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天津旅游資訊網英文版的盤山景區介紹,從語言角度克服一些最基本的語言障礙,建立傳播的可信度和有效度。并從中觀角度在重點信息的收集和提煉的角度對景區介紹進行分析。希望為盤山介紹英譯提供一定的思路。
【關鍵詞】盤山景區;英文介紹;英譯
【作者簡介】何思瑜(1992- ),漢族,2017級河北工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文社科翻譯。
一、引言
天津盤山是國務院批準的5A級景區,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旅游資源,它以其絕世美景吸引了無數文人的游歷與歌詠,也因此留下了眾多彌足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形成了具有濃郁特色的盤山歷史文化。
天津旅游資訊網是天津重要的對外宣傳渠道,當地政府和旅游單位為之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宣傳效果和影響卻不盡人意。目前天津盤山景區在進行對外宣傳的時候缺乏內外有別的意識。在外宣時沒有進行必要的翻譯調整,造成信息無法有效傳達導致宣傳失敗。
二、表述錯誤的普遍性和體裁文本的專業性
尤金·奈達指出:“翻譯是兩種文化之間的交流,對于真正成功的翻譯而言,熟悉兩種文化甚至比掌握兩種語言更重要?!痹谥形鞣轿幕幕A上,針對西方游客的旅游心理,將景區介紹進行英語傳播,以提高簡介的可讀性和接受性,而不應該只是簡單的對詞匯、句子和篇章的翻譯對照羅列,這樣顯然是費時無效的。
1.表述錯誤的普遍性。有人對目前的旅游翻譯現狀作過調查,結論是“國內旅游翻譯良莠不齊,問題頗多”。歸納起來有“拼寫遺漏錯誤、語法錯誤、中式英語、用詞不當、語言累贅、文化誤解”等6大類錯誤。這6大錯誤大都與文化因素有關,基本可歸類于“英譯漢化”這一沉疴積習。這一陋習的根源在于譯者忽略了漢、英語言文化上的差異,忽略了譯文讀者的文化心理和審美習慣。在盤山的介紹中出現了很多上述中的表述錯誤,如:1)搭配錯誤:時間17:00 pm應改為17:00或5:00 pm;2)用詞不當:Emperor Qianlong visited Panshan Mountain for 32 times and left 1702 poems about it,介紹中的“留”指的是“寫詩”,應將left改為wrote/ poetized;3)語言累贅:門票價格省略all- inclusive ticket寫為130 Yuan即可;4)語法錯誤:The Pan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covering an area of 106sq.km…covering應改為covers。
2.體裁文本的專業性。紐馬克(Newmark 2001:38-56)指出,酒店介紹、旅游景點介紹等這些兼顧信息功能和呼吁功能的文本類型,翻譯時應采取交際翻譯,即充分重視譯入語讀者的文化背景、思維習慣、審美情趣等,譯文內容和語言形式都應采用譯語讀者所習慣的方式,而不是機械地翻譯原文。當兩種文本之間有矛盾時,應優先考慮譯入語的表達習慣,以達到更好的交際目的。譯者在翻譯時有較大的自主性,可以打破原文形式上的束縛,對原文進行增減、揉合、重組乃至改寫。
要克服各種障礙,讓游客正確地理解旅游中的各種信息,提高旅游翻譯的可接受性,就要在翻譯時充分考慮旅游信息和游客兩方面的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旅游信息的流暢交流。在英文景區介紹中,要把厚重的歷史簡單化、形象化,突出重點信息和亮點。避免冗余的信息和負面的信息。
以形容天津5A級盤山景區的簡介首句為例:Panshan Mountain is a National 5A Tourist Attraction famous for natural landscapes and historical sites and integrated with Buddhist temple and royal garden.用了四個and連接,不僅使得讀者讀起來冗長拗口,而且無法體現承接關系導致理解困難。其實,這些景區的基本內容信息完全可以通過圖片和基本信息中得知,完全不必要再贅述一遍。由此看來,簡介的內容介紹出現了大量的重復并不簡潔和清晰明了。