,盜竊在老年人犯罪中所占比率最高,占老年人犯罪的72.3%,而且偷竊的物品大多數是日常用品、食品、藥品等生活用品。日本監獄的生活條件較好,許多是單間而且各項設施齊備,“包吃、包住、包看病”,這也是老年犯罪增多的原因之一。對于一些老年人來說,進監獄還有一點好處,就是不用交稅金。日本人需要繳納的稅金種類繁多,老年人生計都很困難,無法繳納各種稅金。因此,對貧困老年人來說,監獄是比養老院門檻更低的選擇。
老年女性的犯罪率不斷上升

近年來,日本監獄中老年女性犯人的數量在增多。根據日本法務省統計,2015年,日本老年人入獄服刑人數是1996年的4.5倍,在所有服刑人員中所占的比率為10.7%;其中,老年女性入獄服刑人數為319人,是1996年的9.4倍,在所有女性服刑人員中所占的比率為15%,老年女性犯罪入獄問題非常嚴峻,而貧困是導致她們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日本女性的平均壽命比男性長,孤身獨居的女性老年人比男性老年人多。2015年,日本65歲及以上獨居男性數達189萬人,獨居女性數則達412萬人,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率分別為12.9%和21.3%。她們中的大多數人年輕時只專注于生兒育女,沒有固定工作。因她們在年輕時候大部分是非正式員工,平均收入水平就很低,社會保障不健全,更容易遭遇貧困。生活上的貧困容易導致一些老年女性“犯罪求養”。入獄的絕大部分老年女性的犯罪類型是小偷小摸,其比率高達91.8%。這或許說明日本老年女性的貧困狀況和社會保障方面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迫使貧困老年女性走向犯罪入獄。
孤獨獨居容易導致老年人犯罪
老年人退休之后與社會脫節,極大地削弱了他們與外界的聯系,再加上家庭規模的縮小導致家庭結構的簡單化,幾代同堂的家庭比率明顯下降。日本老年人和子女各自獨立,獨居老年人的數量逐漸增多。獨居老年人中容易發生“孤獨死”現象。獨居老年人有什么異常情況也不會有人注意到,身體發病或因疾病等原因死亡也得不到及時援助和殯葬處理。根據東京都監察醫務院統計,東京都獨居老年人在家死亡人數,2003年為1451人,而2014年達到了2891人,可見上升幅度之大。而且老年人死亡數日之后才被發現的情況也很多。2014年,獨居的人在死亡一周之后被發現的情況是186件,其中65歲及以上老年人為140件。因此,有些孤寡老年人為了生存和安全的需求故意犯罪入獄。在他們看來,比起在社會上生活,監獄更能帶來安全感,蹲監獄勝過“孤獨死”。因此,這些老年人到商店順手牽羊,有錢也故意不付,目的就是為了去監獄養老。雖然在監獄里自由會受到限制,但是在這里他們不愁吃不愁住,沒有外面的生存競爭壓力,而且日本監獄伙食也比較好,這是他們在外面憑借他們的退休金怎么也享受不到的。加上患病時也旁邊有人不會孤獨,如果老年罪犯在監獄中去世,工作人員負責將遺體暫時安置在監獄太平間。對無人認領的骨灰,監獄還要負責祭奠。因此,監獄對于那些在社會上獨居孤獨的老年人可以說是最佳選擇。
可見,日本老年人犯罪逐漸增多有其背后的深層原因。生活貧困、獨居孤獨都容易導致老年人犯罪。監獄提供的免費食物、住宿和醫療保健服務也是老年人做出非正常選擇的原因之一。日本老年人犯罪問題日益嚴重,監獄里的囚犯也在迅速老齡化,監獄逐漸成為養老院。有些老年犯人到了釋放的時候也不愿意出監獄。他們害怕出獄后孤獨死去,害怕得不到合理照顧,因而希望自己一直坐牢。日本的監獄系統為適應老年罪犯的不斷增加也被迫改造,監獄工作人員也越來越像養老院的護理人員。日本政府也只能撥款給監獄請護理人員來照顧那些高齡囚犯。有些地方的監獄為了預防老年罪犯摔倒,專門開設了柔軟體操課。有些地方不得不擴建監獄,完善監獄收容設施等。但是,讓日本監獄感到困擾的是,改善設施可能對震懾犯罪起到相反的作用。這也是一個讓日本政府煩惱的政策難題。
當然,為了緩解“監獄養老”的壓力,日本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例如,通過縮短繳納養老金保費的年限、增加低收入老年人的補助金等方式減輕老年人的經濟負擔,盡可能避免老年人因生活貧困等因素走上犯罪之路;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志愿者活動,為老年犯罪人員開展各種幫助,一方面做好應對和預防老年人犯罪的工作,另一方面幫助獄中老年人重返社會。但是,人口老齡化初期,日本還沒有真正意識到老年人犯罪急速增加的問題,其應對措施起步較晚,一些政策措施近幾年才密集出臺。這些措施能否起到實質性的效果,還有待于觀察。
(劉流薦自《世界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