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最近幾年新課標改革不斷推行,每個小學都在推行素質教育。一些教育工作者,對此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式,但學校的管理方式并沒有發生大的改變。校長作為學校的領導人員,應該認識到小學是學生發展的初級階段,應該重視學生未來的發展學習。要加強對學校的管理,并在這過程中凸顯自己的特色形成個性化管理。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營造一個安全、和諧、學習氛圍濃厚的校園環境。本文通過對小學管理現狀進行分析,探討校長如何在這個過程中對學校進行個性化的管理。
關鍵詞:小學校長 學校 個性化管理
一、實施個性化管理,打造特色學校——小學實施個性化管理的思考
就目前小學校園的管理現狀來看,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潮流了。傳統的管理模式沒有給老師一個正確的定位,學生不能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學習積極性,沒有認識到自己才是學習主體的地位。老師和學生應該站在平等的地位上進行溝通交流。除此之外,學校的管理模式還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這些都是校長需要思考的。如何打造一個個性化的管理校園也成為本文研究的重點,我們先從當前的管理現狀來分析,為學校實施個性化管理提供方向。
(一)據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學校的老師在教學觀念上還比較落后,學校的管理模式僵化,沒有和時代共同進步。一個學校的發展離不開領導的指揮。校長沒有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直接會影響到學校的教學管理方式。這樣就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管理方式也不夠科學規范。
(二)安全管理存在問題
一些老師過于重視學生的成績。學校的領導人員也是以成績為教師業績的衡量標準的。但這過程中校長等領導人員沒有認識到學生安全管理的問題。最近幾年平安校園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管理人員認識到領導認識到營造一個安全的校園是非常有必要。在個性化管理的今天我們有必要營造一個平安校園。
(三)文化建設任重道遠
在打造個性化管理的過程中,校長要認識到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很多學校缺少文化建設或者是只停留在表面。一個學校的特色,就體現在自己的文化上。缺少育人的氛圍,學生就無法在這個環境中積極主動地學習。我們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都發出教育的聲音,打造特色個性化的校園管理。
二、彰顯個性,打造特色,促進校園和諧健康發展
(一)完善的教師團隊,實施個性化管理
在小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的專業性是十分重要的,除此之外,一個老師的師德建設也非常重要。學校的校長要認識到培養老師師德的重要性,以人為本,關心愛護每一位老師。學校的領導干部也就是校長一定要以身作則,為其他領導者以及老師做一個好榜樣。校長可以和其他平臺溝通交流,為老師提供更多的學習交流的空間。組織老師外出學習考察。校長還要根據當前的管理現狀制定出相關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提高一個學校教育工作者的整體素質,讓每一個老師都有強烈的責任感。還要定時召開一些教研活動,或者是團隊活動。讓老師能夠進行學術交流。也可以舉辦一些趣味活動,以籃球賽、拔河賽等形式開展,這樣也能增強教師之間的團隊凝聚力。
(二)以人為本的管理觀念
我們看一個學校的教學水平,就是看這個學校的辦學質量。校長要想提高這個學校的教學質量首先就要轉變管理方式,轉變自己的辦學理念。校長在決策的時候要做到科學嚴謹,合理的分配教學資源。在這之前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進行實地考察。除此之外,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想提高學校的綜合實力,就要營造一個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要形成自己的管理特色實施個性化管理。校長以及各個管理者都要做到實事求是,一切以學生和老師為主,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讓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感受到人性的關懷。
校長首先要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可以學習國外的管理經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校長要和老師經常溝通交流和諧相處,互相信任才能促進管理改革工作順利進行。這樣也能提高學校的實力,形成個性化管理。
在以人為本的管理中,要讓被管理者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這樣校園管理的過程就更加科學有效。這種管理理念并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變化,不斷進行調整,不斷改進。在這過程中充實自己的管理觀念。校長要把人當做管理的核心,尊重每一個人的個性化發展,能夠滿足自我價值,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