再如It was known among Buddhists in Tang Dynasty as “East Wutai Mountain”; in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it was known as “No.1 Mountain east to the Capital”; in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t was rated as one of the top 15 attractions of China together with Mount Tai, West Lake and the Imperial Palace.句型單一重復,對盤山特有的風情地貌和深厚的歷史人文沒有給出合理注解和介紹,絲毫沒有烘托出盤山風景的壯麗美感和歷史淵源,以此導致英語傳播大打折扣。
三、對盤山旅游英文介紹的建設性意見
旅游景點的英文介紹主要是為了吸引外國游客,要介紹他們想要了解的文化內容,不應該是在漢語介紹的基礎上進行原文的翻譯,而應該是一種重寫再創造。西方人來中國旅游的目的首先是為了休閑放松,因此,景區介紹的語言應該要輕松并且能和游客形成互動關系。
以下是從旅游官網上摘取的部分景區介紹:
例一:天津5A級景點盤山
乾隆皇帝一生32次登臨盤山,留下盛贊盤山的詩作1702首,第一次巡幸盤山時,就發出了“早知有盤山,何必下江南”的感嘆。盤山素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峨嵋之秀、雁蕩之幽”的美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盤山的奇峰險壑,尤以 “五峰”“八石”“三盤之勝”奇特稱絕。主峰名掛月峰,前有紫蓋峰,后依自來峰,東連九華峰,西傍舞劍峰,五峰攢簇,天然形成了上盤松樹奇,中盤巖石怪,下盤響流泉,十里聞澎湃的美妙畫卷。
例二: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國家公園(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
Feel Like Youre On Top of the World!
Rocky Mountain National Parks 415 square miles encompass and protect spectacular mountain environments. Enjoy Trail Ridge Road – which crests at over 12,000 feet including many overlooks to experience the subalpine and alpine worlds – along with over 300 miles of hiking trails, wildflowers, wildlife, starry nights, and fun times. In a world of superlatives, Rocky is on top!
可見漢英景區介紹的內在目的都是吸引讀者前往觀光旅游、消費甚至投資,但表現方式有明顯差異。漢語旅游文本言辭華美,常常運用比喻、對偶等修辭手法,并大量使用四字詞組和平行結構。在描寫景物時,具有虛中帶實的特點,通常借景抒情,充分展現一種虛幻的朦朧形式美,并常引用古詩詞來體現對美景的無限感慨和溢美之情。相比之下,國外網站的英語旅游文本重在客觀具體描述。語言強調簡潔明了,少華而不實、累贅堆砌,行文崇尚直線思維,注重邏輯理性,多使用簡單和高頻詞匯,動詞運用非常靈活。在描寫景物時,大多避虛就實,直扣主題。
此外,我國旅游網站的景區介紹往往突出旅游資源的社會身份特征,甚至用很大的篇幅引經據典對景色進行描述和頌揚,互動性不強。而國外網站對景區的介紹重在景點地理環境、服務設施等信息傳遞,突出客觀性和可靠性,并可以抓住讀者心理,提煉出帶有號召性的簡單關鍵詞句以帶動讀者。
四、結語
盤山景區介紹英譯的目的不僅是要在國內和國際范圍內提高景區的知名度和擴大影響力,更是要誘導讀者前來促進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并帶動經濟增長。在對天津盤山景區的英語傳播中,應該跳出中文的思維進行文化傳播,了解目標讀者的思維方式、文化背景和審美欣賞習慣,體現景區傳播者的創造性價值,給予其以充分的再創造空間。
參考文獻:
[1]謝家成,劉洪泉.基于體裁分析的專門用途語篇翻譯模式及運用[J].上海翻譯,2010(02).
[2]楊紅英.漢英旅游翻譯的可接受性研究[J].外語教學,2009(04).
[3]張珺瑩.沈陽旅游官網景點英譯探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