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詞匯、培養語感、融會貫通地使用詞匯,筆者通過實踐,擬從課堂上運用、語境中教學、方法上記憶等方面就詞匯教學闡述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課堂上;語境;教學;方法;詞匯
【作者簡介】李素萍,福建省廈門市啟悟中學。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整座英語大廈的基石,英語詞匯量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學習者的聽、說、讀、寫等方面能力的提高。那么,怎樣使學生很好地掌握大量的詞匯呢?本文擬從三個方面就英語詞匯教學談談看法。
一、巧用方法記憶詞匯,融會貫通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注意單詞之間的各種聯系,采用使新舊詞相聯系的方法,如歸納、聯想、比較等,幫助學生學習記憶詞匯,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1.歸納記憶。把構詞、拼寫、發音等有規律可循的單詞歸納起來記憶。如把同一詞根的詞歸納在一起:comfort, comfortable, comfortably, uncomfortable, uncomfort.
2.聯想記憶。教師教學中應利用英語詞匯本身的關系,讓學生展開聯想,把在用法、詞義或搭配方面有聯系的單詞聯想在一起,增強記憶。常用的方法有:
(1)詞綴聯想。比如學習后綴 –tion時,指導學生聯想 –tion構成的詞匯:invention, collection, administration等。通過詞綴聯想,既可以培養學生由已知的知識去理解新詞的意義,還可以幫助歸納復習學過的詞匯,一舉多得。
(2)擴展聯想。詞匯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總是和許多相關詞匯群共同存在著,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求學生給出由此詞匯而聯想到的其他詞。例如,在教學Module7 Unit1 Living well的Reading部分時,文中有個詞匯in other words,教此詞組時,要求學生充分聯想,將能聯系上的詞組in a word, in words, beyond words, keep ones word等等都挖掘出來。
這樣的擴展,一方面能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接受大量的信息,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學生發散性思維,集復習、擴大、深化于一體,有效地實現了知識的正遷移。
3.比較記憶。把同義詞(組)或形似詞(組)放在一起,加以區別,我們把這種記憶單詞的方法稱之為比較記憶法。例如divide和separate都有“分開;分離”的意思,但卻是不一樣的用法。
The teacher divided the class into two parts.(divide是指把整體分為若干部分)
The Taiwan Strait separates Taiwan from Fujian. (separate是指把聯合在一起或靠近的人或物分離開來)
英語有豐富的同義詞(組)、形似詞(組),通過比較,形成多層次的詞匯積累,提高詞匯學習的效果。
二、利用語境理解詞匯,把握詞義
語境能夠展示詞匯的具體用法以及它們的搭配,通過語境學習詞匯可以大大提高學習效率,便于高中生學習理解和掌握詞匯,準確把握詞義。
1.在語境中猜測詞義。教師讓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生詞的含義,對訓練學生分析能力,加強記憶有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在教學Module8 Unit1 A land of diversity 的Reading部分時,課文中有這么一句:Some died or returned home ,but most remained in California to make a life for themselves despite great hardship.句中的hardship是生詞,可讓學生根據句中的表示轉折關系的詞but,由前一句some died or returned home可猜測hardship是“困苦”的意思。
可以看出,在利用上下文猜測詞義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這樣既可以加強對詞匯的理解、增強記憶效果,又能培養學生的判斷、推理、概括的能力。
2.在語境中消除歧義。所謂歧義,就是一種語言形式能傳達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信息的現象。英語詞匯中很難找到一個完全單義的詞,語言形式所表達的意義必須依賴于它所使用的語境才能得以確定,它們在不同的語境中,語義也隨之變化。如:
(1)How many people were present at the meeting? 出席會議的有多少人?
(2)Im not at all satisfi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我對目前的情況一點都不滿意。
(3)He often gave his neighbors kids little presents. 他常常送些小禮物給鄰居的孩子。
以上例子證明,在閱讀中含有多種詞義的詞究竟取哪一個詞義,要看具體語境。真所謂No context, no meaning。
3.在語境中辨別詞義。由于人們在生活環境、生活經驗、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英漢詞義存有差異。有時漢語的一個詞代表的概念包括英語幾個詞所代表的不同概念,如漢語“穿”,英語在不同的語境中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教師教學中可以把英語中表示“穿”的詞或詞組編入一段話中。如:
Usually, Mary likes wearing white skirts. But today , she wants to have on a red dress. Look, she is putting on the red dress. But she cant dress herself and her mother helps her. She looks beautiful in 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