例如,在學校,不以資歷排輩。只要有才能的教育工作者都可以展示自己,都有機會外出交流學習,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平等的。
(三)深化教育改革
校長要明確教育改革的過程,是不斷前進,不斷嘗試的,在這過程中,要不斷地摸索。雖然不可能總是面面俱到,但要在自己擅長的范圍內不斷擴展,提高管理手段。校長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給老師民主的權利。每項決策意見都可以和老師溝通交流。做到從群眾中來的精神。定期召開全體教師的討論會,每個教師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校長要在這些意見里,選擇出比較合適的內容并不斷地完善。確定的管理制度一定要體現尊重、關心愛護他人。既要保證學校的利益,又要照顧老師的感受。讓老師在人文化管理的過程中形成自律的習慣。一些教師無視學校的管理制度,要給予嚴厲的懲罰,按照制度辦事。不要因為個人影響到整個制度的威信。[1]
可以給老師制定一些制度,例如,提高備課質量提高課堂效率。每個學期的學期末都要檢查老師的備課情況,以老師的教案為檢查的重點。校長還要不定時的深入教室聽課,了解老師的授課情況。及時指出老師的不足之處。堅持早讀檢查,教導處每天早上都要檢查,早讀。發現問題及時通報,及時點評。提高作業質量進質量檢查,查看學生的正確率以及老師批改的情況。看老師設計的題目是否個性化有創意,在閱卷的過程中一定要認真。[2]
(四)建立小學校園的安全預警機制
校長要認識到校園風險防控的重要性。首先就要加強安保工作。為了防止學生受到外來人員的傷害,應該加強對校門口的監管。具體操作如下,設立安保室,有固定的值班人員,日夜堅守,24小時值班。提高安保人員的防范意識,提高解決突發事件的能力。因為我們國家很多學校的安保人員都不夠正規,有些甚至沒有經過培訓,沒有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這嚴重影響了學校的風險防控工作,所以要嚴格規范安保人員管理,做好定期業務培訓工作。[3]
學校要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基礎設施設備。例如,在學校各地設立警務室、安保室,并按相關要求配備齊全安保裝備。在人口聚集地設置一些報警電話亭。在學校的危險地區:河、湖等設置警示牌;在所有樓道內、學生食堂、教學樓設置消防安全工具。定時更換滅火器等一些易過期的物品。在教學樓、圖書館等一些人口較多的地方,設置多個安全監控,救援警報器等。報警點要與保安室相連,保安室要做好監控工作,盡可能地做到校園全監控無死角,更有利地做好安全監控。而在日常安全工作中,要注重細節的管理,特別是對于進入校園的人員與車輛進行系統化管理,做好記錄工作,嚴禁可疑人員進入,力創平安校園。[4]
在管理校園的過程中,校長要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進行科學人文的管理工作,這也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這種管理方式可以幫助老師更加順利地進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校的實力,改變老師的觀念,提高老師的教學水平,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這樣教學就更加科學,學生也能在一個好的學習氛圍中學習。[5]
三、用個性化管理促進校園特色發展
校長要用個性化的管理,促進學校的特色發展。首先就是人性化的管理,校長要有清晰的文化觀。一個學校的文化就是校長文化素質的體現。其次,校長在進行個性化管理的過程中認識到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把人文陶冶作為管理建設的重點。最后,校長要經常舉辦豐富的文化活動,引導教師和學生的心理歷程。例如,道德實踐活動,孔子交流會。讓整個校園在管理的過程,形成濃厚的人文特色。[6]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校長要想對學校進行個性化管理,首先就要對學校的各個環節進行實地調查,了解當前學校的管理現狀。在管理的過程中充分的體現人文性。為老師學生提供更多自由發展的空間,讓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的展示自己。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學校的安全建設,營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方便學生的學習。還要加強人文建設,以個性化的管理,讓學校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
參考文獻:
[1]姜鋒.新時期小學校長的管理模式研究[J].才智,2015,(01).
[2]陳群.論我國小學校長負責管理體制的問題與對策[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4,(08).
[3]李曉熙.淺議小學校長在管理中的作用[J].學校管理,2014,(05).
[4]盛鵬程.新課改中的小學校長管理策略[J].吉林教育,2016,(02).
[5]熊群旺.中心小學校長如何深入教學管理[J].教書育人,2015,(14).
[6]劉淵平.淺談小學校長教學管理[J].科學之友,2015,(02).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綏化市育才小學)